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一种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导致治疗难度增大,预后较差。因此,提高肝内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治疗选择和生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肝内胆管癌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活检的结果作为金标准,但CT(ComputedTomography)和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为当前医学影像诊断的主要手段,各自具有独特的诊断优势。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CT与MRI技术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的联合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肝内胆管癌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经过组织病理活检,最终确诊为肝内胆管癌的47例作为阳性组,非肝内胆管癌患者33例作为阴性组。纳入标准包括:疑似肝内胆管癌临床表现、愿意接受CT和MRI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包括:严重心肾功能不全、造影剂过敏史、无法耐受长时间检查的患者。两组基线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各组患者基线资料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CT和MRI检测。CT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仪,层厚5mm,重建间隔2.5mm,扫描范围包括全肝。MRI检查采用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T1WI、T2WI及DWI序列扫描,并注射钆贝酸胺作为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对检测结果进行盲审,分为两步:①首先将CT检测结果和MRI检测结果单独进行判断,分别记录两种影像学检查的盲审结果;②然后将患者的CT与MRI结果一同进行查看,再次记录盲审结果。对比联合检查与单独检查的差异。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CT、MRI以及CT联合MRI的检测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获得的各项数据,均以SPSS22.0统计软件包作为标准工具,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分类数据经卡方(x2)检验处理,连续数据则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展现,并通过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当P值<0.05时,认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准确性评估
从盲审结果来看,CT单独检测的准确性为81.25%,MRI为88.75%,两者联合检测的准确率为96.2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各种检查方法准确性评估
(注:CT+MRI准确性与CT准确性进行X²检验分析,X²=7.713,p<0.05;CT+MRI准确性与MRI准确性进行X²检验分析,X²=6.542,p<0.05。)
2.2特异性评估
从盲审结果来看,CT单独检测的特异性为78.79%,MRI为87.88%,两者联合检测的准确率为97.00%,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各种检查方法特异性评估
(注:CT+MRI特异性与CT特异性进行X²检验分析,X²=8.627,p<0.05;CT+MRI特异性与MRI特异性进行X²检验分析,X²=7.128,p<0.05。)
2.3灵敏度评估
从盲审结果来看,CT单独检测的灵敏度为82.98%,MRI为89.36%,两者联合检测的准确率为95.74%,详细数据见表4。
表4 各种检查方法灵敏度评估
(注:CT+MRI灵敏度与CT灵敏度进行X²检验分析,X²=7.687,p<0.05;CT+MRI灵敏度与MRI灵敏度进行X²检验分析,X²=5.834,p<0.05。)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80例疑似肝内胆管癌患者的CT、MRI及CT联合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CT与MRI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但CT联合MRI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基于本次研究所获得的各项数据,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进行探讨。
3.1准确性分析
结果显示,CT的准确率为81.25%,MRI的准确率为88.75%,而CT联合MRI的准确率高达96.25%。CT和MRI作为影像学诊断工具,各自具有独特的成像特点。CT检查能清晰地显示肝内胆管的结构,对肝内胆管癌的肿块大小和位置有较好的显示效果;而MRI则能更准确地反映肿瘤的血供情况和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特别是在显示胆管扩张和胆管壁增厚方面更具优势。将两者联合应用,能够互补不足,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
3.2特异性分析
特异性是衡量检查方法排除非病例能力的指标。本研究中,CT的特异性为78.79%,MRI的特异性为87.88%,而CT联合MRI的特异性高达97.00%。表明联合应用CT和MRI能够更有效地排除非肝内胆管癌患者,减少误诊率。MRI在显示胆管壁增厚和胆管扩张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区分肝内胆管癌与其他肝内病变,如肝脓肿和肝血管瘤。
3.3灵敏度分析
灵敏度是衡量检查方法发现病例能力的指标。本研究中,CT的灵敏度为82.98%,MRI的灵敏度为89.36%,而CT联合MRI的灵敏度高达95.74%。灵敏度的提高意味着能够更准确地发现肝内胆管癌患者,减少漏诊率。CT在显示肝内胆管癌的肿块大小和位置方面具有优势,而MRI则能更好地反映肿瘤的血供和浸润情况。联合应用两者,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肝内胆管癌的病变情况,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综上所述,CT与MRI技术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各具优势,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建议对疑似肝内胆管癌患者进行CT和MRI的联合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龙菲,唐蕾,沈雪峰.增强CT 技术与MRI 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8(2):166-168.
[2]张田宝,冯小倩.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诊断胆管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24,48(9):1465-1467.
[3]吴锟,陈希奎,叶敏.CT、MRI技术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探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