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布鲁氏菌病给新疆的牛羊养殖业带来严重威胁,影响牛羊的健康和繁殖,还可能通过畜产品传播给人类,危害公共卫生安全。根据实际症状展开分析,制定并应用针对性的防治技术,能够有效控制疫情、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新疆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症状和防治技术。
一、新疆牛羊布鲁氏菌病症状
(一)生殖系统
牛羊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布鲁氏菌(又称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感染牛、羊等反刍动物,感染牛、羊后,机体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抵抗病原体的侵袭[1]。以新疆地区的牛羊饲养情况进行分析,第一,对于母畜而言,布鲁氏菌病常常导致严重的生殖障碍。在新疆的养殖环境中,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多样性,母畜的生殖系统对疾病的抵抗力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通常感染布鲁氏菌的母畜在妊娠后期,极易发生流产,且流产的胎儿可能是死胎,或者出生后不久便夭折,即使存活下来,也往往体质孱弱,难以正常生长发育。而且,母畜在流产后,还可能出现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从而影响牛羊产量。第二,公畜方面,布鲁氏菌病主要侵害其睾丸和附睾等生殖器官。在新疆的牛羊养殖实践中观察到,患病公畜的睾丸会显著肿大,质地变硬,伴有疼痛和发热症状。附睾也可能出现炎症,导致精液质量下降,精子活力降低,畸形率增加。这直接影响了公畜的配种能力和繁殖性能。在一些以自然交配为主的养殖场中,公畜的生殖系统受损会极大地降低繁殖效率。
(二)发热与关节炎症
在新疆的牛羊养殖领域中,布鲁氏菌病还会引发严重的发热与关节症状。从发热方面进行分析,新疆气候条件独特,昼夜温差较大,可能会对患病牛羊的体温调节机制产生额外的压力。病畜的体温往往会出现明显升高,有时可高达40以上,持续的高热会导致牛羊体内的代谢紊乱,影响其生理功能,尤其是在新疆寒冷的夜间,牛羊无法抵御低温,身体会持续保持不适的状态。从关节症状进行分析,新疆的地形多样,牛羊在山地、草原等不同环境中活动,关节承受的压力各不相同。感染布鲁氏菌后,牛羊的关节会出现肿胀、疼痛和僵硬;膝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等承重关节常常受到影响,导致牛羊行走困难,步态异常,无法保证牛羊正常运动和觅食。新疆地势复杂,对于一些养殖在山区的牛羊,频繁爬坡和行走在崎岖的地形上,会加重其关节症状,进而导致滑膜增生、关节腔内积液,进一步加剧关节的损伤,影响其生长性能。
(三)精神沉郁与食欲下降
新疆夏季的高温和冬季的严寒气候对牛羊的生存都是一种考验,尤其是患病后的牛羊在应对这种极端气候时显得更为吃力。活泼好动的牛羊会变得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常常独自呆立一处,对周围环境的刺激缺乏应有的警觉和兴趣,这种病症影响了牛羊的正常活动和社交行为,也使得它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威胁。同时,食欲减退也是布鲁氏菌病的一个显著症状。新疆地区的饲料资源丰富多样,但患病的牛羊面对这些原本喜爱的食物时,进食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拒食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病菌影响了牛羊的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缓、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使它们感到饱腹感和不适;另一方面,身体的不适和疼痛也使得牛羊无暇顾及进食。在夏季,新鲜的草料丰富,但患病牛羊无法充分摄取营养,导致体重下降,身体虚弱。而冬季,粗饲料为主的情况下,食欲减退会使它们营养缺乏的情况持续加重。
二、新疆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措施
(一)加强检疫
该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英国、日本、海峡群岛、挪威和芬兰等多个国家和地 区已经向全世界宣告彻底根除了布鲁氏菌病,而我国至今未能得到完全控制,仍以小范围、点状、分散形式流行[2]。在新疆地区,加强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检疫工作,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检疫制度。针对新疆地域广阔、养殖分布较散的特点,应划分明确的检疫区域,制定详细的检疫计划。在具体的检疫操作中,运用多种先进且适用的检测方法,血清学检测是常用手段之一,如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等。对于大规模养殖的牧场,可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提高检测效率。然后,加强检疫人员的培训。鉴于新疆地区的特殊性,需要培养一批熟悉当地养殖情况、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检疫人员,定期组织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检疫技术和标准,提高检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对于引进的牛羊,要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新疆新引进的牛羊必须在指定的隔离场所进行观察和检疫,隔离期不少于30天。期间进行多次检测,确保无布鲁氏菌病感染后,方可混入本地群体。
(二)免疫接种
在新疆地区,免疫接种是防控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科学选择疫苗。根据新疆地区牛羊的品种、年龄、养殖环境以及疫病流行特点,选用合适的布鲁氏菌病疫苗。例如,对于常见的牛羊品种,可以选择布鲁氏菌弱毒活疫苗S2、M5或A19等,在实施免疫接种前,要对牛羊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然后,免疫接种的操作过程需要严格遵循规范。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兽医或防疫人员进行接种,确保注射部位准确、剂量精准。在接种后,密切观察牛羊的反应。部分牛羊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发热、食欲不振等一般性反应,通常在1-2天内自行恢复。但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理。最后,为了评估免疫接种的效果,定期对牛羊进行抗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免疫策略。
(三)严格消毒
新疆地区地理和气候条件独特、养殖环境多样化,严格消毒对于防控牛羊布鲁氏菌病具有关键作用。第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考虑到新疆地区的气候干燥、风沙较大,应选用具有较强杀菌能力且能在干燥环境中保持效力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戊二醛等。第二,全方位进行养殖场的环境消毒。比如,新疆的大型养殖场,定期对圈舍、运动场进行彻底清扫,清除粪便、杂草和杂物;地面可以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喷洒消毒剂;墙壁、栏杆等可用刷子蘸取消毒剂进行擦拭;顶棚等难以直接接触的部位,使用喷雾器进行消毒;养殖密度较大的区域,增加消毒频率,每周不少于两次。第三,在消毒牛羊的用具时,如食槽、水槽等,先将其拆卸下来进行浸泡消毒;浸泡时间根据消毒剂的说明确定,一般不少于30分钟,浸泡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对于牛羊的运输车辆,每次使用前后都要进行严格消毒。根据新疆的季节变化调整消毒策略,并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结论:简而言之,通过对新疆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进行分析,明确了其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准确识别症状能帮助养殖户和兽医尽早采取措施,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的应用则是控制疫情的核心。未来,在不断加强研究,优化防治策略,提升防控效果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新疆地区牛羊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公共卫生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星星,史光珍,张睿,等. 新疆牛羊布病流行传播风险及防控建议 [J]. 中兽医学杂志, 2023, (10): 94-96.
[2]郑汝芸,罗鹏飞,舒展,等. 2016-2021年新疆青河县牛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 [J]. 草食家畜, 2022, (05): 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