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开始参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也特别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来说,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市场体系,其抵御外部风险能力较差,在我国金融市场日益开放的大背景下,如果对风险进行有效防控,实现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是重点思考的问题。
1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概述
所谓证券市场风险是指证券市场在运营过程中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导致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产生显著影响,情况严重的可能为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会影响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的积极性。整体来说可以将证券市场风险归纳为如下四种类型。一是证券市场信用风险,主要是指证券持有者没有按照约定时间支付投资者相应的本息,给投资者所造成的投资损失。二是证券市场道德风险,主要是指证券市场参与主体在交易过程中采取不道德手段给投资者带来投资损失的风险。三是证券市场交易风险,主要是指证券市场参与主体在投资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损失的风险,该风险对于证券公司以及投资者均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四是违法违规风险,主要是指证券市场参与主体在交易过程中为了获得巨大利润,采取违法违规行为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这会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秩序,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2 证券市场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证券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证券市场风险既可能是单方面原因造成的结果,也可能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将其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2.1 证券市场价格波动
证券市场价格处于持续的动态变化之中,是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体现。如果市场证券供应缩减而资金供应增加,将会导致证券市场价格上涨;如果市场证券供应增加而资金供应缩减,将会导致证券市场价格下跌。对于证券市场来说,其价格在合理区间内波动属于正常现象[1]。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系越来越复杂,同时叠加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大,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受到国际环境影响越来越大,一些非供求因素对于证券市场价格波动产生了显著影响,导致证券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加大,波动频率加快,证券市场价格呈现明显的不稳定性,导致投资者难以基于市场供求关系对证券市场价格进行合理评估,增加了证券投资风险。
2.2 我国上市公司质量较低
受到我国经济体制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整体来说其质量较低,投资价值不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企业制度相对落后,虽然经过这些年发展我国企业均已经建立了较为系统完善的企业制度,但是相比国际优秀企业来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我国企业在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主要还是学习借鉴国际优秀企业的经验,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2]。二是我国很多企业上市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是为了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企业上市之后,通过发行股票融资会给企业所有者会带来巨额收益,因此我国很多企业上市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通过融资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而是通过融资帮助企业所有者实现利益最大化。三是部分企业在财务账目方面管理不规范,主要体现在账目混乱以及账目明细不清等,基于这样的财务数据投资者难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财务状况进行准确可靠判断,容易造成投资者决策失误,进而产生经济损失。四是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机制不规范,难以有效保障各项信息的可靠性,导致我国证券市场透明度较低,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2.3 对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不足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关于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保护机制。一方面对于投资者在证券市场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方面力度不足,很多投资者对于证券市场没有形成证券认知,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不了解,在投资过程中容易出现盲目投资情况,进而容易导致投资风险[3]。另一方面证券市场投资者诉讼支持力度不足,部分证券市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会遇到欺诈等严重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应该帮助投资者采用合理的诉讼方式,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保护。此外,目前投资者赔偿机制也不完善,在投资者发生损失后不能对投资者进行合理的赔偿,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的积极性。
2.4 证券市场监督管理不力
任何市场要想健康稳定发展均需要进行监管,证券市场也不例外。有效的监管是确保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对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保护。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理念以及监管措施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证券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难以满足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需求。为了实现对证券市场风险的有效防控,有必要针对我国当前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对当前的监管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
3 证券市场风险防范策略
3.1 提升国际输入性风险的防控能力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加是我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国际重要经济体政治以及经济的全要素分析,加强对地缘政治以及经济变化的时刻关注,从而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动权,在与世界各国进行博弈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的优势,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我国监管部门也应该不断提升监管水平,特别是提升跨境金融风险监管能力,形成系统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能够及时识别各种输入性风险,并进行预警,有助于尽早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3.2 实现证券产品创新和风险防控之间的平衡发展
不同社会群体对于证券产品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证券公司为了能够更好满足客户需求,提升自身产品差异化市场竞争力,需要积极加强证券产品创新工作。但是证券公司需要认识到产品创新和风险之间是矛盾的双方,越是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越容易产生风险,目前很多证券风险均来源于各种产品的创新。因此证券公司不能一味的倡导产品创新,应该实现产品创新和风险防控之间的平衡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应该尽量本着简单明了的原则,避免产品设计过于复杂,不利于客户对于产品的认知;二是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应该提前对该产品可能引发的市场风险进行分析,提前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在积极推动产品市场化过程中尽可能规避风险的产生。
3.3 完善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是导致证券市场风险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应该针对当前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优化和完善。一方面为证券市场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显著提升证券市场监管力度。在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一是注重各项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在细节方面进行明确,消除对于证券市场概念、内容、产品以及市场等方面的理解分歧,对于证券市场产生的纠纷提供处理依据;二是为证券市场今后的发展预留空间,整体来说证券市场在我国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未来证券市场将会呈现出多种发展可能性,因此在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对于部分内容不能过于局限,应该从法律角度对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进行支持和引导。
3.4 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近些年我国为了积极鼓励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导致我国证券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风险问题,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埋下了安全隐患。首先,应该从政府或者行业协会角度加强对证券市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从根本上有效规避证券市场风险的发生。对于证券公司来说,应该加强对业务人员的风险控制培训,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明确权责范围和工作内容。同时证券公司还可以设置专门的风险检查部门,对于业务开展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把控,及时发现风险及时应对。其次,政府应该设置专门的证券市场监督部门,配置专业的证券市场监管人员,显著提升证券市场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对证券市场的准入和退出进行规范和约束,避免一些管理水平较低,业务能力较差的公司参与证券市场的发展。再次,证券公司自身也应该规范发展,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制定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对约束和引导各项业务的开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证券市场面临较为严峻的风险防控形势。为了保障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针对当前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积极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显著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嘉瑀. 证券市场风险研究及存在问题[J]. 商业经济,2020(04):169-170+184.
[2]钱家栋.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及防范治理策略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07):42-43.
[3]陈志明. 证券市场风险分析的基础结构[J]. 现代商业,2017(21):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