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测绘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也是收集图形数据和相关信息的重要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迭代,传统测绘工具和方式不断被新工具、新技术、新的操作程序等替代。高精度的测绘技术在目前的测绘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GPS测绘技术凭借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功能和高效的测绘效率,已经成为我国工程测绘领域中的重要工具,对我国工程测绘服务行业的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GPS测绘技术概述
GPS测绘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空间定位解决方案,通过定位卫星的深入参与,可以形成空间模块、地面模块和用户模块的三维技术体系。三维模块的技术系统能够准确获取空间数据元素,如纬度、经度、海拔和高度。越来越多的技术团队正在尝试在测绘项目中使用GPS技术。凭借其强大的空间定位能力和高精度的空间数据反馈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系列工程测绘任务,快速确定驱动测量结果和测量驱动数据的误差率,实现测绘数据的实时更新,动态反映观测区域的地面状态。在进行GPS测绘的过程中,利用三维空间定位系统来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控制,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就能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动态监控,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现阶段,我国对于GPS的应用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充分了解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只有如此才可将其应用到建筑工程的设计当中,进而促进该方面的发展速度。
2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2.1GPS测绘技术在变形监控中的应用
在荷载作用下,建筑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形状或位置的变化,即建筑变形。这种变形通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建筑的形状在短期内的变化程度不大。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工程人员无法直接观察到这种变化。然而,GPS测绘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测绘人员可以利用GPS测绘技术检测到各种建筑物的位移距离和变形程度。同时,GPS测绘技术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资源,还可以保证测绘的安全性。
2.2GPS测绘技术在水下测绘中的应用
GPS测绘技术经常应用于沿海码头设计、运河设计与开发、海港建设等工程中。在水下测绘过程中,测绘人员首先要确定水下目标的三维坐标和深度,然后再开展水下地形测绘,从而保证测绘的精确度。测绘人员需要格外注意测绘安全,并熟练掌握GPS测绘技术。在此基础上,测绘人员还要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相关设备进行操控。水下工作离不开计算机的控制,只有严格落实水下工作流程,并灵活应用GPS测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才能保证水下测绘的安全性和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2.3GPS测绘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工程测绘中,水平仪之间的距离较大,往往会影响到测量的精度,而GPS测绘技术可以避免因水准点之间距离过大而造成的测量误差。在城市建设中采用GPS测绘技术进行工程测绘时,测绘人员首先要查看测量点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GPS测绘技术布设具有较大控制面积、较高精度及使用频率的城市控制网,每个站点的观测时间为30分钟~40分钟。测绘人员要采集动态数据,以提高测量点的精度,如果精度不符合要求,就必须返工重测。在实地测绘过程中,测绘人员首先要制订合理的测绘计划,然后严格遵守GPS测绘技术标准,以保证测量过程的顺畅性以及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4GPS测绘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测绘人员在公路测量中应用GPS测绘技术时,一方面要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整理并收集法规文件、设计图纸等资料,以便于公路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测绘人员要在测量过程中应用GPS动静态技术获取点坐标,进而优化公路线路,具体流程如下。首先是公路选线。测绘人员要摒弃放大地形图比例尺的传统方式,采用测绘软件对GPS收集的坐标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清晰地呈现公路选址和线路图。其次是数据的识别和储存。测绘人员要明确公路的断面情况,利用GPS测绘技术来识别数据,并将数据储存到电子手簿上。最后,在道路中线放样过程中,测绘人员要利用GPS测绘技术处理中桩号的信息,将中桩号信息转换为累积误差小、精度高的坐标点位,以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
2.5工程定位测量
工程定位测量是测绘工程基础工作,将GPS测绘技术应用,可保证定位测量质量,GPS测绘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动态定位法、静态相对定位法。前者表现出较高的烦琐性,需利用多个参考点完成参数的求取与转化,并对未知控制点的坐标信息进行确定,但能够获得精准测绘结果。静态相对定位法的操作原理是采集某一时间节点的静态数据,尽管操作简单,但需要花费较多观测时间,通常需在点位上安装GPS接收机。依托GPS测绘技术自动化程度高的优势,执行工程动态测量,可通过运行设备系统完成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并在此过程中发现存在的测量问题,有助于数据处理精度与速度的进一步提高。此外,工程水准测量也是测绘工作重要内容。借助GPS测绘技术,根据地球曲率与高度,开展点位之间高差的计算工作,合理约束水准误差累积值,着手于水准测量点之间高差的比较分析工作。同时,技术的应用可不间断测量高程监测点,充分发挥平台同步数据处理功能,实现对测量数据的规范化处理,还可以精准反映空间模型数据变化,确保测绘结果精确性。
3GPS测绘技术的优化策略
3.1对接收机的安装位置进行最优化
接收机是GPS测绘技术中的重要组成。在实际工程进行中,由于环境影响,工程的测量精度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在GPS工程测量的基础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地势平坦、稳定的区域进行接收机的安装,以此保障工程测量的精度。此过程需要工作人员对GPS接收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事项等进行了解,并按照严格的安装程序进行安装,保障接收机的工作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3.2加大可靠卫星的研发力度
GPS的数据需要依靠卫星来实现,因此卫星运行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工程测量结果。为了进一步提升GPS的精度,需要研发更加高级、精确度更高的卫星。首先,做好理论基础,将现在GPS主要的应用领域的情况进行了解,找出其中的困难。其次,研发卫星时尽可能加大边长,以保障GPS在工程测量中可以增加数据处理量。最后,提升卫星的工作效率并减少成本投入,尽最大力度发挥出现有科技的水平。
结束语
在建筑行业当前各个阶段,建筑工程勘察测量设计是贯穿整个国家工程基础建设系统中最为不可或缺的其中一个核心环节,其作用不可小觑。在原建筑工程勘察测量基础工作规程中,在规定进行建筑工程放样和测量设计时,应首先注意查明建设用建筑平面与及其周围各建筑群轴线之间存在的最直接测量联系,在保证实际勘察施工测绘过程进行中,工程坐标轴面与实际测量的轴线面积之间应存在相互交叉关系。在实际转换建筑坐标、获取测绘基准坐标资料的计算过程工作中,也相对增加了其实际的测量数据处理工作量。
参考文献
[1]周凯.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华北自然资源,2022(04):102-104.
[2]杜建丽.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华北自然资源,2022(04):108-110.
[3]王鹏山.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2,20(16):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