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及策略
周小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小东,.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及策略[J]. 当代畜牧兽医,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012.
摘要:
近年来,非洲猪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该病具有发病快,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巨大,需要引起国家和我们技术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目前,因周边国家的疫情暴发、流行,传入了我国,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猪养殖业,如何进行有效防御疫病的入侵,成为当前兽医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归纳,对非洲猪瘟进行了概述,提出了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和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12
基金资助:

前言:由于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非洲猪瘟又具有发病快、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控方法,就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非洲猪瘟概述

(一)非洲猪瘟病毒的特点

非洲猪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流行病毒,随着对非洲猪瘟病毒的不断研究,科学家已经明确它的组成序列,这种病毒存在非常多的类型,当非洲猪瘟爆发时,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且控制的难度是非常大的。由于非洲猪瘟的传染性比较强,而且在猪的体内能生存很长的时间,还可以在不同的猪之间进行传播,脱离宿体后还能存活比较长的时间,这就导致非洲猪瘟病毒的活性比较高,而且防控的难度比较大。不过这种病毒对温度的敏感性是比较强的,当温度高达六十度,只需半小时到一小时时间,病毒就会失去活性,此外,也可以通过化学消毒药剂的使用,有效提高防控效果。

(二)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

非洲猪瘟对猪的入侵性比较强,而且一般情况下只在猪之间进行传播,在不同类型的猪之间都可以进行传播。一般情况下,这种病毒是通过猪的口鼻侵入体内,这就使得病毒的传播速度是比较快的,而且家猪可以传染给野猪,野猪也可以传染给家猪,在进行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时,难度系数比较大,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在离开宿主体内后,还可以存活一定的时间,因此,如果将患病的猪血融入到猪饲料中,这就会导致猪饲料中也含有病毒,其他猪食用这些饲料就会患病。此外,非洲猪瘟也可以通过养殖人员进行传播,如果养殖人员接触过这种病毒,也会传染给其他猪,导致养殖猪的患病率增加[1]

(三)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

当猪感染非洲猪瘟后,在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患病初期,猪会表现出发烧的症状,由于病毒破坏了猪的免疫力,导致猪的体温会在短时间内上升到四十二度,出现厌食、食欲不振等问题;随着患病时间的增长,病毒会扩散到猪的整个身体内部,此时猪的耳朵处会出现红点,眼睛出现充血的情况,还会有黏液流出;当病毒侵入时间再长一点,病毒会进入到猪的胃中,此时猪会出现呕吐、便秘等情况,这主要是因为猪胃的消化能力受到影响,当病毒侵入肠道时,会出现便血的情况,再者,这种病毒还有导致猪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猪患病后基本上是不愿意动的。

二、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和策略

(一)加强防瘟意识

现阶段在进行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时,为了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首先要通过宣传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瘟意识,不仅要保证兽医和养殖人员具备较强的防瘟意识,还要保证零散养殖户也加强对防瘟工作的重视。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说,在提高防瘟意识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引导养殖人员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对传统养殖理念的创新,采用最新的技术进行生猪的养殖;其次,要加强非洲猪瘟相关知识的宣传,让他们能明确非洲猪瘟给养殖业带来的危害,同时还要掌握基本的防控技术;再者,加强对养殖人员的技术培训,切实提升他们防控非洲猪瘟的技术能力,通过培训工作,保证他们能及时发现猪的问题,避免非洲猪瘟的恶性传播,这样,就能很好地保证非洲猪瘟的防控质量。

(二)进行封闭养殖

在进行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时,为了避免病毒的恶性传播,养殖人员可以通过封闭养殖的方式,将猪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离,避免病毒的传播,这样能很好地提高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质量。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养殖人员要使用合适的设备将养殖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隔离,有效避免病毒的传播以及扩散;其次,养殖人员在进入养殖场时,要严格进行消毒清理工作,还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如果进入的人员最近去过高风险地区,就不能进入到养殖场内;再者,养殖人员在出养殖场后也要做好消毒工作,特别是去屠宰场后,一定要做病毒的检测工作,待检测结果出来后才能进入养殖场。

(三)加强饲料管理

在传统的养猪过程中,很多养殖人员为了减少养殖的成本,会给猪喂养一些泔水,这些泔水中可能会带有非洲猪瘟病毒,喂养后猪可能会患病,为了有效加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质量,现阶段就要不断转变生猪的养殖理念,改变这种不正确的养殖方法,同时要加强对饲料的管理工作,避免饲料中含有非洲猪瘟病毒。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要减少用泔水喂养猪的方式,选择营养价值更高的饲料;其次,是要加强对喂养的饲料以及水源的检测工作,可以在不同部门的合作下共同完成检测工作,只有经过检测以及消毒后的水源才能给猪饮用,这样能很好地避免病毒的传播;再者,要加强对饲料供应商的管理,避免将猪的组织混入到喂养的饲料中,减少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

(四)进行无害化处理

随着非洲猪瘟的不断扩散,患病的猪数量越来越多,为了避免非洲猪瘟的进一步扩散,就要针对这些患病的猪进行无害处理。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说,在进行病猪的无害化处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当出现患有非洲猪瘟症状的猪后,要及时与畜牧兽医站进行联系,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要立刻进行现场处理工作,若发现是非洲猪瘟病毒,要及时进行隔离工作;其次,要严格进行场地的管理工作,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到该地区,引起病毒的进一步扩散;再者,要加强对养殖人员以及猪群的控制管理,不能让他们随意出入患病区域,避免病毒的扩散;最后,要针对患病的猪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集体焚烧或者是深度掩埋的方式,避免病毒的进一步扩散,在处理完成后还要进行消毒工作,这样才能做到猪瘟病毒的有效防控[2]

(五)加强病毒检测

非洲猪瘟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不断加强猪瘟的防控措施,有效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加强病毒检测的方式,掌握实际的养殖情况,确定非洲猪瘟病毒可能会存在的地方,从而有效进行病毒的防控工作,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畜牧兽医站要意识到病毒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合理地开展相关工作;其次,对疑似患病以及有感染风险的猪进行全面检测工作,一旦发现有患病的猪,要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再者,要加强对病毒类型的检测,确定病毒的类型,由于非洲猪瘟病毒的类型是比较多的,只有确定病毒的类型,才能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防治,这样也能有效帮助工作人员找到传染的源头,有效提高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要从传染源防控、传播途径控制以及种猪保护等角度进行考虑,才能切实提高防控工作的有效性。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猪瘟防控措施,然后和我国的实际养殖情况进行结合,合理制定猪瘟的防控措施,同时,还要从饲料管理、病毒检测、运输管理等角度进行考虑,有效提高非洲猪瘟的防控质量,解决非洲猪瘟疫情问题。

参考文献:

[1]喻京余,刘进辉.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J].湖南畜牧兽医,2020(04):55-57.

[2]成青兰.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06):5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