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总装技术本身就属于一种技术集成度较高的复杂生产作业,而大型飞机的总装生产技术要求则更高,其中涵盖了多种技术内容,对于装配精度和装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生产中,总装的生产线技术会对飞机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求相关人员针对飞机的总装脉动生产线技术给予足够的关注。进行总装脉动生产线设计时,也应通过专业的手段,提升生产流程的高效性与合理性,在确保装配质量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为飞机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一、我国大飞机总装生产线技术的发展现状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飞机制造商就已经认识到了总装脉动生产线技术的重要作用,从丰田生产模式中吸取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并且结合精益制造理念,对总装生产线技术进行了进一步改善,该项技术在波音787以及F-35飞机制造中发挥了良好的生产优势。相对来说,装配时间较少,且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在生产投入方面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可见,对总装生产线技术进行合理设计是保障制造效率和生产效益的关键。
我国的飞机制造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稍晚,但碍于发展需求较大,进行飞机生产时,大部分技术均需要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致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技术应用不合理现象,严重限制了我国飞机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从我国的通用飞机制造工程来看,由于飞机制造订单的批量较小,且任务紧急,对飞机制造的质量要求也不一,致使生产线很难及时做出调整,这必定会对飞机总装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造成影响。考虑到上述问题,在后期发展时,应采取柔性设计的方式,提升生产线的灵活性,保障各类飞机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柔性总装脉动生产线的主要价值流
1、脉动主体
脉动流实际上就是指在生产线上的脉动主体,其中涵盖多个工位,用于辅助脉动主体的生产作业。脉动主体的生产周期既为飞机的下线周期,为此要想提升飞机生产的效率,就必须采取合理的生产工艺,缩短脉动生产周期。考虑到脉动子周期会对脉动主体的生产周期产生直接影响,应从每个子周期入手,通过缩短每个子周期的时间来控制飞机生产效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应在总脉动生产上设置多个辅助脉动生产线,用于完成对部分零件的预装,为主线生产提供辅助支持,从根本上缩短脉动主体的生产周期,从而实现提升飞机生产效率的目标。
2、信息流动
主要是指在生产环节中,对技术、质量和管理信息的同步。其中的技术信息指的是,在确定飞机订单的基础上,根据订单需求,对飞机生产中涉及到的生产技术进行有效确定,相对应的设计人员也应根据订单信息设计飞机的结构和生产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完善的效果图和物料清单,为后续的生产作业提供保障。而飞机生产的设计方案需要经过审批后方能执行,信息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及时同步信息,确保对设计方案的快速更改。
质量方面主要指质量系统内部的质量管理信息,内容包含在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程序文件等相关文件的框架下,按照适航要求进行日常质量管理所产生的信息流动,其中包含飞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级检验、偏离及其处理方案以及其它各类质量管理信息等。管理方面主要指在飞机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管理信息,其中包含计划管理信息、生产秩序管理信息等,是生产线正常运作的基本保证。
3、物料供应
物理供应流的主要作用为,根据生产要求和生产计划,将性能和质量符合生产要求的物料及时配送到相关的生产工位,保障生产物料的及时供应。在此阶段,需要ERP系统的大力支持,可以从ERP系统获取相关的物料配送信息,并且借助自动化出库系统,实现对物料的准确输出,为飞机生产提供有效的支持。
三、质量控制系统的构建
质量是飞机的生命,适航是飞机的根基。在该生产运作模式下,质量控制渗透于飞机生产的每一环节,主要包括来料质控、生产过程监控以及飞机的最终检验放行等。该质量系统必须严格按照中国民航局相关规章建立和实施,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飞机的初始适航。科学全面的质量系统对保证飞机的初始适航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使得该生产运作模式得到有力的保障。
四、ERP系统的应用
ERP系统覆盖了整个公司的运作,ERP系统在拉动生产线和物料供给系统运作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地协助生产线解决实际生产进度与计划脱节、作业任务失衡和产能无法满足等问题,使得整个生产线的运作高效有序。
五、针对柔性生产线效率的分析
对于降低各外部因素的影响程度,需要综合协调处理生产中出现的故障、物料的供应问题、各配合部门的配合问题以及其它所有外部因素。因此,生产线效率的提高不仅仅局限于总装生产线内部,整个公司都要给予积极的配合并形成科学的生产管理模式。对于均衡每一个工位的子脉动周期,主要是在设置生产线时须综合规划生产线总体布局,研究生产线的移动与定位技术,并对生产流程进行合理的工艺设计与持续再造,从而使得生产线达到节拍平衡的状态。因此,在飞机总装脉动线的生产流程中建立的拉动关系可以很好地处理该矛盾,由前文可知,对于每一个生产单元来说,拉动式生产的拉动力便是其下一个生产单元的需求,因此上一个单元把下一个单元的需求作为直接输入,全力保证下一单元的供给,可以使上一单元目标清楚、责任明确,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此拉动式生产模式下,每一个生产单元都如此,可以使得整个生产顺畅、高效。
结语:随着通市场的逐步开放,私人拥有飞机成为一种趋势,通航飞机订单的多变性将愈发明显,故不断地对传统脉动生产线进行高柔性化改良变得尤为重要。高柔性脉动生产线在拉动式生产管理模式下,能够帮助生产线满足各类冲击的同时实现精益化生产,是未来大型飞机总装线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苌书梅,杨根军,陈军.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6,59(16):41-47.
[2]严金凤,汪圆.基于SLP的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布局设计[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