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型水库高边坡岩溶地质溶洞的处理措施
付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付波,. 浅谈中型水库高边坡岩溶地质溶洞的处理措施[J]. 水资源科学研究,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041.
摘要:
坝陵河水库是安顺市目前唯一在建的中型水库,边坡坡高92m,地处地容地貌较为复杂,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随着坝基地质情况揭露,左岸坝基边坡出现溶洞,且初设阶段未能勘查到此溶洞。在处理溶洞的过程中,采取优化施工方案,开挖阶段强行支护,汛期以引排为主,枯期择机进行封堵,高位回填和补充灌浆等技术方案。确保溶洞处理的质量,节约了施工成本,为安全度汛创造条件,实现了各节点目标。借这次疫情期间,响应公司号召,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溶洞,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及施工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在日后遇到同类的施工情况时,避免因对溶洞处理不当,而造成的质量和安全事故。
关键词: 岩溶地质高边坡最优方案溶洞处理
DOI:10.12721/ccn.2023.157041
基金资助:

一、工程概况

坝陵河水库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上关镇红星村,工程规模属Ⅲ等中型。是安顺市目前在建的唯一的中型水库。坝顶高程1005.50m,河床段建基面高程928.00m,最大坝高77.5m;坝顶宽6.0m(净宽),最大坝底宽68.4m。左右岸边坡最高为102m。

二、设计工程地质情况

坝基岩性为中厚层至厚层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泥灰岩,属于中等岩溶层组,通过地质调查在左岸陡壁中部高程在970m(河谷Ⅱ级阶地)处见少量溶孔、溶槽。前期初设阶段地勘和地质描述里面未发现EL940-EL955m溶洞。

三、左岸实际地质情况揭露

在进行左岸大坝基础EL940-EL955m边坡开挖时,地质情况逐渐揭露,出现大量夹泥及溶槽。在清理夹泥的过程中发现夹泥下方出现溶洞,随着边坡的开挖,地质逐渐揭露,夹泥呈带状分布,分别向上、下游延伸,并伴有溶蚀裂隙和溶槽,具体桩号:坝上0-013.20~坝下0+045.00,高程EL952m~EL942m。溶洞高10m,上下游溶蚀区约58m,溶洞深约12m,洞宽约1.5-2m,偏下游及基坑延伸发展。具体揭露的溶洞地质情况详见图1。

图1     坝基左岸边坡溶洞揭露地质情况   

图片1.png

四、溶洞对工程的影响

在未进行开挖之前,汛期强降雨,边坡会形成一股涌水。随着地质情况逐渐揭露,溶洞口高程为EL942m,涌水点一直延伸至坝基EL928m。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汛期施工,受降雨影响,溶洞多次反复大量出水,且带有大量泥浆,淹没大坝基坑,不仅导致基坑清理工作反复进行,影响施工进度,而且溶洞口危岩切割体受夹泥带的影响而不稳定。溶洞周围裂隙和溶槽较多,严重影响大坝基坑的施工安全及左岸边坡的稳定性。结合该区域的固结灌浆超灌严重,由于山体内部的地质情况无法知晓,左岸帷幕灌浆将会出现超灌的概率较高。若是溶洞处理不当,有可能影响大坝蓄水,其后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将会导致成本增加,且效果不明显。

五、溶洞处理方案的选择

大坝左岸地形地质较差,溶蚀裂隙较多,以溶洞为中心,其上方及下游存在多条溶蚀裂隙,且呈贯穿式延伸至下游坝基以外。若盲目的选择对溶洞内进行处理,不仅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将会使成本增加且效果不明显。对溶洞常规的方法就是“堵”、“填”和“灌”的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几种方案的对比,选择最经济最合理的方案。

方案1:若在开挖阶段,就选择对溶洞进行回填,不仅起不到溶洞封堵效果,相反汛期强降雨后,由于溶洞周围断层、溶槽和裂隙发育较强,涌水将会打通其他的通道,后期固结灌浆超灌情况较重,灌浆质量难以保障,将给大坝蓄水带来影响,同时也会增加成本。

方案2:若选择只“堵”不“排”的方式,也将会出现以上的情况。

方案3:将“堵”、“排”、 “填”和“灌”四种方法相结合,并选则在枯期进行溶洞处理,将会大大提升处理的质量,经济效果也更加。

六、溶洞处理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实际进展,由于处在高边坡,若在开挖阶段实施永久处理方案,将会增加施工成本,且质量没有保障。综合考虑,分为两个阶段,开挖阶段主要针对溶洞口进行强支护的方式进行临时加固防护处理,确保溶洞的稳定性。混凝土浇筑阶段采用汛期以引排为主,枯期择机进行封堵,高位回填和补充灌浆等措施进行永久处理,确保溶洞回填质量。

