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生活水平和质量快速提高的同时,人们对日常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社会对饮用水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和国家水质监管部门的检测水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因此,只有持续改进和优化饮用水检测方法,有效提升检测的准确程度和水质检测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
1水质检测的简介
对于水进行监测的目的是让百姓的生活用水没有被工业所污染,让干净的水源进入到每一位的家中,因此,保障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非常的重要的。首先,进行水质的检测只要是对地表水、地下水等进行检测,保障日常用水的安全;其次,对于水质进行一定的检测还可以为环境的保护提供一些关键的数据,为下一步的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保障。在一般的情况下进行的水质的检测主要是对于水中的一些物质的含量进行一定的数值的统计,然后将这些数据与国家规定的标准的数据相比较,以此来观察水质量的变化。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是进行水检测的主要的三种指标。在进行实际的监测的时候,因为进行监测的水体不同和地点不同,所以在进行水质检测的时候标准也不同。比如在对于居民的饮用水做调查的时候,在进行水质监测的时候主要遵循的依据是GB/T5750-2006,其检测的指标项目有100多项,在其检测的内容中主要进行的是物理检测和化学检测两种方式,如进行原子吸收和色谱法等先进的检测技术,在实验室中也会进行重量法、滴定法等试验进行相关数据的检测。
2饮用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
水质安全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一旦饮用水发生质量问题,会对人的生命产生潜在的威胁。饮用水的检查指标有物理指标、化学指标、水中微生物及重金属等。一些病菌可以通过高温处理的方式消灭,但是高温却消除不了重金属,重金属超标会使细胞坏死变异,长期饮用重金属超标的水,会引起中毒,严重的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污染的水中含有各种细菌微生物,长期饮用使有害物质在体内累积,可以引起肾结石、肝炎、胃病等各种疾病的发生,饮用时间越长危害越大。由于之前人们对于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没有重视,日常饮用水也会经常出现质量检测不达标的现象。目前,大多农村还没有建立专门的水质检测机构,有些地方的水污染比较严重,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对整个城市的用水安全造成影响。
3影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及稳定性的因素
3.1相关制度的影响
生活饮用水在进行检测的时候,检测人员需要严格的依据规定的检测要求和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来开展工作,以此来保证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后续的各项检测内容。例如,在不同水质检测项目和不同检测目的的情况下,检测人员应该使用制度中规定的特定方法展开检测工作,进而避免出现误差和错误,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
3.2检测设备和方案的选择不同
在采集完相应的水体样本以后那就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因为水体的检测方案不同,即使是对于同一批次、同样的水体进行检查,因为检测设备型号的不同,监测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水质的监测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的现实的因素进行选择,利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检测,并且检测人员要定期的对于检测设备进行维护,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监测的结果更加的准确。所以说,检测的设备的因素也是影响其检测结果准确地因素。
3.3水源种类及采集
水源可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两大类。水源的种类、水质检测方案和水质检测标准有所不同,所以就会对采样的过程及存放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在检测城市工业废水的过程中,需要先确定废水的排放口的位置;检测生活用水则需确定多个位置如:出厂水、管网水、管网末梢水等;检测城市污水处理厂水质则需同时取污水处理厂污水进水口、排放口的瞬时样及混合样进行检测;当遇到不能够有效地统一整个水源取水口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取样的位置,一般是在水源的不同宽度、不同高度进行多位布点等。采集的水样应均匀、有代表性以及不改变其理化特性,因此采样对后续的检测至关重要,若采样过程中稍有不慎会对后续的检测工作带来巨大的误差。
4提高水质检测准确性的策略
4.1对供水管网里的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
达标后的水经过供水管网输送到用户家里就可以饮用了,但是,在这个环节里要确保管网的无菌环境,才能保证送到用户家里的水是安全达标的。由于管网一般是铁、玻璃钢和塑料的材质,时间长了会生锈,滋生细菌造成管网内水质低下,因此会出现明明出厂的水都是合格的,到了用户家里却浑浊不清的现象,这恰恰是管网出现了问题。
4.2完善相关的饮用水质量检测管理措施
完善相关的饮用水质量检测管理制度是保证检测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进和优化检测程序,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和功能,始终坚持精细化的工作观念,针对饮用水的检测环境、检测设备以及检测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因为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人为误差、系统误差、环境误差等,要想快速的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人们在检测过程中做好样品应用、平行样检测以及留样的二次测定等质量控制工作,及时的发现误差并快速进行纠正,以防出现更大的错误和损失。做好检测数据信息的管理工作并提高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遵循原始检测记录数据的要求和规定,确保能够复现检测的整体过程,有效增强检测人员的责任观念,严格的根据检测质量管理规定进行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检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进程。与此同时,强化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好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能找原因和对应的责任人,并对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进行持续的完善和改进。
4.3对于水源的选取时间一定要合理
对于水样本的选取一定要把握好采集的时间,如果说在雨季或者在旱季进行样本采样,这样的样本采集进行的结果检测是不准确地,不能够很好的代表水质,所以说,在进行样本选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好选取的时间段,保证其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水的依赖是离不开的,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业生产中,水资源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无论是从生活还是从生产出发,都要重视对于水资源的检测,重视其监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健康发展做保障。
参考文献
[1]韩传京.提高水质检测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方法分析[J].云南化工,2019,46(03):95-96.
[2]乔欣.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提升策略初探[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4):12.
[3]迪丽努尔·乌拉木.试析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J].地下水,2019,41(02):188-189.
[4]黄玮健,王嘉榆.水质检测中检测结果质量的控制与保证[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2):203.
[5]刘凤国,秦玉生.探究提高水质检测的淮确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