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号无线电设备直流配电装置是机电/配电系统电子系统的配套成品,属于C类改进产品,单机数量1台。主要由壳体、接触器、断路器和电连接器等组成。配电装置工作时,外部电源加载到配电装置的接线柱上,通过控制信号控制配电装置内部接触器的吸合或断开,为主汇流条、应急供电汇流条提供直流配电,同时在汇流条输出端安装断路器进行过载保护,以实现无线电设备的安全用电。主要功能是给部分无线电设备提供直流配电。
2号无线电设备直流配电装置装配分工:壳体加工因公司无专用设备采取外包方式加工。接触器、断路器和电连接器等元器件的装配、电线布线等工作由公司某中心完成。
二 关键过程识别:设计图样及技术文件表明2号无线电设备直流配电装置内部无关键件和重要件,不具备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不存在形成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过程;2号无线电设备直流配电装置不存在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所以2号无线电设备直流配电装置生产没有关键过程。
断路器及接触器的安装主要方法:用套筒扳手从断路器上拧松并拆下螺母、垫圈;将断路器的定位销和壳体上的安装孔对准,从内侧把断路器安装到配电装置壳体上用拆下的螺母、垫片(垫片内齿面朝上)固定断路器,紧固过程中要保证断路器垂直状态。螺钉拧紧时选用力矩螺刀或力矩扳手对力矩进行控制,避免出现过大力矩导致螺纹损伤。配电装置组件壳体上未安装断路器的孔要用盖30B.7200.1563.001(1个)堵塞。接触器安装在图纸规定的位置处并用图纸中规定的标准件固定。
电线的安装,电线的安装方式为:电线压接接线柄安装在断路器及接触器触点上和焊接电线至断路器辅助触点。安装前将电线与接线柄进行压接:采用热剥器剥去电线末端绝缘皮,保证线芯镀锡没有损伤、电线上面的绝缘层没有损伤;先在电线上套上相应规格的热缩管(ATUM-4/1、ATUM-8/2),再进行压接电线与接线柄,线芯伸出长度为0.5~1mm。按图纸安装汇流条和接线柄,在安装汇流条时,必须注意观察使得汇流条和接触面之间没有间隙和扭曲。为清除汇流条的间隙和扭曲,允许在不破坏镀层的情况下修整。在一个螺栓上连接两个大截面的电线时,要注意观察汇流条和与其连接的接头之间的接触可靠性。由于汇流条顶住接头的斜面而破坏汇流条和接头之间的接触时,应按汇流条在图纸中的规定倒棱。导电汇流条和接头的接触表面应该是平的,无凹痕,无擦伤和其它缺陷。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处安装接头或小汇流条时,必须保证露出螺钉螺纹不小于0.5mm,因此,如果成品配套带来的螺钉不能保证这一要求,则必须要用HB1-221G-M4×L ZnD螺钉来代替,其中L为根据零件组选择的螺钉长度,考虑接线端子厚度不大于3mm时,螺钉螺纹部分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9mm。断路器,接触器等上的所有不动螺钉、螺母都应拧牢,在螺钉的螺纹部分拧紧之前要涂上一滴红色磁漆C04-2。
三 断路器辅助触点与电线的焊接:焊接前应保持断路器的辅助触点表面清洁,烙铁头保持清洁;焊锡丝选用S-Sn92Ag5Cu2Sb1-S。通常焊接温度控制在260℃,焊接时间一般不大于3s。将搪锡后的电线装到带孔辅助触点,线端作两次90°弯曲。导线的整个弯曲部分都与接线柱接触。当辅助触点需焊接两根电线时,由于辅助触点的接线孔较小,成形方法为:将搪锡后的其中一根电线绕接在另一根电线上,缠绕至少3匝。将与辅助触点相连的电线套上热缩管ATUM-4/1,用酒精稀释松香液、焊料将电线线芯钎焊在辅助触点的接线孔上。
电连接器装配:按图示要求,将法兰盘、电连接器安装到连接器支架上。借助于108-QS-22D、20、16、12四种取送工具送入杆(标有108-22DS、-20S、-16S、-12S)将压好电线的接触偶,送入电连接器。如要将接触偶取出,需用取送工具的取出杆(标有108-22DQ、-20Q、 -16Q、-12Q),先将电线嵌入到取出杆内,再将取出杆工作端沿接触偶轴线插入绝缘体内,插到接触偶的定位止动面,张开定位爪簧片,解除止动作用,用手指按住电线与工具一起拔出。在个别情况下,如取出杆插到位仍取不出接触偶时,可将取出杆拔出,转个角度(约60°)重新插入即可取出。不允许在绝缘体内转动取送工具。使用中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坏工具。
配电装置内部电线的绑扎要这样进行:使得电线分支和接头不能占据别的位置,在重新布线时不要损坏扎线。线束干线的电线分支应该在分开处直接就近绑扎。从配电装置出来的线束,其中包括动力线,应在线夹内或没有压紧电线绝缘层的卡箍内的引出端处用橡胶带30B.7200.8036.001(30B.7200.8036.003)或用JD-70自粘带紧紧缠好;在发动机舱段则用30B.7200.8036.900带紧缠线束。不允许沿着具有金属锐边的设备来敷设线束,因为这些金属锐边在使用维修过程中能够损坏电线的绝缘。当配电装置内部有屏蔽电线时,接到机体的电线屏蔽层,只从电连接器一端引出。另一端,要捆扎好电线的无搭接引线的屏蔽层,它距配电装置、照明装置和连接装置的接线端子焊接处的距离或距电线接头处的距离是20mm;而对于有罩的密封继电器来说,距罩的距离是20mm。在其壳体上装有电连接器的配电装置中,电线的屏蔽层接到金属壳体上(允许接在电连接器壳体的固定螺钉上),电线屏蔽层引出线,距电连接器电线接点处的距离为20~30mm;用图纸规定的接头进行搭接。在一个接头上固定不多于8根屏蔽引线。配电装置中,在电线可能同固定上盖的支柱接触的情况下,要给这些支柱套上氯磺化聚乙烯管。
最后,安装上下盖,用封印皿1S239-1-3-2(1个)和半精炼石蜡将产品进行铅封,产品装配完成。
为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生产过程控制要求如下:
a) 该产品生产现场使用的图样、工艺文件要现行有效;
b) 操作人员在产品装配时,按照工艺文件(工艺规程、工艺卡片等)工序要求及图样进行加工,并在该工序的操作者处签字确认,产品加工记录要完整,具有可追溯性;
c) 检验人员严格按要求进行检验,并填写路线卡片。检验记录完整,具有可追溯性;
d) 执行预防多余物的控制措施,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多余物;
e) 产品生产使用的元器件及成品组件应分类按位摆放,避免划伤、磕碰及跌落;
f) 规定元器件加工温度和时间的工艺参数控制范围,避免因加工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造成元器件损坏的质量问题;
g) 生产人员应熟练掌握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按规定佩戴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用品。
结论:
本方案在保证2号无线电设备直流配电装置装配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产品设计文件和保证制造质量的各项要求,同时结合了产品验收过程中的各项要素。
参考文献:
1. GJB1269A-2000. 工艺评审
2. HB7262.1-95航空产品电装工艺 电子元器件的安装
3.HB7262.2-95航空产品电装工艺 电子元器件的焊接
4.HB7262.3-95航空产品电装工艺 线束和电缆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