“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的优化设计
赵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健 ,. “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的优化设计[J]. 体育研究,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8914.
摘要:
“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理念,旨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培养他们勤练的习惯,同时让他们在常赛中体验竞技的乐趣。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的优化设计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教会;勤练;常赛;小学体育;优化设计
DOI:10.12721/ccn.2024.158914
基金资助:

“教会、勤练、常赛”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学作出的新部署与新要求,意味着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关注度逐年增加,并对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全面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与效,教师需从教学理念、执教能力入手,不断发展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1.明确体育教学目标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融合考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等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活动与实践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因学生具有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身体素养、运动能力等参数,设定针对性的教育目标,方可确保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都有所获、有所成长。以400m短跑运动教学为例,有些学生身体素养较好,且乐于参与奔跑类运动,教师可着重挖掘此部分学生的奔跑潜力,引导学生在掌握奔跑技能、健全田径运动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奔跑速度,促使学生取得更好的短跑成绩。反之,有些学生受身体肥胖、不喜奔跑类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短跑教学参与积极性较差。此时,教师需着重激发此部分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为学生合理调控训练强度,引导学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掌握奔跑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并在循序渐进中融入到田径运动教学中。

2.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为提升体育课程教授成效,教师应注重创新,积极求新求变,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与趣味性,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堂集趣味性与知识、技能传输为一体的高效体育课堂。从现有教学情况来看,小组合作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比赛式教学法、分层分段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与小学生身心特点契合,充分尊重了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有力保障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设计多样化活动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们的兴趣和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运动项目。首先,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有些学生可能对团队运动感兴趣,如足球、篮球和排球等;有些学生则更喜欢个人项目,如田径、游泳等;还有一些学生可能对传统或新兴的运动项目感兴趣,如武术、韵律活动和舞蹈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等。教师设计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其次,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学生有机会尝试各种运动,从而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所在。

例如,一名学生在参与足球运动时发现自己有出色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名学生在游泳中发现了自己的耐力和柔韧性。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同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都有不同的影响。例如,足球和篮球等团队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田径和游泳等个人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性。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组织体育竞赛

1.定期举办校内体育比赛

为了激发学生的竞技热情,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如足球、篮球、田径等。这些比赛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也可以学生自主组织。通过比赛,学生可以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增强自身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同时,比赛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例如,学校可以举办一年一度的校级运动会,设置多个比赛项目,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比赛中,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体验竞技的激情与荣耀。这种竞技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运动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比赛中的合作与竞争,学生将学会如何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提高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体育比赛中,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协作、互相支持,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篮球比赛为例,篮球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运动,比赛中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职责,为了取得比赛胜利,球员之间必须密切配合,互相支援。如果一个球员只知道个人进攻而不懂得与队友配合,那么整个球队的表现就会受到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训练活动。例如,在篮球训练中安排一些团队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如何相互配合、如何有效地传递球。通过这些训练活动,学生可以逐渐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在比赛中与队友进行协作。除了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比赛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对手的紧逼、队友的失误等。这时,学生需要快速思考、果断行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制定解决方案,并培养他们在比赛中快速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四、结语

在“教会、勤练、常赛”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尤为重要,不仅关乎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升,还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团队精神、竞技心态和毅力品质的塑造。教师需及时更新与优化教学理念,结合“教会、勤练、常赛”教学模式需求,明确教学目标、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合理组织体育比赛等,以此实现教学相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目标,最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与效。

参考文献:

[1]宗晓雯.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23,(25):121-124.

[2]张朝辉.小学体育课堂学、练、赛实施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23,42(02):16-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