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杨艳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艳梅,.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J]. 当代畜牧兽医,2023.11. DOI:10.12721/ccn.2023.157100.
摘要: 猪传染性胃肠炎一种由猪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高传染性的疾病。自2010年首次在美国爆发以来,该病已经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并在猪养殖业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具有高传染性和危害性的病毒性疾病,需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诊断和防治,以减少其对猪养殖业的影响。
关键词: 猪胃肠炎;传染性胃肠炎;诊断防治
DOI:10.12721/ccn.2023.157100
基金资助:

1. 猪传染性胃肠炎

1.1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病原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一种受单股RNA病毒家族Coronaviridae科的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猪病。该病毒被称为猪冠状病毒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会引起猪的急性腹泻,呕吐和脱水等症状。年龄较小的猪更容易感染,并且死亡率往往更高。该病毒并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它对猪养殖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在美国,曾经因此导致数以百万计头猪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2传染性胃肠炎的危害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猪类消化系统传染病。该病毒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并导致猪只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疾病。,在短时间内就能够造成家畜养殖业的极大损失。因为猪传染性肠胃炎会导致猪只体重下降、生长缓慢、死亡率增加等问题,这都会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此外,还会影响猪肉上市和出口,也会对饲料生产链造成影响。因为猪传染性肠胃炎可能会在饲料和粮食中传播,从而影响人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2.传染性胃肠炎诊断

2.1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高度传染性,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经粪-口途径和空气传播等多种方式扩散。因此,当一个猪场的猪只感染猪传染性肠胃炎后,很容易迅速传染给其他猪只,导致疫情爆发。而且猪传染性肠胃炎在不同地区会出现不同的季节性流行特点,猪传染性肠胃炎会导致猪只腹泻、呕吐、食欲下降等健康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造成猪只死亡。因此,猪传染性肠胃炎最主要的影响是对养猪业的经济影响。

2.2病理变化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在小肠内感染猪只,导致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受到破坏和脱落,从而形成明显的小肠黏膜病变。这些病变包括小肠绒毛萎缩、小肠黏膜水肿、小肠黏液分泌增多等。

此外,猪传染性肠胃炎还可能影响小肠淋巴组织的发育和功能,诱导猪只产生急性炎症反应,并导致猪只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这些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肿瘤壮观因子、干扰素等,它们的过度分泌会影响猪只的免疫系统和代谢水平。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可能通过直接杀死肠道细菌、降低饲料消化率等方式干扰猪只的肠道菌群,从而导致猪只消化不良、腹泻等临床表现。

2.3疾病诊断

猪传染性胃肠炎感染后,猪只通常出现急性胃肠炎和腹泻症状,包括水样便、脱水、呕吐、食欲不振等。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症状可以很好地提示猪传染性肠胃炎的可能性。通过采集并检测粪便样本是猪传染性肠胃炎诊断的关键步骤。病原学检查通常是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在猪只粪便样本中检测到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核酸片段。

此外,还可对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以检测猪只是否感染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另外,在猪传染性肠胃炎感染的猪只中,常见的组织学表现包括小肠粘膜水肿和萎缩、上皮细胞变性和剥落等。通过对病理组织进行镜检,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猪传染性肠胃炎。

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3.1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3.1.1对症疗法

猪传染性肠胃炎会导致猪只脱水、电解质失衡等问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液体补充,以维持猪只正常的生理功能。可使用含有电解质的注射液或口服液来补充体内所需的水分和电解质。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感染后,猪只可能会出现厌食、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导致营养不良。为了保证猪只的营养需求,可以采用多酚水、氢氧化铝、三联酸钾等药物来缓解胃肠道问题和促进食欲。还可以根据病情采取其他的对症治疗方法。

3.1.2抗生素疗法

在治疗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过程中,抗生素疗法可以帮助控制和预防猪传染性肠胃炎感染引起的细菌合并感染,缩短猪只的恢复时间。猪传染性肠胃炎细菌感染的类型较多,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要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通常抗生素的剂量应根据猪只体重和临床情况而定,并严格遵守医嘱。给药途径可采用口服、注射等方式,具体应根据猪只的情况而定。

3.2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范

3.2.1加强猪舍的环境卫生

保持猪舍整洁干净是预防猪传染性肠胃炎的关键。定期清理猪舍内部,包括地板、墙壁、饮水器等,可有效减少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在猪舍内的存活和传播。同时,还需定期更换猪舍垫料、清理排泄物等,防止猪只长期处于潮湿和脏乱的环境中,引发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疾病。

此外,猪舍通风也非常重要。合理通风可降低猪舍内空气湿度,防止各种细菌繁殖和传播。因此,在猪舍建设过程中应考虑空气流通的问题,并设置良好的通风设施,如侧墙通风、屋顶通风等。严格控制进出口,减少外来人员的进入;定期做好猪只身体检查,及时发现病情。

3.2.2做好定期消毒杀菌工作

定期消毒杀菌是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不同的细菌、病毒和真菌,选择不同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杀菌。常用的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高锰酸钾等。应根据病原体特点和猪只环境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消毒剂。在使用消毒剂时,需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准确掌握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通常,消毒剂的浓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否则会影响消毒效果和猪只健康。对于不同的消毒剂使用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

在消毒之前,需要将猪舍内的异物清理干净,然后采用喷洒、刷涂等方法进行消毒杀菌。消毒时间应选择在猪只出去或饲喂前,以免影响猪只的健康。消毒剂不仅对细菌、病毒等有杀灭作用,也会对环境和人员产生一定影响。

3.2.3做好科学饲养管理

科学饲养管理的第一步是保证饲料质量。应选择高质量、新鲜的饲料,并对饲料进行检测,确保其营养成分达标。此外,还需注意合理搭配饲料,按照猪只不同生长阶段和体重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其营养需求。饮水是猪只生长发育的必备条件之一。应定期清洗和更换饮水器,保持水源干净卫生。同时还应避免猪只饮用过多的冷水和污水,以免引发腹泻等疾病。

3.2.4及时发现处置

建立健全的猪传染性肠胃炎监测体系,是及时发现和处置猪传染性肠胃炎疫情的基础。可以通过定期实施检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周围地区猪传染性肠胃炎疫情的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另外,养殖户需要加强疫情报告和交流,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置猪传染性肠胃炎疫情。应鼓励猪场管理人员发现猪传染性肠胃炎疫情后及时向当地动物卫生部门或疾控中心上报,并积极与周边猪场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猪传染性肠胃炎疫情情况和防控措施,加强协同合作,共同应对猪传染性肠胃炎疫情的威胁。

结语:综上所述,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且病情长,未能得到妥善处理容易导致养殖户的损失,养殖户需要从源头上减少疾病的感染,综合考虑防治,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