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举旗铸魂严党风,党建引领从严治党
端正党风,严格党纪,必须切实加强党组织的领导,这是办好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根本保证,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只有高举党的旗帜,加强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才能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才能统一党员干部思想,才能实现党的领导的加强,才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大批人才,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对此一直有着高度的认识和自觉,做到以党建工作引领和指导学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党委会的统一领导、党政严格分工并团结合作、对“三重一大”等重要工作实行集体讨论决定,切实把党对教学工作的领导贯穿到办学治校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经常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部和省厅及市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文件和指示,结合学院实际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广泛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坚持不懈“举旗铸魂”、持之以恒“补钙强身”,推动党建工作活起来,干部作风建设实起来、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党风廉政建设严起来。
二、 熏陶浸润立校风,思想教育凝心聚力
校风事关学风,事关学校形象。因此,抓好校风建设是立德育人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手段,要通过树立良好的校风潜移默化地将价值理念、集体主义精神风貌、个人道德品质行为转化为全校师生政治坚定、团结协作、锐意创新、积极进取、学风纯正的良好态势。湖南民族职业学院聚焦立德树人任务,围绕清廉学校建设,学院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定期给党员干部上党课、讲纪律、立规矩;教职员工积极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讲校训、明校规、立校风,不断把清廉思想、清廉纪律、清廉规则和清廉文化等融入到校园校区、固化为校纪校规、深化为校训校风,让全体师生员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浸润,潜移默化,千方百计营造和谐稳定廉政的校园良好环境,凝聚师生人心,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实现现代化。
三、 重德兴教正师风,着力提高道德情操
师德师风严不严、正不正,道德情操优不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顺利成长,也关系到党的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学校良好学风政风校风的形成。对于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教师来说,重德、有德、守德是“第一标准”。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在深入贯彻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同时,始终把师德师风的好坏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严把教师入口关、教育关、考核关,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严防师德师风失范,坚决查处和不断曝光违反师德师风的典型案例,从严亮明对师德违规“零容忍”、严惩师德违规行为的坚定态度,将不知敬畏、胆大妄为、践踏纪律等等行为的人坚决清除出校。为涵养教育这片净土,学院大力宣传廉政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优秀事迹,通过传播正能量,提高广大师生和员工的道德素质,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培养品德好、政治强、作风实、业务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接班人,同时为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四、求真务实树学风,严谨治校涵养正气
学风是学习之风,读书之风、治校之风,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是涵养正气的重要途径。实践反复证明,优良的学风是良好校风的具体反映,是为国育才的基本要求。建设良好的学风要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人成才。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政治课教学的育人主阵地作用,严格课堂纪律,严格课程标准,提升授课质量,将思政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把求真务实、求学治学当作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不断从中汲取智慧、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涵养正气。
五、知廉守信塑匠风,培养造就优秀人才
工匠精神蕴涵着劳动者的独具匠心、体现着精雕细琢、呈现出尽善尽美的追求和坚守,包含着严谨、执着、敬业、创新等可贵品质。职业教育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重要摇篮,职院学生是未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石。职业学院要把强化职业荣誉、培养职业操守、弘扬工匠精神作为职院学生廉政建设的核心内容。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结合学生及其专业特点,大力推进“红绿蓝”思政育人工程,将传承红色根脉、推动绿色发展、培养蓝领工匠的育人目标融入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实践之中,在严管厚爱中强化学生从小树立廉洁自律,廉洁从业的规矩意识、纪律观念和职业操守,培养更多知廉守信、业务精湛、奉公为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能工巧匠,甚至成为大国工匠,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強国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简介:谢汶哲,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南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管理专业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现任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机关党总支第五支部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