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陈冬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冬梅,.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眼科杂志,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7021.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应用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7例(74眼),给予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范围的患者占81.08%,明显优于治疗前的5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发生7例角膜水肿,经保守治疗后完全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应用,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患者眼压,增加前房深度,并发症较少。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DOI:10.12721/ccn.2021.157021
基金资助:

閉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疾病中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是因眼球前房角闭合、眼内房水无法排出所造成的眼部疾病[1],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疼痛、眼压、充血等,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方法为周边虹膜切除术,经过解除相对性瞳孔阻滞,防治房角关闭,达到减少青光眼发作的目的。就白内障摘除治疗该病而言,目前临床尚存争议,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机制是解除房角关闭,使其重新开放,促进眼压降低[2-3]。鉴于此,本文对我院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7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计74眼),所有患者中,男25例(39眼),女22例(35眼) ;年龄在50~83岁,平均(66.5+12.5) 岁。其中有23例(41 眼)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4例(33 眼)为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研究对象均取得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病例入选和排除标准

病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②均合并老年性白内障。③术前采用噻吗心安眼液、匹罗卡品眼液及醋氮酰胺片等药物控制患者眼压。

病例排除标准:①对于纳入研究心存顾虑,不愿意接受者;②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等病例;③房角>180°关闭患者;④术前眼压高至需要采取房角穿刺患者。

1.3 方法

1.3.1 术前检查采用SW-5000非接触眼压计(购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测量患者眼压、视力,同时对患者行术前常规检查,并以超声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的情况。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患者前方深度。

1.3.2手术方法患者术前采取常规眼压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术前3 d施以5 g/L的噻吗洛尔滴眼液及5 g/L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并且在术前30 min,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进行术眼散瞳操作。采取表面麻醉,患眼均行颞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并行角膜缘辅助用切口,若患者瞳孔过小,则在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以自制截囊针行连续环形撕囊,并行核-皮质水分离。对于II ~II级患者,利用原位超声碎核法及超声脉冲模式,设置脉冲能量在70%~90%、吸引流量控制在30~35mL/min、负压设置为200~250mmHg(1.mmHg=0.133 kPa)进行治疗;对于IV级,采取拦截劈裂法,利用超声乳化模式,乳化量控制在90%~100%之间、吸引流量设置为30~35mL/min、负压设置在200~250mmHg、超声乳化时间控制在8~95 s進行治疗。在进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核时,需要保证超声探头一直朝 下。采取灌注抽吸方式将残留的皮质抽出,对后膜囊进行抛光,再次将透明质酸钠注入前房,并于囊袋内植入5.5mm的人工晶状体。彻底吸干透明质酸钠后,在前房注入BSS液,以此恢复前房,密闭切口。完成手术后,于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并包扎术眼,之后1周内每日采取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治疗,并密切观测患者的眼压情况,如出现眼压升高情况,则适当使用降眼压药物,在术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对比情况比较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20.5范围的患者占据81.08%,明显优于治疗前的5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治疗前后患者眼压、前房深度变化情况比较经过治疗,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发生明显变化,术后3d患者眼压明、前房深度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3并发症发生情况

4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出现角膜水肿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通过采取局部激素应用及高渗盐水等方式进行保守治疗,角膜水肿并发症在1周后消失,并完全恢复。治疗期间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严重的并发症。

3讨论

青光眼与白内障属于当前致盲性眼病中最主要的两种,严重危害患者的眼部健康。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疾病中的一种类型,目前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尚不能完全清楚,以老年人居多,常常合并不同程度的白内障,治疗期间需要兼顾两者的治疗。因此,探寻针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治疗手段,降低眼压并提高患者视力,已成为眼病研究中的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应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压,增加前房深度,改善患者视力,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期望在今后的临床应用过程中,结合手术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术前术后管理,并且通过必要措施的实施预防、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该联合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解除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疾病带来的影响。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