1、开挖阶段溶洞临时处理

(1)采用警戒线和标识牌对溶洞区域进行警戒形成安全隔离区,并将溶洞位置及地形测量后上报给设计单位,同时将溶洞周围的松渣及夹泥采用挖掘机和进行清除。(2)由于开挖阶段,不能判定溶洞影响的范围,故应采用进行边开挖边支护的原则进行施工,支护稳定一块,向下开挖和清理一块,依次逐步施工,指导溶洞底部。(3)结合溶洞口的实际地形采用系统锚杆结合随机锚杆的方式进行支护,系统锚杆采用φ25@3*3m,L=3.5m的锚杆进行系统支护,采用随机锚杆φ28,L=9m的锚杆进行局部加强,确保继续向下施工时的安全。注浆采用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4)为防止溶洞区域有挂渣和碎石掉落,影响溶洞以下部位施工时的安全,在溶洞区域采用电焊网片铺设,并采用φ6mm的钢筋进行加固,电焊网片搭接5cm,采用镀锌扎丝进行绑扎。

2、溶洞永久处理方案

考虑汛期,溶洞涌水的不确定性,故汛期以引排为主,枯期择机进行封堵,高位回填和补充灌浆等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首先对溶洞洞口的危岩切割悬挂体进行爆破卸荷后继续下一道工序。将溶洞内的淤泥采用人工进行清除,在溶洞口设立内外两道模板,两模板内浇筑C15混凝土,形成挡水墙,使溶洞在汛期形成空腔。并在挡水墙内设置3根D273*6mm排水钢管,引排至护坦区。枯期通过在溶洞内埋设高中低3根D219*6mm混凝土下料钢管进行回填溶洞,回填混凝土采用高流态自密实C20混凝土。具体溶洞处理施工平面布置图详见图2;具体溶洞处理结构剖面图详见图3。

图2       溶洞处理施工平面布置图

1.png

图3      溶洞处理结构剖面图

2.png

(1)溶洞安全防护:在溶洞处理之前需对溶洞口进行安全防护,形成安全通道,采用18#工字钢,间距1m,并采用φ18的钢筋进行焊接,顶部配合脚手架和双层竹跳板进行防护,双层竹跳板间距为80cm。一般涌水溶洞,内部都会留存淤泥, 在采用混凝土回填之前需采用人工将溶洞内部的淤泥进行清除,洞壁残留2-3cm以内可不用清理。为防止溶洞发生塌陷,在溶洞清理的过程中需采用安全防护措施。采用18#工字钢,形成“门”字型型钢架,间距1m,工字钢之间采用φ18的钢筋进行焊接,顶部采用竹跳板进行防护。若淤泥充满这个溶洞,须边清理边防护,视为安全后才能继续施工。

(2)溶洞混凝土挡水墙: 在溶洞口设立内外两道模板,内侧模板采用用木模,方木进行加固。由于溶洞口一般多为不规则地形,内侧模板安装困难,且不经济影响施工进度。综合考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砖砌体作为内侧模板,墙体厚度36cm,砌筑之前须将溶洞洞壁的淤泥清除干净后,配合砂浆使之紧密结合。外侧模板采用钢模,外侧模板距离最外边至少1m,作为安全距离,坡比不陡于1:0.2。内外模板安装完毕后,预埋件等其他工序均验收完毕后,向两模板内浇筑C15混凝土,形成挡水墙。浇筑时分仓浇筑,分仓高度约1.5m-2m,每仓分缝位置须凿毛。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按要求进行混凝土下料管和排水管的埋设。

