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
滕长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滕长奎,.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J]. 建筑与工程管理,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6293.
摘要:
建设项目的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而在建设项目的所有环节中,质量控制又是其重点和中心。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优质施工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DOI:10.12721/ccn.2023.16293
基金资助: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质量意识不强

从客观上讲,施工质量对施工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但现实生活中,部分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对质量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这极大地制约了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成效。近几年,国内建筑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日益壮大,为众多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造成部分企业忽略了“质量”,对进度与费用的重视程度较高,把管理重心集中于按期完成与减少费用上。受此观念的制约,部分建设单位抱着碰运气的心态,超压造价,不惜采用劣质建材。

1.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缺乏规划

对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进行全面的剖析,可以看出该方面的管理工作是多方面的,其管理措施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侧重。施工企业在进行管理时,往往依靠经验,缺少一套科学的计划。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就不能对有关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管理,从而使管理工作的总体效益不高。因此,尽管建设企业采取了有效的管控措施,但其管控成效依然不佳。若此问题持续时间过久而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处理,则会使相关的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引发其它的质量管理问题。

1.3工程管理力度明显不足

建设项目具有复杂、耗时长的特点,因此,对其进行高效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不然就会导致建设项目的质量不达标。当前,部分建筑企业缺少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仅仅依靠单纯的过程来完成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与质量的控制,不能将各个方面的技术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这就造成了各种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由于资金、物资、人员等方面的配合不够,部分建筑项目没有按照建筑设计及建造工艺规范,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管理体系。这就造成了工程的施工层次比较低下,也给以后的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风险。施工中存在着各类安全隐患,这些隐患直接关系到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制约着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1.4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存在问题

由于材料的好坏与工程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建设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中,物料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但目前材料的质量调控研究还不够深入,造成材料采购、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购买过程中,员工没有制订一个严谨的购买方案,或是因为利润的驱使,选用了质量低劣的产品;或是在物流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物料的有效管理,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损失;或是仓储中物料的保管不当,会造成物料受潮、变形或其它不利的情况。另外,采用的不适当的建材也会同时影响到项目的质量与进度。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叠加在一起,就会使系统的运行风险增大。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2.1强化对质量的重视程度

只有对建设项目的质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建设企业管理者要明确其重要性,明确其对某一具体工程的收益,以及其长期、良好的发展状况。所以,把确保建设项目建设的质量提高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领导必须提高对质量的认识,才能逐渐矫正基层人员的质量意识,保证质量管理的高效执行。其次,要在公司内加强质量管理的推广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质量管理宣传,使企业职工树立起对产品质量的认识,在企业中建立起一种优良的企业环境。

2.2依托制度建设等途径做好前期规划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采用机械、盲目的施工方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对城市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比如,国内某施工企业承接公路项目,将过去对公路、桥梁项目的管理与控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计划,编制了一份与桥梁、隧道施工及管制有关的计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项目的质量监控体系,并对项目的管控权限进行了界定。同时,对各层次、各阶段的防治工作也作了具体说明。对于其它施工单位来说,也可以作为参考,强化相关的质量管理工作,使各项工作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2.3创新管理工作手段

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改进,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手段,能够使工程的工程管理和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其主要内容为:第一,结合工程实际,建立工程管理体系,对建设小组与建筑工人的工作进行科学分工,保证各种工作按照系统的要求开展。通过实施管理制度,加强施工人员对管理制度的关注,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达到管理目的目的。其次,应加大对工程师职业能力的培训,对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师及专门人才进行培训,确保所掌握的技术水平达到相应的标准。第三,加强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职能,主动介入工程质量管理,为工程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及风险的预报,实施有目标的质量管控。第四,运用资讯科技,强化项目的科技力量,以资讯科技搜集专案资料,改善项目质量管理之成效。通过对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4强化建筑材料质量控制

加强对建材的质量监控,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首先,在施工物资的购买环节,在施工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严格依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来进行施工物资的购置,并对建筑材料的批次进行检验,经检验后方可进场。其次,施工单位进场后,施工单位要做好物料入库等工作,做到物料分级入库,防止物料老化,保证物料的质量。第三,在施工时,必须对施工物料进行检验,并根据施工项目的质量标准,选用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避免出现诸如偷工减料等问题。从而保证了建材产品的质量,为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5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从常规的管理手段出发,采用更具针对性、更高效率的优化手段,使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系统得到更好的发展。有些企业由于自身的质量管理系统不够健全,导致其管理系统形同虚设,无法有效地发挥其管理作用。虽然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可以在表层上进行,但是却没有按照规定去做,这样就不能有效地发挥施工的效益,对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为此,建筑企业必须针对当前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工程质量监控系统,并在实际工作中构建完善的监理制度,保证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得到有效实施,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体制保证。唯有如此,方能更好的提升建筑项目的质量。

3、结束语

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由于其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材料种类多样,因此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有着很高的要求。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与质量监控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动态过程。为此,建设项目管理应加强对质量的重视,通过制度建设等途径做好前期规划,创新管理工作方式。加强建材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监理工作,提高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建设质量控制战略的创新,并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促进建设项目的协调发展,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妙璇.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路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5):117-119.

[2]尹晨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10):76-7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