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绿化后林业技术工作研究
石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石凯,. 造林绿化后林业技术工作研究[J]. 林业研究,2025.2. DOI:10.12721/ccn.2025.157467.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需要关注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也不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现造林绿化工程,着重改进林业技术,以此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加良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造林绿化之后林业技术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促进造林绿化工程实现良好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造林绿化;林业技术工作;生态文明建设
DOI:10.12721/ccn.2025.157467
基金资助: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工程建设有了有效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环保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然而,需要关注的是,造林绿化完成之后不只是完成相对应的造林目标,需要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造林之后要着重关注林业的相关技术工作,针对各项技术要点进行有效掌握,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落实,这样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一、造林绿化后林业技术工作分析

1. 残次林的改造

在造林绿化之后,不可避免的会因为天气、种植养护等相关原因,使某些林木成为残次林,而残次林的树相破败,对于生态防护功能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功能严重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使木材的质量大打折扣。针对于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贯彻落实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充分遵循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对其进行二次改造。对造林绿化之后质量比较差的残次林,实现二次改造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以此为前提进行改造措施的执行。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1.1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在针对现有的林草植被进行保存的过程中,要充分选择生命力更加顽强的树种,即使是残次林,也要确保其有良好的长势,在二次改造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松土、除草、补水、修枝、抚育伐与卫生伐等苗木管理工作,确保此类树木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并且充分反映出有更强生命力的幼树。

1.2进行不规则的补植封郁工作。我国造林区即使是冲积地也是“一步三换土”,因此要在实际的改造过程中,要切实有效的突破与实际不符合的“一片林区一种树”整齐划一的错误观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土壤环境和水分条件等等因素,切实有效的进行斑块状、团状的不规则补植树木。

1.3选择切实有效的树种和树龄。对于补植树种来说,要从根本上有效规避急功近利的问题,要尽可能选择与二次改造生长环境和造林区环境相适应的树种,要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所选的树种要尽可能形成乔灌、针阔等不同树种科学搭配的情况,使植物的群落更加丰富,体现出生物多样化的特征。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整体林区防治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此同时,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多龄级的补植,确保不同年龄的树木可以充分利用相对应的林地空间,针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并有效构成复层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此为后续的分期采伐夯实基础。

2 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养护林木

2.1要定期做好苗木的修剪养护工作,针对枯死的树木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换。在林木的管理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要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针对造林区域的枯树和死树要进行及时有效的移除和更换。着重做好苗木的扶正工作,与此同时也要有针对性的修剪树木,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木材的生长质量,使树干的圆满程度得到充分提升。 同时,要针对林木内部的环境和树木的生长条件进行有效的改善,进一步有效帮助树木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使营养物质分配更科学合理,从根本上有效抑制好徒长的问题,要把病枝进行及时有效的清除,使树木整体的观感得到显著改善。修剪对象要尽可能选择中等或者幼林、自然整枝不良的树种以及有培养前途的个体,树木郁闭后对枯枝进行修剪,针对实际的修剪程度,要结合木材的用途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落实。修枝时间要尽可能选择晚秋时节或者早春。

2.2 着重做好林木的施肥管理工作。在林木的养护管理过程中,林地施肥是重点内容,在具体的施肥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补充因采伐迹地清理、长期人工林单作经营的土壤营养损失,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苗木的生长质量,使其抗逆性得到更显著的提升,在施肥的种类方面,要结合不同树种的具体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肥料。

2.3 着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针对林木生长范围内的病虫害要进行切实有效的预防,特别是在林木的生长高峰期,要着重做好防治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有效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的方法,使防治质量得到更显著的增强。通常情况下有待病虫害发生的高峰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喷洒,要确保每隔10~15 d喷洒波尔多溶液,一次更有效的进行预防工作,在后期可以有针对性的喷洒65%可湿性代森锌、福美铁250倍液或者25%多菌灵200倍液进行治理。对于要常见的天牛等虫害,可在羽化期进行人工捕杀。                

3 科学合理的进行造林区域的间伐工作

对于在林木成材后允许其合理的采伐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适当时间的砍伐对于林木是有好处的。所以应当对林区内的树木年龄进行统计,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间伐指标和范围,利用小班作业的方式有规律的进行间伐或者择伐,杜绝过度采伐,以此确保林区的后续建设能够有效加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着重关注的是,在实际的采伐过程中要贯彻落实采伐申请制度,对于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以及风景林只允许进行更新性质的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对于特种用途林中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严禁采伐活动。

4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

把高新技术尽可能应用到林业建设过程中来,使林业发展呈现出全新的效果。林业建设高科技的引入要着重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4.1尽可能引入新型设备。针对林区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大、工作环境恶劣、信息交流不畅的工作特点入手,引入新型设备代替人工减少林业工作者的工作量。建立一个全国性质的林区管理平台,将林区的先进管理经验分享在平台上给其他林区的管理建设提供参考。考虑到森林清查方面的困难可以发射专门的森林检测卫星,通过对森林阴影的矢量计算推测森林数据,实现对森林发展的实时监控。

4.2利用高新科技改善林区质量。随着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要尽可能引用抗病虫害能力强,木材质量好的新型林木品种,对其进行不断的研发和改良,以此打造出高质量的林业工程。

二、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造林绿化完成之后,要着重做好林业技术的落实和把关工作,确保各项技术要点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将造林绿化与造林以后的林业技术部分融合,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的造林质量。

参考文献

[1]孫伟.浅谈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J].科学理论,2014(6):376.

[2]李长春.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J].北京农业,2013(15):7-9.

[3]宋文海.探究林业技术中的造林技术要点[J].都市家教月刊,2017(6):198.

[4]付晓莲.林业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5):142-14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