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挑战,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还未远去,新冠疫情又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在新常态视域下,我国经济正处于战略发展时期,只有进一步加强经济建设,适应当前经济发展趋势,采用良好的市场风险管控机制才能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保障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新常态基本概述
新常态是我国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所提出的新型经济发展理论,世界金融危机金融风险频发,新常态是在该经济背景下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的状态。新常态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下出现大量风险和隐患的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同时,也预示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金融经济的发展是重要的组成元素,金融经济发展将会直接决定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相关管理工作者必须要突破传统管理思维,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拥有全新的认识,尽早促进我国金融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与优化【1】。
新常态观点的提出,为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传统产业也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为了保障我国经济不受影响,经济体制的改革至关重要。随着管理工作者对新常态的认识,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结构将会获得改革,促使传统产业升级,加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金融资源也逐渐向绿色经济所倾斜。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现状
(一)金融业务规模正在快速扩展
在当前城市化建设中,大量居民从农村来到城市定居城市,人口正在不断提高,居民对于自身的消费需求和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广大居民出现了汽车、房屋、教育等贷款消费需求。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空前活跃,同时随着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基于电商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消费金融服务,为市场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发展动力。这些消费金融业务的开展为市场提供了更多贷款业务的需求量促进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高科技企业所需要的投资贷款规模也在快速提高。因此,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所需要的资金量都在快速扩展,导致金融业务规模正在急速膨胀。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良好,拥有较大的发展与进步空间【2】。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所以中小企业也就拥有了更多的投资贷款动力,中小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扩大生产,提高生产规模。但目前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并不重视,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机制,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往往会由于融资困难而错过大量的发展机会。并且,由于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业务要求也相对苛刻,往往会给予中小企业较短的贷款偿还期限,这样就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运营风险。因此,当前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企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矛盾。
(三)金融资源向绿色产业偏移
我国于2020年提出碳中和计划,我国将于2060年实现碳综合目标。看综合是实现我国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具有时代历史意义,但是该目标的达成需要市场中大量企业参与配合。绿色企业想要快速发展则必须要拥有资金的支持,所以,我国目前金融发展政策也提出金融资源要向绿色产业偏移。
(四)消费金融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消费金融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购买欲望和购买动力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源泉。并且,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与传统消费金融有较大的差异,互联网消费金融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来完成对消费者的管控,有利于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开展相对简单,消费者只需要完成简单的信息填报即可完成业务的签订,所以,消费金融也成为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3】。
(五)金融扶贫产业的发展
扶贫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尾声,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是也会出现贫困户脱贫又返贫的现象,为了促使扶贫工作,进一步完善金融扶贫,成为了推动扶贫工作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我国在金融政策方面加强了金融精准扶贫的建设,要求金融产业可以下到乡村为广大贫困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在我国未来发展中金融扶贫产业的发展也定然是我国金融经济中的重要组成元素。
三、在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政府管控,加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
在金融市场中,金融机构的核心目标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所以,金融机构在日常业务开展过程中,会更加看重风险较高,投资收益较大的业务项目。这样就导致金融市场风险不断增加,对市场的和谐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必须要发挥好其市场规划与管理功能。政府管理部门必须要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金融经济的调整方面,对金融经济的发展做好指导,从而协调金融资源,促使我国金融经济可以处于和谐稳定的市场环境中。首先,做好法律法规建设,提高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以及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控制。例如,建设绿色金融的激励计划,对于参与绿色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政策支持或者税收优惠政策,这样即可刺激更多的金融机构为我国绿色经济作出贡献,提高绿色企业的金融贷款额度。同时,在风险管控方面可以要求金融行业打通信息沟通,建设征信机制。在金融领域建设统一的征信评价标准防范单一客户在不同金融机构进行多头融资的情况出现。其次,政府需要加强和谐市场环境的管控。对市场中的金融机构实行评分制管理,对于一些不良企业或者金融机构进行取缔,促使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质量提高,从而保证金融持续协调发展。最后,政府还应当建立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建议,加强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从而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例如可以要求金融机构将客户信息与业务开展独立运营,保护好客户的隐私信息,促进市场健康化。
(二)政府部门将金融经济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金融经济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新常态下,金融经济的发展虽然带来金融风险,但同时所取得的良好推动作用,也是无法替代的。首先,金融机构作为金融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应当脱离传统经营管理思维,不能只将短期利益作为主要目标,而是需要将业务放于可长期发展的项目中。以此来促进金融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其次,各个企业领导人员应当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促使企业的发展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保障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对于一些落后产能,则应当尽快优化或者进行技术及产能的升级。
(三)保证金融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
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实体产业,如果金融经济的发展脱离了实体产业,那么将导致金融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庞大的金融游戏,容易催生大量金融泡沫。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该危机的发生原因是银行将大量贷款以次级贷款的方式出售给其他金融企业,进行多次出售之后导致资金盘被无限放大,最终一旦还款者无法按时缴纳还款金额,将会导致整个金融行业出现巨大风险和经济损失。所以,为了促进经济的高效发展,则必须要保证金融经济要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与实体企业不可相脱离。
(四)重视金融服务创新,加强经济增长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单一的金融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或个人的资金需求。所以,要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必须要重视金融服务的创新。政府应当加强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可以为企业或者个人提供更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提高金融产业服务水平,这对于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针对新冠疫情建设相关金融政策
在当前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大量企业需要通过金融业务来促进企业恢复生产。因此政府应当针对新冠疫情建设相应的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此来实现我国经济要快速回暖。尽早让企业摆脱新冠疫情的影响。
总而言之,在新常态下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诸多挑战和机遇。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来看,金融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明确认识到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相关问题,结合市场发展前景建设相应的发展引导机制,加大金融机构和行业之间的合作力度,真正将金融经济引导至正确的发展轨道中。
参考文献:
[1]侯小艳.经济新常态发展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8):5-6.
[2]王丹彤.浅谈影响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创新的因素[J].大众投资指南,2020(20):22-23.
[3]杨梦园.基于新常态视域分析我国金融经济的现状[J].质量与市场,2020(03):55-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