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法兼备”目标实现在《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必要性
(一)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
法安天下,德润万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阐明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高校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不仅只有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目标,还应在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的全部内容,因此《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还应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根植于学生心中。以“德法兼备”明确统合《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所欲达成的能力和素养目标,结合课程特点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程范围内尽可能具体化,充分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有效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有利于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 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已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旅游业也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旅游活动是人民切身感受国家发展成果、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和传播的载体。但在实际旅游活动中由于其参与人员广泛、活动内容综合、行业部门众多,因而引发的各类纠纷也极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日后旅游活动的参与者、从业者、管理者,他们的法律素养与职业道德水平将极大的影响整个行业的遵纪守法水平。“德法兼备”的《旅游政策与法规》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全程,以坚定遵纪守法信念,能更有效地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全面依法治国。
(三)德才兼备旅游人才的需要
近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成为了第一旅游大国,但要实现旅游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就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旅游专业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实现旅游强国梦想的主要战力军,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优秀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 才能不负“民间外交”的美誉,更好地为实现旅游强国目标群策群力。《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以“德法兼备”为改革目标,一手抓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纪信念,另一手强化学生的专业法律素养,是旅游业“德才兼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旅游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作用。
二、《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中“德法兼备”目标实现的改革路径
(一)明确“德法兼备”的思政融合教学改革目标
《旅游政策与法规》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就是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立足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教授学生掌握旅游法律知识,处理旅游活动法律事务的过程中,给学生植入依法治国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强烈意识,不论是作为旅游者还是旅游业从业人员都能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强化学生法律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学教育当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法治人才。通过在法学课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尤其要让学生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发挥和强化法律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引导功能,增强其政治免疫力,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提升学生专业法律素养
不论学生将来从事旅游相关专业与否,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将伴其一生的生活,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来说专业法律素养尤为重要,旅游行业、旅游市场、旅游活动都必须在法规政策范围内行使。通过将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后,再以任务为中心构建教学情境,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混合教学、实例讨论、社会调查等教学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模块知识内容的理解,从而提升法律法规知识在实际旅游活动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纠纷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法律素养。
(二)明确法治思政主线,提炼课程思政元素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强化、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治中国上的具体体现。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往往缺乏足够了解,从而在学习运用具体法律知识时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形。对此,《旅游政策与法规》作为非法律专业的法学课程,在思政教学改革中应强化法治思政,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法、执法、司法等具体法治实践结合起来提炼课程思政元素,使得学生更为深刻的领会我国的法治理念与价值导向,从而真正的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旅、依法兴旅。
表1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法治思政主线与教学设计
(三)结合思政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旅游业是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性的行业,需要依据《旅游法》及多个部门法律加以规范,需要旅游行政部门及各级组织、各类主体及从业人员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而选择哪些法律法规进入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教学体系,即建立什么样的课程结构与体系,形成什么样的教学大纲模式,这在不同的教材中各不相同。而且,法律具有时效性。随着新法颁布实施以及旧法的废止,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就会直接影响司法适用,而目前旅游法规教材多存在内容滞后的问题。同时,十九大报告、十四五规划、国务院与旅游主管部门的相关旅游政策等不仅是国家事务管理的战略导向,也是旅游法律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更是思政教育的内容载体。故此,在《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上必然要依据课程思政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进行调整与优化。整体课程内容结合导游资格考试的需要分为三大部分:法治体系与方针政策、旅游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在具体的章节内容学习时再进步一明确本章的思政内容与知识点,并采用多种方式及时检测学生的理解与运用情况。如在《旅游法》这一章节的学习时,通过旅游活动实践中发生的欺客宰客、破坏旅游资源、恶性竞争等案件了解《旅游法》的立法背景和立法目的,通过梳理《旅游法》的立法过程加强学生对“科学立法”的认识,实现法治思政目标;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将“旅游服务合同”和《民法典·合同编》内容结合、“旅游纠纷处理”“旅游法律责任”与《民法典·总编》相融合,以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与混淆;再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检测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是否达成。
(四)灵活多样的“参与式”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要,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基于此,在课程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疑难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实践性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来开展课程的改革。
采用灵活多样的“参与式”课程思政教学方式,让学生以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法治思想、大政方针、热点事件与生活实际等,以PPT、小视频、调研、小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写、说、辩、论等课程思政的自主表达以及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再予以价值引导、提升。这样,融合课程思政的参与式教学不仅激发学生创新学习、技能提升,而且通过切实参与更能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越来越成为信息化教学的必然选择和有效形式。课前提供在线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视频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时,教师便有意制作包含课程思政性质的法治名人名言、会议视频、政策引录、典型案例等信息资料,以冲击或感染学生在线知识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活生生的旅游法治实践所透析出的精神力量和法治价值追求。线下教学时,无论交互式的课堂教学,还是课后教学平台上发布作业、答疑、课外活动,都主动积极结合课程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做到全方位育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将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信息以教学视频、网络文献、网页截频等方式融合到线上线下教学环节中,加强教学互动,实现课程思政的科学性、全域性。
(五)融入思政效果评价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旅游政策与法规》的考核方式大多还是侧重于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一般是通过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使学生陷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境地。这种考核方式使学生过分关注分数,无法充分挖掘其潜力,考试结果也难以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实际学习状况。虽然闭卷考试是一种有效衔接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良方,但一卷定终身的办法还是不能很好的考核学生的能力水平,特别是实践综合素质。对此,采用多阶段和多维度的综合课程考核办法才能真正正确评价学生课程的学习效果。
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的表现和效果。将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课堂讨论、线上发言、章节测验、小论文联系课程思政主题及效果等环节纳入考核范围,作为平时成绩,重点考核学生的思政意识,以及运用课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考核主要是试卷形式,一方面对接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重点考核学生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把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将课程思政性的知识记忆、分析应用通过参考答案并以一定的比例出现在评分标准当中。通过多阶段多维度的课程考核方式既能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同时又能检验学生的专业法律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1-08-31)[2022-04-06].https://baijiahao.baidu.com.
[3] 杨芳龄.“课程思政”理念下“经济法”教学改革路径研究——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9(9): 88-91.
[4] 刘 芬,段铁梅,彭分文.基于“三位一体”的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探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1,38(2):120-124.
作者简介:汪灿,1987年,女,湖南湘潭,硕士,讲师,旅游管理、会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