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刘阳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阳福,. 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 体育研究,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8917.
摘要:
在最近几年来人们加大了对健康的关注度,终身体育意识不断增强。在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效果并不好,是因为高中生未能将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期间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本文针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重点对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身体素质学习兴趣
DOI:10.12721/ccn.2024.158917
基金资助:

前言: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视度,促使我国的体育教育工作不断改革及创新。体育课程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为了能够完成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对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予以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机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提高,对于良好学习状态的维持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由于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有助于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体育观念,对于促进学生的茁壮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一、终身体育意识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面临高考的压力,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较为脆弱,为了促进学生成才,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相关研究显示,适当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加速大脑血流量的快速流动,提升神经递质水平,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使大脑皮层活动的灵活性、均衡性及分析能力得以提升。高中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大脑会调节和控制人的心脏、肠、肺、胃等器官,彼此相互配合以此来实现匀称发展。另外,体育活动还有助于增加身体高度、增强肌肉力量,确保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姿势,对其身体发育生长起到促进作用[1]

(二)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及个性特征

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及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使其养成良好的个性特征及道德品质。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组织纪律性、自觉性、责任感和集体主义。在体育锻炼中,教师通过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方法、任务,使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体育锻炼积极性大幅提升,提升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克服消极的心境,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身心健康水平提升,帮助其更好地走上社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2]

(三)提升学习效果

体育运动效果直接关系到智育教育效果,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使其身体状况得以显著改善,保持充沛的精力,头脑清醒,促使学生的感知觉水平得以大大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记忆力的提升,学习效果突出。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作为体育课程中的教学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工作的实施及开展效果,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来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之前,应根据学生的类型、运动能力及身体情况为依据,对其运动量、运动方式、学习内容、运动时间及运动强度进行合理安排,以保证体育运动方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3]。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应将形体美育身体美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会先为学生进行运动理论相关知识的讲解,随后再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在对男生开展教学期间,教师应保证教学形式的经济性及对抗性,增强学生对竞技体育魅力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做好对抗赛输赢心理建设,增强学生对竞技比赛中合作比赛重要性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在对女生进行授课期间,应对运动形式的经济性予以适当的降低,保证体育课堂更具趣味性及娱乐性,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魅力。

(二)合理制定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课程的过程,从而达到期望的标准及结果。但是对于一些高中学生来说,目标达成度大多数学生均能够接受,但是若目标过低或过高均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学校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需要将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作为重点内容。在进行体育教学目标制定时,应以学生的身心特点、爱好及兴趣为出发点,来完成对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以确保制定出来的体育教学目标能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4]。例如,在对高三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目标进行制定期间,需要对体育训练的强度予以适当的减轻,在一定程度上使体育课程更具娱乐性。如在长跑接力赛、拔河比赛及跳绳比赛期间,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活动中来的过程,使学生长时间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的身心疲惫状态得以明显改善。教师应予以学生以表扬及鼓励,使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明显提升,完成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三)培养学习兴趣

体育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增强学生对体育学习项目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从而激发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讲究队形的别致及活动内容的新颖,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新奇的氛围。体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身体经络进行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例如,在打羽毛球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参与到练习中去,以增强学生对动作要领的进一步掌握,提升体育学习兴趣,使其心理素质及身体机能得以提高。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竞赛中来,教师可充分把握运动项目及学生的心理状况,安排学生参与到创新性竞赛中来。高中生通过参与竞赛的过程,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通过参与竞赛的过程,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学生的体育课程积极性明显提升[5]

结论:对高中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及个性特征,提升学习效果,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制定体育教学目标,重组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能够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英. 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3(6):89-92.

[2]蔡三山. 关于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 互动软件,2022(8):3377-3378.

[3]徐思晨. 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研究[J]. 运动精品,2021,40(2):17-18.

[4]刘永兴.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 中外交流,2019,26(16):182.

[5]杜凯. 研究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 体育画报,2020(23):47-4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