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探讨
赵洪斌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洪斌,. 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探讨[J]. 中国建筑,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079.
摘要:
施工技术运用不仅影响工程质量与安全,更与人们日常生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文章围绕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探讨。首先,概述主体结构对建筑施工的重要性。其次,介绍目前常见主体结构类型,包括筒体结构、现浇框架结构、现浇剪力墙结构等。最后,深究建筑主体施工阶段所用关键施工技术,如测量技术、模板工程技术、钢筋施工技术等。希望以下论述可以起到借鉴作用,为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DOI:10.12721/ccn.2023.157079
基金资助:

伴随城市建设进程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建筑安全受到人们高度重视,人们愈发关注建筑施工所用材料以及技术。正因如此,现代化建筑施工要格外注意主体结构施工,这是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建筑工程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施工要求具有多样化特点,某一环节进行过程中可能需要多个工种与大量资源支持,操作不便难度较高。正因如此,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技术应用,只有秉持精益求精的原则才能规避质量问题,充分发挥建筑工程作用。

1建筑主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猛,新常态环境影响之下建筑主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充分发挥建筑工程作用,施工单位必须基于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准备工作,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更新机械作业设备,通过全面模式建设工程所需主体结构。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必须基于地基进行,期间生成的所有作用力都汇集于地基结构中。施工阶段,要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强化地基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使地基成为建筑工程支撑载体。建筑工程可细分成地基以及主体结构,因此必须保证主体结构施工质量。

2建筑主体结构的常用类型划分

现代化建筑施工阶段,要充分认识到主体施工具有的重要性。从全局角度来看,要想使工程长期运行,必须完善承重结构,这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而承重结构又可视作建筑主体结构,必须拥有良好牢固性,这是规避安全事故的先决条件,可有效发挥建筑作用。可以看出,主体结构施工质量会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为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必须确定主体结构类型。

2.1筒体结构

建筑主体结构类型不一,而筒体结构应用广泛。一般情况下,这类结构主要用于整体结构复杂程度较高的建筑中。施工单位要选择适当模板并辅以现浇方式进行作业,分析作业环境造成的影响,基于此确定施工模板类型。筒体结构分作核心筒,框筒,每一结构又分作中筒和内筒两类。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需借助特殊结构将两者连接在一起,但要注意对连接体长度的把握,主要采取现浇方式实现连接目的。

2.2现浇框架结构

现浇框架是现代化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主体结构,拥有多种优势,例如施工所用模板结构简单,工程建设难度较低,方便后续施工操作,模板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等。基于这一结构进行建筑施工,不仅可以提升结构稳定性与建筑性,同时工程整体结构更为连贯。然则,该结构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譬如施工过程中需投入大量人力以及物力,并对施工所用混凝土质量提出较高要求,如此必然会增加成本支出。现下,现浇框架结构主要运用三种方式形成,即滑膜、组合以及整装拆散等。三者各有优缺点,具体应用时要深入分析现场作业环境,以此作为参考选择适当方式,如此才能提高施工质量,取得理想施工效果。

2.3现浇剪力墙结构

除上述提及的建筑结构外,现浇剪力墙同样常用于现代化建筑施工。多数情况下施工单位主要采取下述两种方式,一则是滑动模块,另一则是大漠版施工,两者便于操作且难度较低,施工效果突出受到从业人员高度认可。当建筑工程结构复杂且对整体质量要求较高情况下,首选大漠版施工,如此可强化工程结构整体稳定性,并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简化施工流程同时提高作业效率,受到多数施工单位青睐。

3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3.1施工测量技术应用

任何工程建设之前都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测量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数据真实且完整情况下设计的作业方案才具有可行性。因此,施工单位要立足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测量技术,特别是标高较高的建筑,需选用适当方式加以运用。正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多选择不同位置进行测量,通过这种方式缩小测量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差距,验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并基于此对建筑进行标记,掌握垂直线、轴线等,这些都是构成建筑主体结构不可缺少的基础要素。数据验证环节,工作人员可采取对比或精密仪器等多种方式。为保证轴线分分布准确性,施工之前要以轴线作为参考确定各控制点位,由此切入设计钢板预埋位置,为后续施工提供帮助,减少不必要的阻碍。

3.2模板工程

模板施工是主体结构施工常用技术,实践阶段要考虑作业效率以及施工质量。依据施工内容和需求设计模板是顺利施工的关键环节,既可以减少施工阶段投入成本,同时提高施工安全水平。设计过程中,需着重分析混凝土对模板工程造成的影响,以模板各项参数作为参考选择合适混凝土,满足模板硬度、刚度需求。作业期间所用材料需满足施工需求,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应用便捷性,首先可循环使用的材料,依照既定规章制度进行施工。

2.3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之前,需对所用钢筋进行质量检测,保证运抵施工现场的钢筋符合作业标准需求。将钢筋用于工程之前再次对其进行检验,避免因钢筋质量不合格而引发质量问题。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钢筋,需立即将其运出作业现场,不得利用这类钢筋进行施工。采购钢筋时,工作人员要遵循施工要求以及行业标准,钢筋运抵施工现场之后,将其分类存放在相应环境,避免钢筋存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而且作业阶段要依据施工内容选择适当方式进行衔接,工程结构稳定性较强的情况下选择套管连接,高层建筑则使用压力焊接固定钢筋。

2.4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结构复杂且较厚,规模庞大,密度较高,这些都是混凝土最为突出的特点。另外,混凝土施工流程较为复杂,对技术应用有较高要求,为此作业期间要考虑环境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加强内外温度控制力度,减少温度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混凝土施工前需做好下述工作:第一对施工模板以及支架进行检测,保证结构尺寸、位置以及性能符合施工要求,针对模板开展清洁工作,保证模板表面绝对平整。第二,通过检查确定钢筋和预埋件等级、类型、尺寸、数量、分布情况、表层厚度,基于此判断材料是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随工程建设做好记录工作,收集相应数据资料。第三,开展技术交底工作。混凝土施工必须依照工程特点开展,为此施工单位需安排专人监督混凝土浇筑状况,掌握施工详情避免出现离析问题。对混凝土的保养工作不容忽视,混凝土与施工质量关系密切,浇筑后,必须及时保养混凝土,时间不低于20周,可将混凝土用薄膜覆盖,降低混凝土温度。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升,这也促使建筑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伴随城市建设,人们对现代建筑质量以及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单位要对建筑主体结构建设给予足够重视,依据实际情况以及施工内容选择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提升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规避安全事故同时提高作业效率,打造高质量现代化建筑工程,为用户生命安全以及个人财产提供有效保障,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罗莉杰.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2(4):4.

[2]孙军.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发展,2021,5(4):19-22.DOI:10.12238/bd.v5i4.3765.

[3]贾平瑞.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3(11):189-190.DOI:10.12346/etr.v3i11.467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