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提出低碳概念是进步和发展的主要表现,也是全球对环境和气候出现不断的恶化以及负面影响的主要行动,我们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以及城市化进程中进行温度控制以及有害气体排放控制必然要选择的建筑方式。低碳建筑主要指的是建筑设备与相关材料在制造过程、施工建造阶段以及投入使用阶段整个的周期内,对化石能源使用的减少,能够不断持续提高效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 碳中和理念下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比如环境污染问题。大量的汽车尾气和废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目前很多城市存在空气质量存在较差的问题,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此外,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珍贵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生存率大幅降低,甚至有的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同时,工业生产中大量的污水排放对家庭用水安全构成特殊威胁,许多工业和建筑废料对生活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及时设计出一个基于低碳生活理念的建筑。在建筑设计行业,设计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意识,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运用低碳绿色生活理念。以此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分析
2.1 节约资源与能源
1)在低碳概念下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初期对后续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用料进行充分规划,依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最佳设计方案,强化建筑设计的实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损耗,提升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另外,对建筑内部格局进行规划时,应尽可能多地应用自然资源,确保建筑内部拥有较好的光照、通风以及保暖效果,避免对资源的无效使用,通过选取具有安全环保和节能性质的建筑材料取代原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建筑材料,如岩棉保温板、聚氨酯板等。2)低碳概念下应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尽量选择可再生资源,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大量运用节能环保设计理念,选取新型环保材料实现建筑内部的自然保温和通风效果,从而大幅度减少暖气设施和空调设施的使用频率。
2.2 需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
碳中和的概念的主要原则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因此,设计师必须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多种途径,有效控制负面影响,始终保持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将碳中和的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充分理解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以提高碳中和的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性。此外,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还需对周围建筑物的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考量,并且对当地的各种因素也统筹考虑,比如地下水以及植被等重要环境因素,确保充分践行碳中和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对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作必要的科学调整,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提供保障。
2.3 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种自然灾害的日益频繁,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世界各地关注的焦点。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中国对各个行业,特别是污染和破坏力强的建筑业实施了强有力的监管,这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因此,传统建筑业寻求新的设计方法是不可避免的。在大力推崇可持续发展的指导纲要下,建筑行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改变传统理念,不能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放弃以利益为主要目标的经营模式,行业设计者要具备长远目光,实现建筑行业的长久持续发展,主动降低建筑设计中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在建筑设计初期需要充分依据城市的整体规划,配合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设计出具备经济性、生态性和社会性的建筑。
3 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
3.1 需要重视低碳绿色设计元素
在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必要提高建筑设计项目中的低碳绿色元素。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资源特征,不同地区之间资源特征的基本差异在于每个地区都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因此,为了实现其设计理念,还需对当地的资源开展全面优化整合,在设计过程中实现绿色设计的目的。此外,需优化建筑设计以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并保障人们基本生活需求。比如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所以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全面了解北方的气候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降低能耗,并达到相关的热排放标准,但是为了让绿色资源的替代能源得到有效挖掘,还需重视对绿色系统进行构建。
3.2 积极应用新型环保节能技术
基于人们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并且引入了更多创新性的环保节能技术。在开展高层建筑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则应当选择环保性较强、费用合适的设备。而在低碳建筑建设环节中,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合理化的进行节能可再生能源使用,如施工地区如果常年都是晴天,则要使用太阳能。而在相对偏僻的地区,则需要合理使用风能;距离海、湖比较近的地区,也可以合理使用水资源,实现资源再利用。通过合理利用新型节能环保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能源可循环使用。例如在高层建筑设计阶段,则要引入水资源使用循环利用装置。在设置水循环装置的同时,有效的处理雨水、生活污水,达成水资源循环使用,不断净化小区的环境。从国家层面入手,推进节能技术研究与发展。例如,对于新建的建筑,则需要完成外墙保温隔热层设置工作,使用拥有保温隔热效果的材料,阻止室内和室外热量交换,降低能源消耗与支出。
3.3 需要加强对环境因素的分析工作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人们的生活以及低碳绿色建筑设计密切相关,践行绿色理念也有利于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在建筑正式开工建设之前,设计人员要做好实地勘察的工作,并且对地区的特征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在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推动绿色建筑设计与生活理念进行结合。比如在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中,如果在建筑物的附近存在水源,需对其加以利用(如改造成人工湖),强化环保效果。在目前阶段,培育生态植被是一种充分体现绿色低碳理念的方式,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可参照周边环境,凸显建筑周边生态环境层次感等,从而确保建筑与周边环境完美结合。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通过将碳中和绿色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居住环境并优化建筑设计。低碳绿色与建筑设计理念的融合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低碳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设计是当今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实用价值相对较高。因此,碳中和绿色理念与建筑设计的有机整合应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积极提出改进建筑功能的设计思路,并大力推广结构设计以满足用户需求,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方满鑫,常中权,谷伟,杨康.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镇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演变刍议[J].科技资讯,2021,19(26):54-56+61.
[2] 陈伟志.谈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3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