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有利于满足水资源需求,也有助于电力资源的及时提供,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始进行施工建设。而经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难以发挥工程项目的实际效益。为此,需要明确项目管理要点,重点关注施工过程,加强施工水平。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管理要点
(一)质量管理
对于施工人员素质进行有效提升,能够为项目质量提供一定保障。其是实际的执行者,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的具体实践,加之良好的施工管理办法,促进项目质量的显著增强。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培训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机制,目的在于增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帮助其树立质量意识,对其实际的施工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与此同时,需要做好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方面的质量管理[1]。通过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加之明确施工环境条件,有效应对各种施工情况,避免质量问题。
(二)成本管理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投资相对来说比较大。这就需要加强成本管控,确保经济效益。为了做好成本管理,不仅需要关注施工准备阶段,也需要关注实际的施工过程,还需要关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概算所需要耗费的资金。同时,需要针对工程项目的相关内容,比如可行性报告等,进行认真、详细的研究,结合标底价等信息,科学实施成本编制工作,促进成本管理效率的显著提高。
(三)进度管理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尽可能的缩短工期,这就需要做好进度管理。其中,不仅需要确定工程实际的开工时间,也需要有效控制竣工时间,同时需要注重分项分部工程的进度。根据相关内容,编制总进度计划,并注意各阶段的施工计划,比如编制年度施工计划等,在有效整理以后,将相关计划及时上报。通过审查批准,则需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管理。
(四)安全管理
在施工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做好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正所谓“安全重于泰山”,想要有效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需要从多方面做起,其中,既需要关注施工人员,促使其真正明确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也需要通过安全制度的及时制定和不断完善,为安全管理提供相关依据,达到减少不安全行为的目的。
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措施
(一)地基施工
做好地基处理,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相关规范要求,对项目工程所处的位置进行深入研究,尤其需要认真勘察地质条件,并详细了解水文情况,同时科学分析气候条件,结合诸多信息,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地基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施工期间,需要重点关注帷幕灌浆,在布置制浆系统的同时,采用合适的灌浆设备,以工程设计要求为依据,加强施工技术[2]。
(二)土石坝施工
想要有效确定土石坝施工方案,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其中,不仅需要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了解实际的降水量,也需要研究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情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土石料的特点,并以此为重要依据,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确定相应的传送设备,由此实现合理运输,同时还需要关注压实设备,通过科学计算,确定实际的铺料厚度,保证厚度适宜。此外,为了保证土石料施工质量,可以开展现场试验,也可以选择采用工程类比法。
(三)混凝土施工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关注多个施工环节,除了混凝土的生产环节以外,还要重视混凝土的运输环节,并且需要关注混凝土浇筑过程,同时重视混凝土的养护。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相对应的施工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明确实际要求的基础上,做到严格遵循。如果是运输配合好的混凝土,对于运输时间就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并且需要控制好相应的运输温度,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混凝土质量,避免离析等情况的出现。针对浇筑工作,需要重点协调好相应的机械设备,严控温度差,防止发生表面裂缝,为施工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意义重大,能够促进水电资源的科学分配和合理调整。为推动项目顺利施工,需要重点关注项目管理,尤其需要做好质量、成本以及进度等多方面的管理,注意施工安全,同时需要针对地基、土石坝以及混凝土等方面,进行合理施工。通过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运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促进工程项目快速、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天顺.价值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20,6(05):208-209.
[2]钟琼红.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及造价控制的方法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