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G加气站主要是以压缩天然气的形式向天然气汽车与大型CNG子站车提供燃料的重要场所,一般包括常规站、母站与子站。而受到环境因素、气象条件以及人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加气站在储存、运输以及使用天然气过程中,极易埋下重大的安全风险隐患,进而给现场操作人员与汽车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天然气安全管理绩效已经成为CNG加气站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1 CNG加气站的安全风险识别
1.1 天然气泄漏风险
引起CNG加气站天然气泄漏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天然气管路与设备压力变化范围超限,比如脱水再生塔与干燥塔的压力一般在0-25Mpa之间,如果超过25Mpa的上限值,螺纹接头就会松动,这时,天然气的泄漏风险也将明显增加。第二,温度的频繁变化也会导致天然气泄漏,比如压缩机的工作温度介于25-150℃之间,再生塔的工作温度介于25-180℃之间,由于这些设备的温度呈现出跳跃式变化的特点,因此,极易操作设备当中的密封组件,使设备的老化速度加快,进而引发泄漏事故。第三,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振动幅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管路当中的螺母、法兰等元器件极易出松动或者开裂的情况,如果不及时予以处理,将进一步增加天然报的泄漏风险。第四,由于天然气当中含有硫化氢气体,这种气体具有强腐蚀性,一旦与设备组件或者管路相接触,设备本身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腐蚀现象,以至于引发天然气泄漏事故。如果天然气发生泄漏,那么引起火灾与爆炸事故的风险概率将大幅提升[1]。
1.2 运输安全隐患
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易挥发气体,因此,在运输过程中,首先需要把天然气压缩成液体状态,才能避免挥发现象的产生。而气体的压缩气压需要降到25Mpa以下,才能变为液体,在这种高压运输环境下,不仅对运输设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如果运输人员出现操作失误,也会引发天然气泄漏事故,而引发火灾或者爆炸事故。
1.3 潜在火源引发的安全风险
众所周知,汽车在驶入加气站以后,通常需要熄火加气,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汽车在点火状态下,很容易产生电气火花,而一旦这些火花或者点火设备产生的明火与天然气接触,便会瞬间产生爆燃事故。尤其对CNG加气站来说,为了方便过往司机对天然气的需求,常常设立在人流密集的场所,无形当中就埋下了潜在火源所带来的风险隐患。
2 CNG加气站天然气安全管理措施
2.1 健全作业指导卡制度
作业指导卡是降低安全风险所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首先,作业指导卡涉及CNG加气站的每一个操作与运行环节,比如加气环节、压缩机操作环节、脱水操作环节、再生操作环节、排污操作环节等,针对这些重点操作与运行环节,加气站应当在作业指导卡当中明确每一个风险要素,并制订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同时,对操作程序与具体步骤应当予以细化,进而为加气站的各级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内容详实、安全风险系数低的参考范本,比如加气作业指导卡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2 优选储存设备,加大检测力度
储存设备的密封性与天然气的安全储存有着必然联系,因此,CNG加气站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时刻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尤其在对选择天然气的储存设备时,应当遵循“优中选优”的原则,在保证设备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的情况下,选择性价比高与质量有保障的设备。目前,CNG加气站所使用的储存设备主要以混凝土钢筋储气瓶为主,这种储气装置分为开放式与半开放式,为了给储气瓶提供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管理人员应当采用一些不可燃的轻质材料做为储气室的装修材料,同时,各储气设备之间应当预留出满足标准要求的安全距离。另外,天然气在运输途中,运输人员应当不定时对安全保护装置的密封性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气体泄漏的情况,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以避免事态恶化[2]。
2.3 完善组织机构职能,明确岗位职责权限
人的不安全因素也是CNG加气站天然气管理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气站应当根据《油田地面建设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对站内的组织管理机构职能进一步予以优化,同时,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权限与各级人员的工作时间,比如某加气站子站的人员配备情况如表2所示。
结束语:
CNG加气站的天然气安全管理工作事关加气站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始终将“安全第一”的方针牢记于心,并在严格遵照国家与行业安全法规的同时,与加气站的各级领导上下一心,将加气站的安全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进而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何洧. CNG加气站安全研究与管理技术路线[J]. 中国石油企业,2017(3):28-32.
[2] 陶逸晨. 浅析CNG加气站的天然气安全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22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