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电力工程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力企业的有效作用,其对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覆盖范围进行扩大,且开展了地区厂站电能的有效遥测。这些计量自动化项目的开展不可避免使得其出现计量自动化孤岛问题。为了有效避免这一情况,提高电能综合应用水平,需要建设一体化计量自动化系统。因此有效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为开展线损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依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1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在电力行业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是一种比较高科技的技术,因为它在运行和工作的过程中是需要良好的结合一些高科技的技术,比如一些互联网技术、电能计量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等等,通过这样一种高科技的技术可以帮助电力行业在搜集和分析相关内部电能信息时拥有良好的成效和效果。但是电力计量自动化这项技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配合相应的载体,若是无法利用相应的载体来进行操作的话就无法获得充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种相应的载体通常都是一些电力专用通信网络或者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依靠这两种载体进行相应的操作才能够使得整体的运行过程变得更加具有可靠性。
2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1形成报表
对于线路损耗的管理主要包括分台、分区、分线、分压管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是按照具体情况加以统计管理的,将收集的所有数据信息加以汇总,生成线损报表,而通过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能够对各项管理内容生成独立的报表。除以上工作内容外,还需要通过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对各个时间段的线损情况加以评估对比。比如对某一天线路损耗生成报告,相关人员能够通过数据对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加以充分了解,对于存在的问题能够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保障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提升电力运输效率,降低线路损耗,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2监测系统
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功能之一是监测系统,展开线路损耗管理时,将检测系统予以充分应用可以使得损耗分析更为准确,尤其是展开多维度检测可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呈现出来。当电力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要对每个监测节点的相关数据予以采集,这些数据要集中到末端设备进行处理。当电力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通过监测系统可以使得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而且管理能够更为精细。如果将电力运行、电力营销这两个系统切实整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得营销系统对运行数据予以利用,利用计算机可以使得人为疏忽导致的损失降至最低,线路损耗自然就变得较低。
2.3强化低压线损的考核管理
低压线损管理中有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和执行,在管理部门内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同时设立岗位责任制,规范低压线损的记录、分析和考核,从多个环节进行考核管理,以减少线损,提高线损管理的效率。低压线损会随时间变化,因此各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低压线损进行分析,对每个周期的波动频率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纠正和预防,对低压线损会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前做好相应的防降损措施。提高在低压线损管理中的计量管理水平,就必须做好在低压线损中的计量考核工作,根据实际问题和线损中存在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通过每月、季度考核,将低压线损管理的效率与员工的工资、奖金等挂钩,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低压线损管理的计量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促进我国电网改造的顺利完成。
2.4加强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
虽然当前我国处于信息化的新时代,但是电力企业的一些基础工作还是需要依靠人工开展,要想高效开展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需要从基层人员的日常工作管理入手。要根据工作内容与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开展常态化的培训,使其不仅能够更好的掌握工作技能,意识到其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用认真的态度面对每一天工作的公式,还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改变的方面,从而积极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2.5规划设计
在上文就提到了相关的四分管理,而对于线损管理工作中主要的管理方式也就是通过这相应的四分管理,而线损管理工作之中通过这样的四分管理也是可以有效的帮助工作人员对相应的线损情况进行掌控和把握。若是无法有效的根据这种管理方式来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的话,那么整体的管理过程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且效率低下。而利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利用这种技术工作人员可以省去这些内容,直接自身生成相应的线损报表。除了这种四分线损报表之外,利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还可以精确的分析到对应日期的线损状况,并且还可以将其进行评测比较。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是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具体的数据报表反馈给相应的工作人员,而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这样的报表做出相应的处理和分析。
2.6线损管理内部管理
对于电力系统线路损耗的降低,单一通过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电力企业加强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对线损管理工作行为加以规范,对人员行为加以约束。人员素质的培养需要电力企业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人士、专家当企业进行培训讲座,针对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进行知识教育,使相关工作人员对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有充分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通过该技术展开全面、及时的线损管理工作。
2.7加强计量装置的选型管理
低压线损计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与计量设备的选择、安装工艺有关,与计量设备的准确度有关,因此,选择合理的计量设备,与计量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为此,应对计量装置进行改造,加强选型管理,使缺陷和故障最小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计量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计量装置选型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计量装置选型及后期维护中,必须加强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①对计量装置设备进行选型时,应严格做好事前预测和评估,确保其型号与实际需要相符。②选型后,加强订货、验收等多个环节严格控制,从源头上保证计量器具的质量和有效性,以免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影响计量管理工作。③在安装和使用计量装置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将室外组合的计量传感器与避雷器相连接,避免计量装置遭受雷击而出现故障,影响计量精度和管理水平。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线路损耗对供电企业的运营发展有诸多不利的影响,对于线路损耗的管理是供电企业的重要课题。而电力计量自动化能够有效提高线损管理的效果,从各个方面解决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线损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对于电力计量自动化和线路损耗的研究,制定更加合理的方案,更好地降低供电过程中的线路损耗,保障供电企业的效益,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汤晓泉.浅谈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20,27(01):205-206.
[2]贾晓旺.线损管理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