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糖水平控制的作用研究
王继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继琳,. 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糖水平控制的作用研究[J]. 国际护理学,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047.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糖水平控制的作用。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社区护理模式。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遵医行为评分和血糖水平变化,本研究发现社区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而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具体而言,观察组在遵医行为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上均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显著效果。此外,观察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因此,本研究认为社区护理在糖尿病管理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些结果对于促进社区护理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和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区护理;糖尿病;依从性;血糖水平控制;并发症
DOI:10.12721/ccn.2024.157047
基金资助: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并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糖尿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当前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

在糖尿病的管理中,患者的遵医行为对血糖水平的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糖尿病治疗周期长、病情复杂多变,以及患者自身因素(如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的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往往难以维持。因此,如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成为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特定社区范围内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共计80例。纳入标准包括: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18岁,具备基本的沟通能力,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包括:存在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等,以及存在严重精神病史或认知障碍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3干预措施:

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措施,包括定期随访、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社区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

患者教育: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管理、运动锻炼、血糖监测等方面的教育。

心理支持: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家属参与: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患者的日常护理和康复锻炼,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度。

定期随访: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增加随访次数,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护理计划。

2.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干预前,两组患者在遵医行为、血糖水平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经过为期3个月的干预后,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了评估和比较,结果如下:

2.1遵医行为

使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显示:

对照组:干预前评分为4.25±1.32,干预后评分为4.80±1.15,虽有所提高,但提升幅度较小。

观察组:干预前评分为4.30±1.28,干预后评分为6.75±0.98,提升幅度显著,且明显高于对照组。

2.2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mmol/L):对照组干预前为8.65±1.43,干预后为7.92±1.21;观察组干预前为8.58±1.37,干预后为6.45±0.89。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

餐后2小时血糖(mmol/L):对照组干预前为13.25±2.16,干预后为11.80±1.95;观察组干预前为13.12±2.08,干预后为9.20±1.52。观察组的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也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

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干预前为7.85±1.24,干预后为7.21±1.06;观察组干预前为7.79±1.18,干预后为6.35±0.93。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

2.3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随访期间,对照组有6例(15%)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等;而观察组仅有2例(5%)患者出现了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数据分析

对于遵医行为评分,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9.56,P<0.01),说明社区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对于血糖水平指标,同样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均显示观察组在干预后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23、7.14和6.32,P<0.01),表明社区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对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²=3.91,P<0.05),进一步证明了社区护理模式在糖尿病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护理与增加社区护理模式的糖尿病管理效果,发现社区护理模式在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控制血糖水平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显示出显著优势。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社区护理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有效性,也为今后糖尿病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从遵医行为的角度来看,观察组在接受社区护理模式后,遵医行为评分显著提高。这一结果可能与社区护理中强调的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有关。通过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患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从而提高遵医行为的积极性。同时,心理支持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进一步促进遵医行为的提高。

从血糖水平控制的角度来看,观察组在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社区护理模式在控制血糖水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可能与社区护理中强调的饮食管理、运动锻炼和血糖监测有关。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适量的运动锻炼,患者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定期的血糖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血糖波动情况,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血糖控制的效果。

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可能与社区护理中强调的并发症预防和及时处理有关。通过加强对并发症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对并发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的并发症,社区护理人员能够及时给予处理和指导,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参考文献:

[1]刘芳,吴佳林.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智慧健康,  2022,8(35):218-221. [2]庄亚琼.延伸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21,24(14):5-8. 

[3]夏景芝,王燕.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糖水平控制的作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  2021,24(03):158-16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