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粉烧结特性与配矿研究
朱海丰 曹旭宾 冯二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海丰 曹旭宾 冯二莲,. 铁矿粉烧结特性与配矿研究[J]. 国际科技论坛,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7190.
摘要:
本文介绍了烧结常用铁矿粉的烧结特性,并根据其基础特性优劣互补合理搭配进行配矿研究,取得烧结既提高产量改善质量又降低成本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铁矿粉;烧结特性;配矿
DOI:10.12721/ccn.2022.157190
基金资助:

1前言

烧结原料有铁矿粉、熔剂、固体燃料、冶金工业和化工副产品等,其中铁矿粉是烧结生产的主要原料,铁矿粉成本占烧结生产总成本的75%左右,可见降低铁矿粉成本对降低烧结生产成本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决定着烧结矿的产质量指标,因此有必要研究铁矿粉烧结特性及其配矿。

2铁矿粉烧结基础特性

2.1 磁铁矿烧结特性

因国内磁铁矿为贫矿,需经过选矿后才可用于烧结,所以国内烧结使用磁铁精矿粉。磁铁精矿粉可烧性良好,能在较低温度和较少固体燃料下与脉石成分作用形成低熔点化合物,得到熔化度适当、还原性和转鼓强度较好的烧结矿,但磁铁精矿粉黏结性差,亲水性和成球性差,烧结过程中过湿带较明显,配比较高时烧结料层透气性差,降低烧结产能。磁铁精矿粉的同化性较差,液相流动性一般,铁酸钙生成能力较差,黏结相强度高。鉴于以上特性,磁铁精矿粉配比较高时,采取强化制粒改善烧结过程料层透气性、降低烧结料水分、低配碳、适当降低烧结料层厚度等措施,以减小其对烧结矿产量的影响。

2.2 赤铁矿烧结特性

赤铁矿粉固体燃耗比磁铁精矿粉高,但赤铁矿粉高碱度烧结,除低温还原粉化指标RDI+3.15mm较低外,转鼓强度、粒度组成、粉率、还原性等综合指标优于磁铁精矿粉烧结,主要原因如下。

1)矿物结构决定烧结矿指标  

赤铁矿粉高碱度烧结氧位高,500~670℃烧结温度下,Fe2O3与CaO发生固相反应生成CaO·Fe2O3,1230~1280℃下生成固结强度高、还原性好的针状铁酸一钙黏结相,但当烧结温度高于1280℃时,铝硅铁酸钙CaO·Fe2O3·SiO2·Al2O3开始分解,铁酸一钙数量减少,且由针状转变为柱状,强度上升但还原性下降,且高温易产生大量NOx和致癌物质二噁英。另外赤铁矿粉烧结,游离Fe2O3增加,快速冷却时易形成骸晶Fe2O3,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指标RDI+3.15mm变差。

2)烧结过程料层透气性是影响烧结矿指标的主要因素 

因赤铁矿粉本身为颗粒料,无需苛求强化制粒,可通过优化配矿控制原料中黏附粉和核颗粒的比例,改善烧结过程料层透气性。

3)赤铁矿粉的同化性和液相流动性差,铁酸钙生成能力好,黏结相强度高,是烧结生产的主要铁矿粉。

鉴于以上原因,赤铁矿粉烧结应遵循铁酸钙理论,采取高碱度、低温、强氧化性气氛、配矿控制Al2O3/SiO2不超0.4、设置保温炉、加大表面点火强度、适当加快烧结机速、保证烧好前提下终点后移等措施,发挥赤铁矿粉烧结综合指标优良和烧结产能高的优势。

2.3 褐铁矿烧结特性

褐铁矿粉的物理特性是结构疏松,孔隙率大,亲水性强,成球性指数高。化学特性是挥发物多,烧损大。基于以上特性,褐铁矿同化性和液相流动性良好,易与CaO反应生成低熔点化合物,液相黏度低,铁酸钙系生成能力好,改善烧结矿转鼓强度和还原性,但褐铁矿配比过大时,结晶水剧烈分解而热裂,降低烧结料层热态透气性,液相过度流动,料层收缩率大,易形成多孔薄壁结构的烧结矿,同时褐铁矿软化温度较低,软熔性能较差,黏结相强度和自身连晶固结强度差,降低烧结矿转鼓强度。

从结晶水分解吸热的角度考虑,褐铁矿粉烧结需适当增加固体燃耗,保持一定的烧结温度,但从同化性和液相流动性好的角度考虑,褐铁矿粉烧结又需适当降低固体燃耗,最终根据具体配矿和生产实践决定,不能盲目增减固体燃耗。

