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疼痛护理模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睡眠质量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邓妍铭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邓妍铭,. 系统性疼痛护理模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睡眠质量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 国际护理学,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7079.
摘要: 目的:研究系统性疼痛护理模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睡眠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之间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6例为样本,采用随机的方式分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干预手段,观察组以系统性疼痛护理为干预手段,对比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恢复自理时间、生活质量。结果: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疼痛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恢复自理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系统性疼痛护理为主要干预手段,加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睡眠和生活质量,加强预后的理想效果,可在术后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 系统性疼痛护理;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睡眠质量;预后影响
DOI:10.12721/ccn.2024.157079
基金资助:

【引言】脊柱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组织,在意外事故、脊柱肿瘤、脊柱神经病变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人体局部阶段性椎体受到严重破坏,脊柱结构受到损伤,这对于脊柱生理功能会造成巨大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手术作为治疗脊柱疾病的关键手段,在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着一定改善效果,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医学模式也得到逐步完善,护理期间并不只是简单对疾病进行护理,而是需要从多方面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改善,系统性疼痛护理作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的有效手段,在目前临床工作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现阶段研究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期间,66例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样本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后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对照组男患者24例、女患者9例,年龄52岁至79岁,平均(65.61±3.21)岁;观察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15例,年龄51岁到81岁,平均(65.88±3.31)岁,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具差异(P˃0.05)。

1.2方法

均给予患者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抗骨质疏松治疗。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针对患者与家属讲解术后护理措施,疾病情况,对患者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和疏导,严格叮嘱患者术后按时服用药物,制定合理饮食方案。

观察组以系统性疼痛护理为主,在术前加强准备工作的全面落实,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针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干预,耐心倾听患者心理问题,根据患者特征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策略,引导家属陪伴患者术后康复流程,积极鼓励患者术后参与康复培训,加强饮食干预工作,注重患者营养均衡,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患者出现便秘情况。在术后需要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如若发现患者存在感染症状,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密切对患者体征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干预,改善患者在术后康复期间并发症的产生概率,术后患者会出现切口疼痛的情况,如果患者切口疼痛感较为严重,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物,降低患者疼痛程度,间隔4小时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从而对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1)睡眠质量及术后恢复比较。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分数低表明睡眠质量更好。术后恢复期间,需对患者术后恢复自理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2)生活质量比较。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针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分数高生活质量更加理想。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工作以SPSS21.0统计学软件为主,分析指标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值检验,检验资料表示形式分别为(x̄±s),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睡眠质量及术后恢复比较

患者在术后护理期间,观察组睡眠质量更加良好,而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以及恢复自理时间都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备明显差异性(P<0.05),如表1。

表1 睡眠质量比较(x̄±s)n=66110.png

2.2生活质量比较

如表2,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比期间各项评分参数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生活质量比较(x̄±s,分)n=66111.png

3讨论

系统性护理主要是给予患者全面、全方位护理工作,从多个方面加强对患者术后的干预效果,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患者紧张感、恐惧感的心理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2]。 

从本次研究工作的数据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在系统性疼痛护理后,术后睡眠质量、住院时间、疼痛情况以及恢复自理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对患者行动、心理都会产生影响,负面情绪状态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对比调查中发现,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较为良好,能够更好维持患者生活状态,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工作来讲,将系统性疼痛护理干预全面落实,能更好地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进行改善,降低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对患者心理情绪造成的影响,缩短住院和康复时间,值得在目前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迎春,吴旭旭,曹鲁梅,李东.中西医结合骨质疏松管理模式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4,21(10):143-146.

[2]张伟,李慧.系统性疼痛护理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睡眠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4,32(1):182-18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