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曾新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曾新民,. 猪肺疫病的诊断与防治[J]. 当代畜牧兽医,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083.
摘要:
猪肺疫病以败血症,胸膜肺炎,慢性肺炎和脓肿为主要特征的古老病种之一.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肺部所引起的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下降的趋势,导致部分基层兽医工作者对该病的免疫预防开始忽视,致使猪肺疫病又得以时有发生。
关键词: 猪肺疫病诊断防治
DOI:10.12721/ccn.2023.157083
基金资助:

一、引言

猪肺疫病又称锁喉风、肿脖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疾病,它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紧急的防治需求。目前,虽然猪肺疫病大幅显著减少,但危害大,仍需引起重视,加强猪肺疫病防控措施,确保生猪产业顺利发展,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它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病毒在猪群中迅速传播,对养殖业造成了重大威胁,这种疾病不仅导致猪群的生产力下降,还造成了经济损失和食品安全的威胁。养殖业是许多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其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持农村经济稳定、增收致富至关重要。通过研究猪肺疫病的诊断与防治,可以为养殖业提供科学的防控策略和管理建议,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减少猪肺疫病的发生,降低养殖业的经济损失,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临床表现

(一)最急性型猪肺疫病

 最急性型猪肺疫病具有非常快速的病程进展和严重的症状表现。感染的猪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高热、咳嗽和全身不适等症状[1]。常呈犬坐姿势,伸长头颈,时有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死亡率较高,可在数天内造成大量猪只死亡。这种类型的猪肺疫病常常在养殖场中引起大规模疫情传播,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急性型猪肺疫病

 急性型猪肺疫病表现为病程相对较短但症状严重的情况。感染的猪只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热、食欲下降和一般状态不佳等症状[2]。在临床观察中,急性型猪肺疫病可导致大量猪只死亡,尤其是年龄较小或免疫力较弱的猪只更容易受到严重影响。病程5-8天,不死者转为慢性。

(三)慢性型猪肺疫病

慢性型猪肺疫病病程相对较长,两周以上,症状较轻且持续时间较长,主要表现为肺炎与慢性胃肠炎。感染的猪只可能出现轻度咳嗽、呼吸困难、体重下降以及生长缓慢等慢性症状,多数会发生死亡。这种类型的猪肺疫病通常对猪的生产力和养殖效益产生长期的影响。

三、病理变化

(一)最急性型猪肺疫病

最急性型猪肺疫病表现为严重的肺部病变。肺组织出现明显的水肿和充血,肺泡内充满了渗出物,包括纤维蛋白、炎性细胞和病毒颗粒。病变严重的情况下,肺泡壁会受到破坏,导致气体交换障碍。病变区域可能出现坏死和溃疡形成,甚至有出血和肺组织坏死。

(二)急性型猪肺疫病

急性型猪肺疫病呈现较为严重的肺部病变。肺组织显示明显的水肿、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尤其是在肺泡壁和间质区域。病变区域的肺泡可能被炎性渗出物堵塞,导致肺泡内气体交换受到阻碍。急性型猪肺疫病还常伴有胸腔积液的形成。积液中可能含有炎性细胞、纤维蛋白和病毒颗粒。

(三)慢性型猪肺疫病

慢性型猪肺疫病的肺部病变相对较轻。肺组织可能表现为轻度的水肿、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尤其是在肺泡壁和间质区域。与急性型相比,病变较轻的肺泡可能仍能较好地进行气体交换。在慢性型疾病中,由于长期的炎症反应,肺组织可能发生纤维化,即纤维组织增生和肺泡壁增厚。

四、治疗方法

(一)隔离治疗

猪肺疫病具有高度传染性,病原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粪便等途径进行传播。在发现猪肺疫病的病猪时,及时的隔离是非常重要的防控措施。通过将病猪与健康猪分开,可以避免病原体的传播,限制猪肺疫病在养殖场内的扩散、蔓延。同时,隔离病猪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条件,病猪需要特殊的护理和治疗,包括药物的给予、营养的补充、适当的休息和观察等。通过隔离,可以更好地监测病猪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支持。

(二)彻底消毒

在养殖场内发生猪肺疫病时,通过对饮水设备、饲料槽、猪舍等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减少其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从而降低二次感染的风险。

(三)药物治疗

药物的使用应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兽医能根据病猪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药物剂量和使用方式,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避免药物滥用。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病原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它能够干扰病原菌的细胞壁合成,从而杀灭或抑制其生长。可以在兽医的指导下给猪注射合适剂量的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族抗生素,控制猪肺疫病的病情,减轻猪肺疫病引起的症状,缓解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病症。

五、预防措施  

(一)生物安全措施

保持猪场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猪场内的污物和粪便,保持场地的清洁,确保饮水设备的干净和正常运行,以提供干净、无污染的饮水,定期更换和清洗饲喂设备,以避免食物受到污染。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猪场设施和工具进行定期消毒处理,帮助杀灭病原体和减少传播风险。通过合理的分群管理和隔离措施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限制猪群之间的接触,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防止病原体的传播。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安装围栏或屏障,阻止野生动物进入猪场,限制和监控野猪、鸟类等外来动物的进入,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风险。加强员工的卫生教育和培训,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和口罩等,确保他们遵循正确的卫生措施,如勤洗手、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等,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二)疫苗接种

猪肺疫病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严重经济损失的疾病。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在猪群中的发病率。疫苗可以帮助建立免疫屏障,减少病毒在猪群中的传播,从而控制和预防猪肺疫病的扩散。猪肺疫病会对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包括猪只的死亡、生长受限、繁殖问题和治疗费用等方面,疫苗接种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降低猪群的疾病负担,从而减少经济损失。根据猪场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规范健全生猪免疫接种程序,适时从正规生产商购买疫苗接种,严格按照说明使用,规范保存,确保疫苗免疫效果。

(三)健康监测和早期诊断

定期进行猪群的健康监测,包括体温检测、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等。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控制猪肺疫病的传播。定期测量猪的体温可以帮助监测其健康状况,异常体温可能是潜在疾病的早期指标之一。常见的猪肺疫病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及早观察和记录异常的行为和症状,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控制疾病。建立猪群的健康档案,记录每只猪的体温、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等信息,可以提供关键的参考数据,帮助监测猪群的健康状态和早期诊断疾病。

(四)养殖管理和饲养措施

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养殖管理人员应与营养专家合作,制定适当的饲养计划,选择合适的饲料,确保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符合标准。根据猪的体型和生长阶段合理控制养殖密度,确保猪群的养殖密度适中,避免过度拥挤,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增加病原体传播的风险。猪需要足够的空间来活动、休息和进行社交行为。提供适当大小的猪舍和栏舍,确保每只猪都能有足够的空间来展开活动。充足的空间有助于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并提高猪只的舒适度和生产性能。

六、结束语

猪肺疫病作为一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疾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通过深入了解猪肺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其对猪群健康和养殖业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详细探讨了猪肺疫病的病理变化以及临床症状,并介绍了现代治疗方法的应用。我们还提出了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疫苗接种、健康监测和早期诊断以及养殖管理和饲养措施等预防措施。通过以上措施,我们能有效地应对猪肺疫病这一严峻的挑战,确保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德清.猪肺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20,25(04):14-15.

[2]袁明忠.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探究[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02):14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