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研究
王东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东方,. 关于对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研究[J]. 中国建筑,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084.
摘要: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现代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技术便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因混凝土自身具备较强的可塑性和结构强度,且与钢筋材料联合应用后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还具备较好的抗拉性能被普遍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可以认为,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决定了工程整体质量。因此,下文重点针对建筑混凝土浇筑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目的是对施工流程进行有效梳理,提高施工可靠性,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材料运输
DOI:10.12721/ccn.2023.157084
基金资助: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在长期的施工实践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施工经验,不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同时还表现出了较强的适用性,在绝大部分建筑工程中均可应用。但目前来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标准要求也明显提升。尤其是在一些结构复杂的建筑项目中,因受力条件复杂,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难度也随之升级。因此,研究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1.1混凝土材料制备

混凝土作为一种由多种原材料组成的复合型材料,其与单一施工材料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原材料性能和配比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效果。为此,要对混凝土材料的制备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施工实践中表明,原材料质量、配比和制备流程等均是影响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能保障混凝土材料制备工艺的可靠性,需采取试块施工的方式,即先对预期设计的配比方案进行试验,并记录好各组施工参数,通过试验对比的方式从中选出最佳的混凝土制备方案,使其性能和结构强度符合预期施工要求。

1.2拌和处理

在拌制混凝土时,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指定的材料进行拌制,不得随意更改,定期对粗细骨料的含水率进行测量,当含水率发生较大变化时,应适当调整混凝土用水量,如遇雨雪天气,应增加测量频次,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校核。在混凝土拌制前,应在搅拌机控制台旁以文字形式标明所采用的水泥品种、混凝土配合比及各组成材料的时间重量。

1.3材料运输

混凝土材料装入运输车辆前,相关人员应严格检查罐体,全面清理罐体的积水和杂质等,防止混凝士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出现变质问题。混凝土运输路线及时间必须经专业人员详细规划,防止路线较长和路线颠簸破坏混凝土性能。卸载混凝土时,作业人员应开展混凝土搅拌工作且做好性能实验,详细记录实验结果。完成混凝土搅拌施工后,作业人员可利用泵送形式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运送至施工现场后,司机需要将车辆停放在开阔的场地中,如果停放位置为坡道路面,则作业人员要切实加强车辆加固处理,从而确保车辆的安全、平稳运行。

1.4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遵循不间断的浇筑原则,如受到施工条件影响不得不停工,则要将两层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间隔控制在90分钟以内,目的是在上一层混凝土发生初凝之前继续完成接下来的混凝土浇筑作业。具体施工中,应做好如下几点工作:第一,对模板质量进行全面检验,查看表面有无破损和油污,将模板全面清洁后,组装模板并检查模板结构是否稳定,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对模板连接位置进行加固处理;第二,对钢筋结构的位置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发生位移,并检查其与模板之间的间距是否满足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求;第三,在浇筑的过程中,对其中预埋构件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如发现偏移或者移位现象要及时停止浇筑,对预留件进行再次固定,且确定位置无误后再继续浇筑,以免对后期施工带来不良影响;第四,当结构浇筑过半后,为避免出现严重的内外温差,需放缓浇筑速度,且与二次浇筑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避免出现软顶问题。

1.5混凝土结构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如果空气炎热干燥,不及时对其进行养护工作,就可能致使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造成混凝土脱水,降低混凝土的粘力和强度。由此可见,浇筑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十分重要。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养护时间来执行,一般来说,大面积混凝士的养护时间是28天;另一方面,施工人员要把握好混凝土周围的温度、空气湿度等,比如,如果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进行施工,可以采取加筑保温层、棉被包裹、电热毯加热等方法来增加混凝土周围的环境温度,从而更好地达到养护混凝土的目的。

2.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2.1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鉴于混凝土材料质量是影响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需将材料质量控制作为施工管理的要点,一方面,需要对水、水泥、粗细骨料和外加剂质量进行全面监管,使其满足预期施工需求,一般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这里的水需要选用可饮用的清洁水,不得直接在周边河流中取水,以免其中的部分物质与原材料发生反应,影响最终的混凝土材料性能;另一方面,要做好材料保存管理,如其中的水泥在遇水后会失效,为此在保存水泥时需做好防潮防水处理,严禁其与潮湿空气和水源直接接触。在选用粗细骨料时,可优先选用优质河砂,但要对骨料的粒径与含泥量进行合理控制。

2.2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监管

冬季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出现快速热扩散现象,昼夜温差大导致内外温度差异,不同的凝固温度会导致不均匀的应力, 造成混凝土结构开裂。如果采用连续不间断浇筑,则应避免浇筑操作中断引起的混凝土凝结分层问题。在浇筑过程中,应使用多个振动杆进行振动,以减缓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分层。如果可能的话,建造一个保温棚,确保保温棚的密封性能。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建设项目已经启动,建设项目的规模日益扩大。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也比较长,受天气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特别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项目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混凝土结构因不稳定因素而开裂。

结语:混凝土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在具体实践中,要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混凝土浇筑技术,提高各个环节施工技术水平,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只有建设优质的建筑产品才能推动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李芳定.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J].居业,2022(05):7-9.

[2]黄耀生.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砖瓦,2021(06):186+18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