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数学作为高中基础课程之一,学校以及教育部门应当在落实教学大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考作为学生人生中的转折点,每一门学科的成绩都十分重要,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创新能力的概述和意义
(一)概述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创新”一词成为人们广泛讨论的焦点词汇,也成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被广泛探究的词汇。创新的概念,基于学科和使用、应用范围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定义。从高中数学学科角度分析,创新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结构、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主,促使学生认识知识本质,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不断探索和获得新鲜事物,从而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
(二)意义
创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掌握问题分析方法,了解知识结构。第二,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学习意识决定了学习行为,而有效的学习行为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提高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数学知识,对数学课程有了一定的认知,且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思维。但是,高中数学和小学数学、初中数学有着很大不同。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化,高中数学知识则更加抽象,若学生依然用小学和初中的认知学习高中数学课程,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将已学知识和未学知识进行关联,逐步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随着理解能力的提高,学生会尝试在生活中应用知识,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教育教学需求,也很难跟上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若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当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教师应当不断加大自身对学生的重视力度,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刻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学习能力,制订合理的教学规划及教学目标,对高中数学课本进行深入研究,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例如,利用多媒体、微课、磨课等辅助教学工具,将课本中枯燥的知识以立体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以达到提升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目的,从侧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学生内心的创新欲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创新欲望也会随之增长。也就是说,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创新能力成正比。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换位思考,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为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教师应做教学氛围的营造者,利用多种方式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尽可能地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消极情绪。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课堂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对应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集中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换种思维思考问题。例如,在进行“函数的基本性质”这一部分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函数的基本性质有哪些?”或是“你了解的函数有哪些?”通过这种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以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课本内容的自然过渡,然后通过教学辅助工具开展课堂教学,以此增强学生对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想能力,并促进学生对函数性质的创新思考。总的来说,教师应当将自身看作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主体,尽可能地做到与学生共同学习,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三)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教学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充分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将课本内容与其他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归纳整合,并为学生安排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采用“先巩固,后提升”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小组划分,针对每个小组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其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学习能力较弱、学习能力适中及学习能力较强,为不同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来自课本中每一个单元的拓展延伸问题,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互助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带动其他小组共同进步,学生之间共享学习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结语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要极具耐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转变教学模式,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尽可能地丰富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不断揣摩学生心理,采用学生能够接纳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宗华.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研究[J].学周刊,2018(16):37-38.
[2]李福明.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