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李晓花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晓花,. 探索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创新[J]. 教师教育与创新,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026.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拥有多元民族文化的农村地区,如何结合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出几点浅薄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DOI:10.12721/ccn.2025.157026
基金资助: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壮族和苗族的文化瑰宝熠熠生辉,为这片土地赋予了独特的魅力。然而,在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充分展现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因此,创新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壮族、苗族等多元民族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音乐教师创新意识薄弱

从整体上来讲,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品质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相对偏远的农村区域当中,一些音乐教师并不具备学习专业音乐知识的机会,也无法参与有效的音乐知识交流与培训活动中,致使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素养水平相对较低,音乐教学处于僵化的状态当中。此外,诸多农村区域的小学还在运用传统的老旧音乐器材,甚至不具备展开音乐实践教学的场地,这导致农村区域小学音乐教学难度不断提升,甚至难以达到学校预期的成效。

(二)音乐教学师资力量水平较低

如今,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区域,甚至教师的工资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编制缺少问题相对严重。很多教师所任教的科目相对繁杂,这导致农村小学音乐整体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制约着素质教育改革活动的开展,影响着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一)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资

对我国大部分乡村小学而言,课堂设备铺设尚未完全,资金不足是一个明显的问题。对于音乐教育来说,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这种辅助工具,甚至是一些通用的乐器也没有,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十分低下。因为学生的学习意识还停留在欣赏歌曲中,而学生迫切需要提高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却还是处在原处,这种音乐课对于学生的提升没有一丝作用。所以,不仅是学校要加大对音乐课堂的投资力度,政府有关部门也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政府宣传部门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呼吁全社会对乡村小学进行投资与建设,如果乡村小学能够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人士的帮助,那么学校的音乐教育质量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学生在学习到《手拉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播放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聆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以此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初步的印象,随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手拉手》课堂歌曲让学生聆听,并在这个聆听过程中,讲述该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关联内容,让学生对该首歌曲有深层次印象,最后,教师在课程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演唱,让学生明白该歌曲中讴歌真诚的友谊,并让学生从中感受友情的美好和互帮互助的意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以此来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将音乐教育的作用落于实处。

(二)营造舒适放松的音乐学习氛围

对于小学生群体而言,音乐教育是促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一环,运用音乐教学的方式,小学生自身的想象、记忆与创新能力等均会得到明显提升。所以,对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体系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将更为充足与自由的活动时间与空间提供给学生们,使得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胆怯心理可以逐渐弱化。第一,学校可以运用寻求赞助等多元化的集资方式,结合音乐教学活动的实践需求,对学校当中的音乐教学设备设施体系予以完善,其中涵盖着音乐教室以及基础性的音乐器材等。其次,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落实创造性的音乐活动行为,创新性地进行不同类型的音乐活动,引导更多学生可以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强化学生自身的成就感与探索欲望。此外,在对音乐作品予以评价时,学生可以对自身的喜好与情感予以有效表达,强化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为音乐课堂教学品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通过适当的表演,让孩子们体验音乐的意境

在新课标背景下,各级学校都开始重视小学音乐课程。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音乐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出适合学生欣赏的音乐作品。此外,为了让学生从内心体验到音乐的意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学习,使学生以一种高涨的学习热情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展开高效的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当选择一些较为轻松欢快的音乐作品供学生进行欣赏,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性特点,为学生创造出更为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欣赏到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后,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音乐学习能力[4]。例如,在欣赏《挤奶舞》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蒙古人民的生活,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当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跳舞,以此加强学生对于蒙古族音乐的理解。再如,在学习《粉刷匠》前,教师可以根据曲目为学生编创相应的舞蹈动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舞蹈比赛。另外,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编创相应的舞蹈,收集一些舞蹈当中所用的道具。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音乐,还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探索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旅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面对资源有限、文化多元等挑战,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尤为关键。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仍需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我们相信,在广大农村音乐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雨妮.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2(8):96-97.

[2]张晓波.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J].吉林教育,2021(Z3):90-9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