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鸡在我国是传统饲养家禽,也是我国农民提升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然而由于现阶段环境污染加剧,病原菌发生变异,使得鸡的疫病种类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发展趋势,其各类疫病呈暴发式发展状态,导致各地鸡养殖户出现大规模不可逆损失。因此,针对我国新时期鸡养殖进行防疫技术与养殖管理研究,让养殖户学会科学养殖,由此最大化降低经济损失至关重要。
1鸡疫病的流行趋势
近年来,鸡疫病流行趋势有所改变。首先,一些简单、常见的鸡疫病逐渐活跃起来,成为制约鸡场养殖发展的主要疾病,如腺肌胃炎、大肠杆菌病等,鸡场在为鸡苗接种疫苗后仍发现有鸡苗感染疫病。其次,鸡群感染疫病的种类变得更加复杂,如在被传染性法氏囊病感染的鸡群中普遍伴随流感、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等疫病,鸡疫病在原有毒株基础上进行新型变异,如血管瘤、H9变异株。最后,新的鸡疫病正逐年增加,如H7N9禽流感、传染性气管炎变异等,为我国鸡疫病相关药物的研发带来一定挑战。此外,鸡疫病的感染范围和感染种类呈增长趋势,大部分病毒致病性有所增强,如H7N9禽流感病毒致病性较以往有大幅提升。相较于以往,鸡疫病传播速度更加迅速,且疫病普遍抗药性强,药物治疗效果变差,一旦鸡群发病很难通过投药方式进行治疗。由此可见,目前鸡疫病呈现易病变、传播迅速、抗药性强、致病性高等流行新趋势[1]。
2鸡疫病的防治策略
2.1提升雏鸡质量与药物供应
雏鸡质量对鸡群养殖的整体状况有很大影响,其质量是鸡场养殖的基础起点,若质量不高会导致鸡苗免疫力低,在饲养过程中易感染疾病,且疾病治疗开展难度大。一般情况下,容易感染疾病的个体普遍存在免疫力低下。生长发育素质差的特点,鸡疫病的爆发也普遍集中在雏鸡阶段,因此,雏鸡质量是鸡疫病防治的重要指标。养殖场应积极引进高质量雏鸡,改善、提高鸡群整体素质,降低鸡疫病发病概率,提高雏鸡成活率。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鸡疫病的有效手段,养殖场应针对自己养殖的鸡种合理规划疫苗接种,尤其是在雏鸡阶段,一定要保证疫苗接种及时、有效,选择兽医站或正规厂家供应的疫苗进行疫苗接种,避免因疫苗质量问题或接种操作问题出现疫苗失效或因疫苗接种导致的意外情况。相关管理部门、兽医站工作人员也应加大监管、推广力度积极开展疫苗推广工作,保障管辖范围内鸡场能全面落实疫苗接种,及时检查疫苗库存,保证疫苗供应充足。
2.2提升养殖标准与饲养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鸡养殖业开始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的产业化发展,但是小规模的散养户仍然存在,更加重视疾病的防控工作。应该引导养殖户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采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思想方式。在养殖的过程中,构建标准化的饲养管理体系和标准,保证养殖合理。在正式养殖之前,应该进行严格的养殖技术培训,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在建造养殖场之前,应该向当地的动物防疫部门、兽医部门和环境部门申请,禁止在禁养区内养殖,保证养殖场选择的合理性。在养殖场内部做好生产区域和隔离区域的分开工作,将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区分开来。在规模化鸡养殖业中,应该为鸡舍配备自动化饮水设备和自动化清粪设备,防止鸟类和阻碍的危害,可以在鸡舍周围设置绿化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饲料中的营养是否均衡直接影响到鸡只的建设,应该为不同生长阶段的鸡只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增强鸡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其次,从正规的厂家购买饲料,保证饲料的质量,做好饲料的保存工作,保存环境应该干净卫生。再次,为鸡只提供健康的饮水,可以在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黄芪多糖,也能够提高鸡只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再次,可以采取药物保健的方式,通过喂食鸡只一些的抗应激类药物,能够减少疾病发生。最后,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鸡只的生长状态和排便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地隔离病鸡,确诊之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对策,避免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延,保证鸡只的健康生长。
2.3关注病鸡情况与疫情走向
首先,针对目前多样性的疫病流行趋势,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加强鸡疫病相关方面的科研建设,深入研究疫病感染病源的特性及传播方式,积极开展试验、研究工作,根据当下ND、IBD、MD、IB等主要流行疫病进行特效治疗药物的研发与普及,增强疫苗和药物治疗效果,降低疫病传播速度[2]。
其次,一旦发现疑似病鸡,必须及时的隔离,向上级防疫工作人员或者兽医确诊之后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病死鸡的临床状态进行观察,确诊之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结合剖检的结果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法,在使用药物之前,必须阅读说明书,观察药物的使用期限和特性,不能随意的增加药量或减少药量。
再次,如果出现鸡腹泻或者鸡大肠杆菌病的话,为了提高治疗的效果,可以适当的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同时配合中草药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最后,针对疫病种类、特性,研发预防性药物或营养补充药剂,结合鸡群日常饵料与药剂混合喂养,有效提升鸡群整体素质,预防疫病感染。兽医站也应发挥其重要职责,为养殖场普及疫病相关知识、为养殖人员提供答疑解惑咨询服务等。养殖场应时刻注重鸡群的养殖状况,鸡群养殖中出现状况第一时间向兽医站讲明情况,严格遵从兽医的治疗建议,积极配合药物治疗,避免疫病扩散或变异。
2.4加强防范意识与知识储备
鸡疫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鸡场养殖人员要时刻关注鸡群生长状态,及时发现鸡苗异常,加强疫病监督管理树立坚定的防疫意识,从根本上预防疫病感染,发现鸡群感染及时对病鸡进行隔离治疗,立刻对鸡舍进行全面消毒清理鸡舍卫生,有效控制疫病蔓延,避免疫病爆发,造成鸡群大量死亡。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增强防范意识,对鸡场养殖进行严格、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及时为养殖场提供帮助,及时指出养殖问题,加强对养鸡场的监察与管理。
疫病防治与养殖场的重视程度和了解程度息息相关,相关部门应加强鸡疫病防治知识的科普与宣传,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养殖场防疫普及工作至关重要。养殖户应通过各平台积极学习养殖知识,提升养殖技术,丰富养殖经验,在鸡场日常检查中对养殖场设施的不同情况制定有实际意义的疫病预防治疗方案或养殖改进措施,改正养殖中的错误认知和不规范行为。利用先进、发达、便利的网络信息频道,对相关养殖知识、防疫措施进行学习与运用,丰富自身养殖、防疫知识,提升养殖场的整体养殖水平,加强鸡疫病防治意识,从根本上解决鸡疫病的防治问题。
结论:疫病流行趋势与疫病防治意识、防治措施、防治技术联系密切,为有效防治疫病、减少经济损失、维护人们的健康安全,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加大疫病监管力度,加强防范,让养殖户树立正确的防疫意识,及时防控避免疫病爆发,营造健康良好的鸡场养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