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食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再仅仅是满足于以前的吃饱,而是更加注重食品的卫生和质量。而牛肉和牛乳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对牛肉和乳制品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而且由于对牛肉和乳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这几年国内的牛养殖也是蒸蒸日上。为了达到较好的经济效果,除了要选用优良的品种外,还应强化饲养的规模经营,提高技术水平,做好相应的防病工作。必须对牛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以确保牛养殖效益和降低不必要的亏损。
1常见牛病特点分析
1.1种类繁多
当前,家畜疫病的类型较多,呈逐年上升趋势,对畜牧生产造成了不同的影响。中国最普遍的家畜传染病是口蹄疫、冠状病毒感染、沙门氏菌病等,它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并且由于地域的原因,造成的负面效应也各不相同[1]。在家畜疾病中,呼吸道疾病、脑炎等是造成大量农户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某些传染性疾病会使牛的乳汁产量下降,从而影响牛的生殖功能,从而使其产生遗传性疾病。随着国内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许多饲主为了提高经济利益,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导致牛对相应的药品产生了抗药性,从而导致了各种病原体的混杂。现在牛的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犊牛拉肚子等都是常见的疾病。引起子宫内膜炎和牛乳房炎的病原有20多种,包括细菌、真菌等都有一定的抗药性,这就给疾病的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2 牛病与人类形成交叉感染
动物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比较艰难,一些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和沙门氏菌病),不但会使牛受到传染,而且也会使人体受到极大的危害,从而给人体和食品带来巨大的负面后果。在这些传染病中,肺结核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动物传染病,对家畜和农户的身体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必须对它进行严密的防治。另外,由于动物传染病具有多个不同的病源,使得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更加艰难,从而极大地制约了畜禽疫病的防治。传染病可以算是牛瘟的一种,它的传染性和致病力都很高。随着现代畜牧业和规模化的发展,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染病也逐渐发展起来。因为现在的牛饲养,饮水和饲料都是一起供应的,如果一只牛生病了,那么就会传染给其它的牛,最后会在整个牛群当中传播开来。在饲养过程中,如果与牛的身体接触而生病,不但会对动物的身体造成危害,还会引发公众的健康问题。
1.3 罕见牛病频繁出现
就家畜的疫病而言,由于微生物及有关的致病病毒时有发生且多变,因而很难防治家畜疫病。另外,家畜疫病所引起的病菌和病原体病毒不但是不稳定的,还会在用药情况的改变下持续发生变异,从而造成先前所用的有效药品失去其原有的防治效果,从而造成很多牛的少见病症。随着国内的市场发展,对牛肉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促进了本地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牛的饲养已是许多乡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一些农场主,为提高效益,积极引入牛品种,但这一过程有一些盲目。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疾病都是他们从未遇到过的,而且缺乏相关的治疗和治疗的经验,如果这种病具有极高的感染力,那么这种病毒就会迅速的在牛群中扩散开来,给养殖的人和牲畜造成不良的后果。冠状病毒、肺结核、口蹄疫等疾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这也会对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尽管牛的种类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是由一个病原体引起的,而且,与其它的单胃兽不一样,许多病牛在出现传染病的时候,还会发生一些内脏的病变,这对牛的诊治造成了极大的难度。因此,在对牛病进行分析的时候,应综合各种病症的表现,并运用现代的诊断方法,确定其种类,以便对症进行有效的处理。
2 常见牛病防治措施分析
2.1 牛结核的防治措施
分析牛肺结核是一种在牛饲养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细菌感染,它的传播途径很多,包括病牛、带菌禽类、人的活动、带菌饲料、饮水、生殖道、哺乳期等[4]。牛肺结核病、牛乳房结核、牛肠结核等疾病都是由发生在不同的地方引起的。牛肺结核可导致牛咳嗽、呼吸不畅、咳痰、精神不振、贫血、食欲减退、泌乳期母牛的乳汁减少等;在患病的牛身上发现了磨擦声,并伴随着体表淋巴结肿胀。牛乳腺结核可引起乳腺肿大,随着疾病的发展,牛的胸部会出现不平坦的现象;乳牛的泌乳率、乳液质量明显下降,有的甚至出现断奶现象。如果有必要的话,必须对牛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检疫,确保其身体状况良好后,再进行放牧;要经常打扫牛棚,保持良好的环境。另外,要做到对养殖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的灭菌;第三,养殖过程中若出现肺结核,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彻底的卫生,从而达到有效的防治疫情的目的。防治方法:①对牛进行定期的肺结核隔离,一年两次,并对阳性牛进行及时的清除;②对牛棚进行常规的杀菌,可用5%~10%的碱水,10%漂白粉,3%福尔马林,3%苛性钠,3%-5%来苏尔等方法进行牛棚的杀菌;③新进牛要进行检验,采购后可以分开饲养,确认没有肺结核后才加入牛场;④对存在有结核危险的小黄牛,可用卡介苗进行免疫治疗,通常在出生30天左右,在牛的胸垂处进行50-100毫升的免疫治疗,之后一年再进行一次。对于这种疾病,一般采取淘汰措施,比如用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等进行处理。
2.2 犊牛腹泻的防治措施分析
犊牛腹泻全年都容易发生,特别是初春、夏末和秋天流行,3个星期以下的小牛最为普遍。按发病的原因可以划分为:母乳喂养过量、牛奶品质较差或饲料成份发生变化等,以及肠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传染性痢疾。小牛出现腹泻、体温升高、脱水、精神萎靡、体重降低等,对小牛的生长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防治该病的主要方法是:①加强牛的饲养,孕期牛的营养管理不但会对牛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对牛的奶品质和蛋白质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这段时间内,要注意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等物质,同时要确保喂养时不能吃得太多。牛产后要保持奶室清洁,必要的话可以在产后给牛注射大肠杆菌疫苗、冠状病毒疫苗,牛舍清洁消毒,定期清洗粪便。②做好犊牛的喂养,在生产后的30分钟之内,确保初奶喂养,提高犊牛的免疫能力,并按照“定时、定量、温度”三定的原则进行。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牛的常见传染病种类多,各种疾病中都有很高的发生率。因此,在牛饲养过程中,必须加强饲养管理,预防接种,加强对牛舍及周边的管理,以预防牛感染相关的传染病。若发现牛仅患有相应的疾病,则必须进行病牛的检疫,并依据其种类及特征进行相应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张伟栋.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22,18(09):129-131.
[2]张玉.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防治[J].中国畜牧业,2022(1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