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力自动化的应用研究
陈彦军 闫佳 樊庆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彦军 闫佳 樊庆伟,. 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力自动化的应用研究[J]. 电力研究,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045.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自动化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功能,然后对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力自动化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论述和总结,主要包括自动化监测低压配系统、自动化故障报警、LED显示屏与电源模块应用分析,以此来更好地推动低压配电系统运行水平的提升,同时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充分展现出来,最终取得良好的技术应用效果。
关键词: 低压配电系统;电力自动化;应用
DOI:10.12721/ccn.2023.157045
基金资助:

目前,在电力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电力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其在新兴技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针对于低压配电系统,作为电源末端系统之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借助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监管、预警等功能得到有效落实,更好地助力于国内电力供应系统的发展,从而为低压配电系统管理效率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在人民生活质量迅速提升的影响下,也明确提出了对电力的需求,基于此,对于电力工程相关人员来说,应合理部署低压配电系统,并将功能监管力度提升上来,同时在低压配电工作过程中,自动控制技术也必须要进行合理应用,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水平的显著增强。

一、电力自动化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功能分析

首先,运行参数检测功能分析。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想将低压配电系统的运行水平稳步提升,应实时化监测分析电力系统的相关参数,并加大实际检测力度,旨在使低压配电系统控制变得更加有效。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力自动化相关技术应用,可以推动智能检验目标的顺利实现,将传统人工检测方式中存在的缺陷得到弥补、完善。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准确输入相关参数和数据,尤其对于电压、电流等,实现在电脑中的顺利输入,引导管理人员将低压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高度明确化,避免任何故障和问题的产生。

其次,电能质量检测功能分析。在电力自动化方面,对供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检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于电能质量视角【1】,电压质量、频率质量等为重要的构成内容,而在电能质量扰动方面,与电压中断、频率偏差、电压上升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电力自动化相关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能质量扰动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检测,从而给予企业的有效控制正确的指导。

二、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力自动化的具体应用

(一)自动化监测低压配系统

基于操作便捷性角度,在双电源的供电结构中,借助自动化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源监控的实时化监测,而且可以使电压的系统校正值得到保证,动态化调整工作模式及控制形式,从而为后续工作人员对故障位置的锁定提供极大的便捷,同时将操作流程的便捷化体现出来。

在自动化功能方面,第一,可以实现内部硬件设施的运行情况的准确锁定,同时实现各项运行参数的详细记录,在停电状态下,不易对数据的调取和了解造成影响,从而保证良好的可操作性。第二,运行的两套设备中,进线带电的数量为1个,以此来使供电载荷需求得到满足与实现,进而保证良好的可靠性。同时,在两套设备同时断电后,负载工作也会停止,使抢修时间变得更加充足。在系统自动转换运行过程中,借助电压检测,可以形成对相关问题的有效预防,如电压过大等。此外,该系统设备可以实现控制指令的及时发送,免去对过多人员参与的要求,从而避免影响到终端用户。

(二)自动化故障报警

目前,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应对控电方式予以不断完善,通过微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低压配电系统与智能化的紧密融合。与此同时,应对设备自动化传输电量予以高度重视,其中,在监测设备的支持下,可以将低压配电系统输送电能情况高度明确化,并满足动态化监测需求,稳步推进系统电力供电质量,使电力配电系统网络的检索变得更加迅速、精准,从而给予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强有力的保证。此外,为了实现对电力过程的准确监测,应紧密结合计算机及远程控制,保证电力传输线路谐波测定的准确无误,在谐波变动凸显的情况下,报警信号便会立即发出作用,然后对于维修人员来说,在进行维修工作中,应与相应报警信息紧密结合。

(三)LED显示屏与电源模块应用分析

借助LED 显示屏与电源模块,旨在将系统情况精准化展示出来,引导技术人员,保证对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的准确监测,并实现问题信息的及时传递。在选择LED显示屏与电源模块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落实到位,从而实现与电力自动化其他技术的顺利匹配【2】。通常来说,柜内取电的技术方式,在与LED 显示屏与电源模块进行连接时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优势,使其与安全与稳定性要求更加相符。基于此,要想充分彰显出其应用优势,基于相关技术人员的角度,应对该装备使用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为该装备的检测提供合理的依据,确保顺利投入使用,使装备显示的信息更加具有准确性,使技术人员的专业判断准确性得到保证,同时保证良好的决策质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构建通信网络

就目前而言,对于电力系统,应加强分层构建模式的应用,并将低压配电系统的工作要求深入分析,将网络架构标准高度明确化,使系统的运行水平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在通信网络架构设计时,应保证功能定位的准确性【3】,特别对于抽屉式开关柜,通过对总线结构内拓扑的分析,以此来切实维护好系统运行的稳定。

三、结束语

结合以上叙述内容,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可以显著增强其工作效率与能源输出质量。通过对当前经济发展要求进行分析,应对现有结构体系进行不断完善,旨在将能源的内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运作助力。

参考文献:

[1]张勇军,羿应棋,李立浧,钟康骅,李钦豪,刘斯亮,肖晃庆. 双碳目标驱动的新型低压配电系统技术展望[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22,46(22):1-12.

[2]张勇军,羿应棋,李立浧,钟康骅,李钦豪,刘斯亮,肖晃庆. 新型低压配电系统特征、关键问题与技术展望[J]. 电力系统自动化:1-12.

[3]缪希仁,唐玲玲,庄胜斌,张培铭. 低压配电系统短路故障保护方法综述[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9,(15):21-2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