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张芯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芯瑜,.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现代康复医学,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101.
摘要:
目的:讨论在临床中针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否正面影响患者预后功能的恢复及降低罹患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方法:使用随机实验法,抽取我院从2020年5月始,至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锁骨骨折患者,将80例患者等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和优质护理干预组,每组40例,对常规护理组施以常规护理,对优质护理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经过在院期间的护理干预后,优质护理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功能恢复优良率85%)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功能恢复优良率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概率,常规护理干预组(35%)高于优质护理干预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恢复情况,降低术后罹患相关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锁骨骨折功能恢复
DOI:10.12721/ccn.2021.157101
基金资助:

前言:

由于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的社会工作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锁骨骨折患者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在骨折患者中,锁骨骨折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约有6%-7.25%。临床中,锁骨骨折以手术治疗方式居多,手术治疗可有效快速将断骨恢复至正常解剖位置,但在术后,患者易护理不当,形成创面感染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对患者施以合理以及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来确保治疗效果。文章将对从2020年5月始,至2021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锁骨骨折患者分别施以常规护理措施与优质护理干预,以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锁骨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5月始,至2021年4月,收治入院的8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所有患者经由CT或(和)X片确诊为锁骨骨折,其中男47例,女33例,患者年龄16岁-58岁,平均年龄(37.45+0.52)岁。采用随机试验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和优质护理干预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患者在院治疗期间,对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各项生命指标监测,抗感染治疗,饮食及睡眠等方面的护理。在常规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对优质护理组的患者除实施常规护理外,再增加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患者手术住院治疗期间易出现如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针对出现此类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施以相应的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构建沟通桥梁,耐心地给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和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应换位思考,深入了解患者心理,理解患者压力及焦虑,同情患者,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想法,以减轻患者负担,积极建立医患信任关系,必要时可以介绍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最大程度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②手术期准备: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保证手术环境,术中手术室温度及湿度应按标准调节。术后认真执行清创消毒程序,降低患者感染风险,密切监测患者体征,观察是否出现体温升高及感染等情况,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③疼痛护理及康复训练:帮助或指导患者在疼痛时转移注意力,观看影音或陪伴聊天,给恢复期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指导,根据患者愈合情况辅助其进行适当的功能康复训练,增加对患者巡视查房的频率,如发现患者坐卧、训练体位不利于功能恢复,应立即帮助患者改正,兼顾术后恢复及患者舒适。在帮助患者恢复训练时,护理人员应动作缓慢轻柔,尽可能避免因疼痛使患者对恢复训练出现惧怕心理,从而影响功能恢复,如患者感到切口明显疼痛并伴随水肿,应限制患者肩肘活动强度及范围,待新生肉芽组织长成后再逐渐增强恢复训练。在手术当天麻醉效果减轻消退后,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轻微活动手指,进行关节联系,术后一天可轻微活动患侧前臂及腕关节,帮助患者被动性屈伸肘关节,术后4天可收展屈伸肩关节,术后2周应逐渐开始肩关节、肘关节的主动练习。

1.3观察指标

通过在院期间的护理干预,针对常规护理组及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和术后并发症(感染、预后畸形、肩周炎)发病率进行对比分析,骨折患者功能恢复评判标准[1]:①优:解剖复位锁骨骨折,骨折愈合周期约为2个月至3个月,患处无疼痛,肩关节、上肢能够正常活动。②良:80%程度复位锁骨骨折,骨折愈合周期约为2个月至4个月,周围关节及患处基本无疼痛,患肢较为有力,能够基本正常活动周围关节。③差:锁骨骨折患处固定不牢,骨折位移,需要再次手术[2]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束后将常规护理组及优质护理组患者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建立数据,通过卡方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在院期间的护理干预后,对比常规护理组及优质护理组患者情况发现,优质护理组患者肢体功能复原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见表1),同时优质护理组的相关并发症发病率也低于常规护理组(见表2)。

表1  常规护理措施组及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1.png

表2  常规护理措施组及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罹患并发症情况对比

2.png

3.讨论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攀升,如交通事故、工地事故等社会生活意外情况频发,导致临床中锁骨骨折发病率逐步升高。锁骨骨折患者入院后治疗方式多是手术治疗,手术可以最大程度恢复正常解剖位置,但手术治疗会产生切口,创面在术中术后都易收到外界因素影响,如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患者,恢复患处功能,使用优质护理干预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各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在本次实验中,选取了本院80名锁骨骨折患者作为临床资料,经过在院期间的护理后,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患者组肢体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病率情况均好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组,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锁骨骨折患者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降低相关术后并发症的罹患风险,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志蓉. 对进行手术治疗后的锁骨骨折患者实施优质个体化护理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1):229-231.

[2]杨嫦,王勇. 中医辨证施护结合无痛管理对锁骨骨折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06):1059-1062.

[3]华敏,于倩. 优质护理措施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0):178-17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