褐铁矿粉配比大于25%时,适当降低点火温度50℃,提高保温炉热量的投入,点火温度以表面点着火即可,不必追求过高的表面点火强度。

褐铁矿高配比低成本烧结时,如果因液相量过多而降低转鼓强度和烧结生产率,需增加结构致密且流动性较差的赤铁矿粉和磁铁精矿粉配比。

因褐铁矿烧结性能中等,价格相对低,非常有利于降低烧结原料成本,将褐铁矿作为烧结重要铁矿粉之一,研究褐铁矿粉高配比低成本烧结具有现实意义。

3  铁矿粉合理配矿

3.1 同化性配矿原则

1)同化性好和同化性差的铁矿粉合理搭配使用

铁矿粉同化性好,有利于增加液相黏结相,提高烧结矿转鼓强度。

铁矿粉同化性差,有利于改善烧结料层透气性,提高烧结矿产量。

既确保低硅烧结过程产生必要的液相量,又保证烧结料不过熔,采取同化性好和同化性差的铁矿粉合理搭配使用,可兼顾烧结矿转鼓强度和产量。

2)若烧结过程中未熔矿粉较多,黏结相不足,转鼓强度低,需适当增加同化性好或较好的铁矿粉。

同化性和液相流动性好的铁矿粉配比过大时,形成大孔薄壁结构的烧结矿,降低转鼓强度。若同化温度高、同化性和液相流动性差的铁矿粉配比过大时,由于生成黏结相少,同样降低转鼓强度。

3)若烧结过程中铁矿粉过熔,引起大量液相快速生成,导致起骨架作用的铁矿粉减少,料层透气性变差,降低烧结矿产量,需增加同化性差的铁矿粉。

4)低硅烧结下,可增加褐铁矿配比,或褐铁矿与同化性差的铁矿粉搭配使用。

5)烧结不追求铁矿粉同化性过好,适中为宜。

3.2 液相流动性配矿原则

1)低硅烧结时,如果因液相量不足而降低转鼓强度,需适当增加液相流动性较强或中等的铁矿粉,增大液相黏结范围,提高转鼓强度。

2)褐铁矿粉配比高时,如果因烧结过程液相量过多而降低转鼓强度和生产率,需适当增加液相流动性较差的铁矿粉。

3)烧结配矿选择液相流动性适中或高低合理搭配的铁矿粉为宜,并非液相流动性越高越好,过多配加液相流动性好的铁矿粉,则液相过度流动,烧结矿呈多孔薄壁结构,转鼓强度差。

4)一般情况下,液相流动性较弱的几种铁矿粉不应同时使用,如果一定要同时使用,合计配比不宜过高。

3.3 铁酸钙生成能力配矿原则

1)铁矿粉烧结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以铝硅铁酸钙SFCA为主的黏结相性能最优,尤其大多以针状结构存在时,大大改善烧结矿转鼓强度和还原性,所以在其他性能允许的情况下,烧结配矿选择铁矿粉的铁酸钙生成能力越高越好。

2)低硅烧结下黏结相量相对不足,发展以铁酸钙为主的黏结相是提高低硅烧结矿品质的主要途径。

3.4 黏结相强度配矿原则

1)选择铁矿粉的黏结相强度和连晶固结强度越高越好。

2)黏结相强度和连晶固结强度较高的铁矿粉配比不受限制,如巴西MBR粉和CVRD粉、南非粉、哈默斯利粉等。

3)黏结相强度和连晶固结强度中等的铁矿粉可较大比例配加。

4)黏结相强度和连晶固结强度低的铁矿粉配比不宜过高,如罗布河粉、巴西赤铁精矿粉等。

5)低硅高碱度烧结下黏结相量少,烧结矿固结大部分靠赤铁矿和磁铁矿自身连晶固结,宜选择连晶固结强度高或中等的铁矿粉。

4  结语

由铁矿粉所组成的混匀矿同化性和液相流动性优劣互补,具有较高黏结相强度和连晶固结强度,具有良好铁酸钙生成能力;由高硅和低硅铁矿粉所构成的混匀矿SiO2含量合理配矿;由高铝和低铝铁矿粉所构成的混匀矿Al2O3含量合理配矿,满足烧结矿Al2O3/SiO2在0.1~0.35适宜值的要求;由不同粒级铁矿粉配合成的混匀矿粒度组成合理配矿,改善烧结料制粒效果和成球性,建立合理配矿结构,是烧结炼铁低成本、低燃料比、铁前整体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原料基础,可以取得烧结既提高产量改善质量又降低成本的良好效果。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