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
任珂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任珂,.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J]. 中医研究杂志,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092.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为对本院接收的50例中风偏瘫患者,研究时间2019年4月-2021年5月,以随机方式建组,等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组病例数均25例,常规组按常规护理方案执行各项操作,干预组基于此早期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康复情况(包含有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比常规组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比常规组低,两组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即P均<0.05。结论:根据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实际情况,予以中医护理干预,不仅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可促进其恢复,推荐在临床中运用。
关键词: 肢体功能康复;中医护理干预;早期;中风偏瘫
DOI:10.12721/ccn.2023.157092
基金资助:

中风在临床中又被叫做脑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该病在发展过程中容易使脑部半球中枢神经受到损伤,造成大脑一侧出现病变而引起中风偏瘫[1]。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医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中风病例病死率也随之降低,然而其致残率依旧高居不下,引发各种肢体功能障碍,继而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等,因此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于病患肢体功能的尽快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本次试验将抽选的25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了中医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具体情况进行报道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观察对象为对本院接收的50例中风偏瘫患者,研究时间2019年4月-2021年5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中风偏瘫诊断标准[2],且均通过头颅CT和MBI检查证实是中风;均是第一次发病,病情稳定,且神志清楚,均是单侧偏瘫,无精神病史;均在自愿的前提下参与本次试验,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有多次中风史患者;存在严重心衰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缺乏齐全的临床资料患者;伴有视野障碍、精神病史以及言语障碍者;依从性低不可配合完成研究者;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和血液性疾病者。以随机方式建组,等分为干预组25例和常规组25例。常规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在39-72岁范围内,平均年龄值59.23±4.59岁;病程9天-56天,平均病程20.12±2.31天;偏瘫位置:有11例患者为右侧,14例患者为左侧。干预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在38-71岁范围内,平均年龄值59.21±4.57岁;病程9-55天,平均病程20.09±2.34天;偏瘫位置:有12例患者为右侧,13例患者为左侧。经对比分析,干预组和常规组患者在偏瘫位置、平均年龄、平均病程以及男女病例数量方面均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者结果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以病情变化为基础,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包含有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干预组患者在该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操作见下:1)情志护理。因中风发生急,偏瘫的发生容易造成肢体障碍和语言障碍,很容易使患者出现各种负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在护理干预期间,保持足够的耐心,主动交流以及沟通,经倾听或者以情胜情等方式实施情志护理,基于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实施理解、鼓励、尊重以及支持,以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缓解其心理压力。以中医辩证作为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对于气虚血瘀者,嘱咐其保持愉悦心态,情绪不可过于波动,注意心神调节;对于阳亢者,则注意愤怒、恐惧以及紧张等负性情绪的调节,防止引动肝火;对于痰湿阻络患者,则缓解心理压力,加强脾功能的改善,继而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2)生活指导干预。做好口腔、皮肤以及会阴方面的护理干预,定期翻身,防止肺部感染、压疮,及时更换床单和被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于气虚血瘀者,注意室内避风,控制好室内温度;对于汗多者,要注意勤换衣服和被子;对于阴虚风动患者,则要注意通风,防止冷风直吹。中风者大部分是气血亏虚,故在饮食干预中,可食用补血益气的食物,必须山药以及黄芪,以少食多餐作为进食原则,低盐低脂进食。对于便秘患者,食用含有丰富维生素、粗纤维食物;对于痰多患者额,可食用萝卜或者丝瓜等;对于肝阳上亢患者,尽量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对于阴虚者,则多食用绿豆或者小米等。3)康复护理干预。在康复护理期间,以被动运动康复训练为主,将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作为基本原则,而后逐步实施站立训练、上下楼梯以及步行,同时实施按摩和针灸,达到疏经通络和运气活血的目的,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1.3观察指标

以Fugl-Meyer运功功能评分量表就干预组、常规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情况进行评价;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情况实施判断,包含有进食、大小便控制、洗澡、上下楼梯、穿衣、行走、上厕所等,所得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情况也就越好[3-4]。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就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实施合理地评价,总分是35分,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恢复情况也就更好[5]

1.4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

研究全部数据均按照要求录入到EXCEL表格中,而后利用专业软件(即SPSS19.0)处理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代表计量资料,经t比较检验;以%代表计数资料,经x2比较经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统计学意义显著。

2 结果

护理前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各观察指标评分比较详见表1,通过统计学软件对表1数据的处理分析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上升,且神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同时干预组患者护理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和常规组相比较均明显更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即P均<0.05。

表1 护理前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各观察指标评分比较(分)(x̄±s)

31.png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认为中风的发生和机体情志失调、五志过极、劳逸失度以及饮食不节等存在着密切关系,主要是因气滞血瘀造成。中医护理强调的是整体护理,以辩证作为原则实施护理干预,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以经络连接组织、脏腑以及器官等,文献报道表示,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经情志护理和生活指导,可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改善其负面心理,有利于脏腑功能的调节;经康复训练,如日常生活项目指导训练、按摩、针灸等,具有舒经活络和活血散瘀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肌肉功能的改善[6-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

综上可知,在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中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便于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增强,建议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海云,丁文杰. 中医护理干预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 糖尿病天地,2021,18(3):288.

[2]曾德军,阙道琼,黄菊. 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在早期中风偏瘫病人中的应用分析[J]. 糖尿病天地,2019,16(1):265-266.  

[3]高雪芬,康淑真. 早期康复护理结合针灸治疗对恢复脑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18,11(24):206.  

[4]苟荣,王凤玲,符文雄.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FMA评分、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2019,25(9):130-132.

[5]游佳. 以经筋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中风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21,19(5):661-664.  

[6]温云,张敏. 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4):185-187.  

[7]郭莉莉. 综合中医护理改善脑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4):13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