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确保安全和稳定性是首要任务。由于输电线路施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也较为显著,因此要加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推动电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再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实时跟踪监督和控制施工进度,注重培训和管理施工人员,提高其技术水平,增强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一、施工技术对输电线路质量的影响
(一)合理选址
在输电线路的规划和设计中,选址极其重要。合理的选址能确保输电线路的建设远离不良地质区域、自然灾害频发区等,从而大大降低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合理选址还能有效缩短输电线路的长度,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
(二)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输电线路的质量。高质量的施工能保证输电线路的各个部件(如:杆塔、导线、绝缘子等)都能达到设计要求,从而确保其在运行过程中能承受住各种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的考验[1]。同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也能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缩短建设周期。
(三)提高技术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涌现。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大大提高输电线路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例如,无人机巡检技术、在线监测技术等应用,能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快速、准确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输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
二、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
(一)输电线路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确保输电线路稳定和安全运行的基础。基础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输电线路的运行效果,因此,对基础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基础型式和施工方法。例如,在地质条件复杂、土质松软的情况下,采用桩基、扩基等不同型式的基础,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基础施工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和施工安全。对于可能存在的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风险,应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输电线路塔杆施工
塔杆作为输电线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塔杆施工前,塔杆类型的选择和材料的选择极其重要。不同类型的塔杆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如:水泥杆适用于地质条件较为稳定的环境;钢杆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负荷的环境[2]。同时,塔杆的材料也要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塔杆安装过程中,严格遵循设计要求,确保塔杆的位置、高度和角度等参数符合标准。同时,还要考虑地形条件和施工条件等因素,例如在山地或丘陵地带施工时,要考虑地面坡度和基础稳定性等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如:对塔杆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同时,还要注意施工安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在某地区的电力工程建设中,考虑到当地地形复杂,如何选择合适的塔杆位置成了一个关键问题。经过多次现场勘查和方案比选,最终决定采用水泥杆作为塔杆,并按照特定的排列方式进行布设。在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位置的塔杆,采取不同的基础结构形式,确保其稳定性。例如,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采用深埋桩基的方式,通过加大基础来提高塔杆的稳定性。
在塔杆的组装和安装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吊装设备和技术(如图1所示),确保塔杆的垂直度和位置准确。同时,考虑到当地多风的气候条件,还特别加强塔杆的抗风能力设计,以防止风振对塔杆造成损伤。
图1 吊车辅助作用
在塔杆施工完成后,还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验收工作。通过实地测量、仪器检测等多种方式,确保塔杆的位置、高度、强度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三)输电线路架线施工
架线施工是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主要环节之一,不仅关系到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还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架线施工时,首先,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型号和规格的导线,因不同型号的导线具有不同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能满足不同的输电需求[3]。同时,导线的质量也必须得到保证,劣质的导线可能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影响电力输送。其次,导线安装必须严格遵循设计要求,确保导线的排列、距离、高度等参数满足标准。特别需要注意导线的张力与弧垂,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输电效率与安全。此外,还要确保导线与地面、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之间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发生电击或放电事故。
最后,技术措施的采取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架线施工过程中,需采取一系列特殊的技术措施,如:导线的牵引、展放、紧线等。通过技术措施的实施,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原则,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某电力公司在建设一条高压输电线路时,采用张力放线方法进行线路架设。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先对设备进行细致检查,确保其性能完好。随后,按照设计要求,逐步完成导线的展放、紧线和附件安装等步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最终,该工程按时完工,输电线路运行稳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四)输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
通过定期的检修与维护,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从而确保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首先,通过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及时发现线路的异常情况,如:线路老化、部件损坏、绝缘层破损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修复或更换,防止问题扩大导致线路故障[4]。其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强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在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采用加固杆塔、提高线路高度等技术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线路的影响。
此外,对于输电线路中的关键部件,如:变压器、绝缘子等,定期更换或维修,这些关键部件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输电线路的运行效果,因此必须保证其正常工作。特别是在遇到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例如,在发生雷击或暴风雨时,加强对输电线路的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点。同时,建立应急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减少损失。
结语: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是保障电力输送稳定、安全运行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运用都关系到整个电力工程的成果。其中,基础施工是输电线路稳定运行的前提。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设计要求,确保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不同地质条件,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选择适宜的塔杆进行安装,保证输电线路稳定运行。再加上定期检修与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可以延长输电线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董明昊.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新型工业化,2022,12(08):29-33.
[2]张延东.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09):223-224.
[3]赵峰,应正翔.110kV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分析[J].光源与照明,2021,(08):146-148.
[4]郭斌.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方法探微[J].冶金与材料,2020,40(05):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