(3)排水管设置和埋设:埋设排水管的目的,主要用于汛期引排溶洞内的涌水。溶洞涌水将跟随降雨的大小而改变,通过汛期对溶洞涌水量的观测,结合当地水文资料,以最大的一次涌水量300L/S为基准,考虑一定的富余系数。同时涌水携带泥浆,为防止排水管堵塞,分别在溶洞口低高程(EL942m)、中高程(EL943.5m)、高高程(EL945m)预埋1#、2#、3#D219*6mm焊接钢管,将溶洞的涌水与引排至基坑以外的护坦区。为确保排水管不被混凝土破坏,排水管四周混凝土厚度至少50cm,排水管进口需超出挡墙内侧面30-50cm,EL942排水管底部需距离底板约20cm,采用钢筋或角钢作为排水管支架,支架需采用钢筋进行加固。后期根据混溶洞凝土回填情况进行确认是否对排水管进行回填,若回填采用灌入0.5:1水泥浆进行回填。同时考虑排水沟堵塞,在排水管进口设置φ6.5的方格滤网(方格尺寸:5cm*5cm),与钢管焊接,排水管位置及进口高程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混凝土下料管:根据溶洞的结构造型可以概括为水平“凹”字型,溶洞洞内坡度较缓,洞身较长,同时挡水墙施工完毕后,溶洞口就已经被封堵,采用常规的回填方法,混凝土回填质量难以控制。为了溶洞内混凝土回填到位,选用高流态自密实混凝土,利用落差产生冲击力通过在混凝土挡水墙时从上游至下游预埋的低、中、高三根下料管,完成对溶洞洞内空腔回填,以确保溶洞内混凝土回填的质量。综合考虑,分别在溶洞EL943.2、EL944.6、EL945.7处安装混凝土下料钢管(D219*6mm),引至EL970m马道,混凝土下料管采用“U”型φ18钢筋固定,间距1m,长1.5m,入岩至少50cm,并与钢管焊接,具体示

意详见图4。

图4    下料管加固示意图

图片2.png

在安装下料管时,对下料管按低、中、高顺序进行标记。在溶洞回填混凝土时,先采用EL943.2m高程的下料管进行回填,在依次采用EL944.6m、EL945.7m高程的下料管进行回填。由于下料管在出口呈弧形结构, 故不用考虑骨料离析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下料管弧形处的弧形半径尽量大,最好采用成品弯头,同时为确保下料顺畅,尽量减少下料管的焊接,同时焊接时需及时对焊缝进行处理,确保内壁光滑。

同时为防止下料管堵塞,并确保溶洞回填混凝土密实,在EL970m高程面布设2个φ110排气孔,垂直打入溶洞洞身,并作为溶洞内补充混凝土的回填通道。起到了一个双保险的作业,有效的确保了回填洞身混凝土回填质量。溶洞混凝土补充回填通道兼排气通道布置详见其示意图5。

图片3.png

图5   溶洞混凝土补充回填通道兼排气通道布置

(5)溶洞混凝土回填: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本次溶洞内回填选用高流态自密实混凝土,利用落差产生冲击力通过下料管,完成对溶洞洞内空腔回填。同时为防止下料管堵塞,并确保溶洞回填混凝土密实,在EL970m高程面布设2个φ110排气孔,垂直打入溶洞,并作为溶洞内补充混凝土的回填通道。确保了溶洞洞室混凝土回填。解决了混凝土入仓通道,混凝土的选型也比较重要,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密闭空间,不能振捣,入仓管道管径有限且较长。若采用常规的混凝土,回填质量得不到保障。综合考虑,采用高流态C20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回填。结合本工程成品骨料特性,反复的试验,最后确定高流态C2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详见图6。

3.png

图6        高流态C2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         

7、补充灌浆:通过以上采取了多重措施,进行溶洞回填,但是溶洞地貌复杂,难免有回填不到位的地方。为了避免因溶洞留有空腔,给大坝蓄水带来影响,后期处理难度较大且费用较大等因素出现。采用加密固结灌浆的方式对溶洞区域进行补充灌浆,已到达进一步加强的效果。在坝纵0+025上游溶洞区域,溶洞回填后通过在EL956m高程面布设垂直孔进行固结灌浆,视灌浆情况,确定加密情况。坝纵0+025下游区域,按照设计技术要求进行固结灌浆,考虑到裂隙和段层较多,当灌浆量1t时,采取低压、浓浆、限量、限流、间歇灌浆;浆液中掺加速凝剂;灌注稳定浆液或混合浆液等措施。

七、小结

溶洞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以上本文作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方法,选择最适宜的时间,分阶段进行处理。开挖阶段边开挖边进行强支护措施,确保溶洞和边坡稳固安全,为后期施工创造条件。混凝土浇筑阶段进溶洞回填处理,有施工平台,节约了施工成本和降低了风险。同时将“堵”、“排”、“填”和“灌”四种方法相结合,采用汛期以引排为主,枯期择机进行封堵,高位回填和补充灌浆等措施进行永久处理。对于中型水库高边坡岩溶地质水平“凹”字型溶洞的处理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确保溶洞处理的质量,节约了施工成本,为安全度汛创造条件,实现了各节点目标。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