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牛结核病不仅会对牛的健康造成影响,也同样会对传染给人类,并且牛一旦患上结核病后便难以将其根治,同时还存在着疗程长,医疗费用大等问题,难以实现有效的治疗,只能对其进行淘法处理。因此为了减少养殖户的损失,需要根据其病症表现来及时对其进行防治
一、牛结核病的病状表现及特点
(一)病状特点
牛型结核杆菌是因为牛结核病症的主要因素,并且可在人畜之间进行交叉感染,这也使得其具有极强的传染能力,一旦有牛患上了此种病症,便导致其周围的牛患上此种病症的几半极大增加[1]。并且其传染方式能够通过牛的呼吸道与消化道进行传染,这就使得病牛在活动过程中,病菌会随着其鼻汁、唾液以及排泄物传播到外界,对牛的饲料、饮水以及牛舍内部整体的空气与环境造成污染,使得病症在人与牛之间交叉感染,危害整个养殖环境。同时,部分患有生殖道结核病的病牛还会在交配时感染疾病。而除此之外,感染了乳房结核病的母牛,在用其牛乳喂养新生的犊牛时,通过牛乳来传插结核病,使得犊牛也遭受到疾病的感染。
(二)病症表现
牛结核病存在着一定时间的潜伏期,不会立即显现出明显的病状特征,并且其潜伏期通常在16-45天左右,但也存在数月甚至数年都不发作的情况。而其在发病时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其症状表现也不同,也因此可以根据其病状表现来判断其发病情况。病牛的肺结核病发病初期,会出现干咳的现象,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发病症状的加重,病牛的咳嗽现象开始越来越重,并在呼吸变得更加急促的同时,伴随着气喘的情况,牛鼻也会有流出淡黄色的黏液以及脓性鼻液。除此之外还会出现食欲下降、贫血,体温升高等症状。患有淋巴结核的病牛,其病变淋巴会使其出现慢性膨气、吞咽与嗳气困难的现象。病牛的乳房结核病则表现为其在其乳腺的后方区域出现结核性的肿块,并在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大小各异的硬结,使其乳量减少,乳汁混有胺块且稀薄,在其病症进入后期后还会出现孔腺彻底萎缩从而泌乳困难的问题。而肠结核则多发于犊牛,其具体表现为下痢与便秘的情况交通出现,并逐渐发展为持续且顽固的下痢,粪便也会出现脓汁与血液,同时伴随有腥臭的味道[2]。
二、牛结核病的防治
(一)养殖管理防治
实现养殖管理防治,是防止牛结核病传播的第一道防线,为此,首先要做好的便是在春秋两季的病症多发期对牛群的检疫工作,确保养殖区域内部不存在有携带着结核病毒的牛。并在新牛以及新品种时,做好隔离工作,进行相应的观察与检疫。同时要确保隔离检疫的时间能够超过牛结核病的平均潜伏时长,使牛结核病症不会随着新牛的到来面开始传播。其次,要确保养殖环境整体的干净卫生,并做好相应的通风与消毒处理,定期对饲养人员进行体检,减少结核病症由饲养人员传播到牛的身上,并形成交又感染的可能,还要在定期打扫牛栏后,对打扫工具以及牛栏整体进行消毒处理。相应的经验表明,每一个月进行一次清扫消毒,每10天消毒一次饲养用具,并确保其能够受到两小时左右的紫外线照射,能够将其中潜藏的病菌彻底杀死。最后,需要保障好犊牛的健康,要坚持使用人工配种的方式来对犊牛进行繁育,因此需要在其出生后对其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并将用于喂养的牛乳也进行相应的杀菌处理。还要做好对犊牛的预防接种工作,在其牛胸的垂皮下注射50~1000ml的卡介苗,以提升其免疫能力使其能够对疫病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这便需要保持每年都能够进行一次有效的接种工作。
(二)初期预防措施
在发现感染牛的初期,采取及时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的防治病症情况进一步恶化,为此养殖户在发现牛群中出现个体牛疑似发病的情况时,立即对其进行隔离,避免其与健康的牛衢接触,同时对饲养人员进行体检,在保证其身体健康且不携带结核病毒的情况下,安排其对病牛接触过的养殖器具以及病牛居住的牛舍进行全面的杀毒处理,还要处理好其生活过的场地、涉及到的运输车辆以及其类便,并在一系列工作结束后再次对饲养人员进行体检,防止其在处理过程中遭受感染。同时,在进行隔离工作时,无论是否健康也要避免出现病牛的牛群与没有出现异常状况的牛群进行接触,并将出现疫情的牧场彻底封锁,设立相应的围栏以及隔离带,保护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避免疫情扩散到人口密集的居住区。
(三)疫情管理
实现对疫情的有效管理,是政府防疫部门发挥职能的具体表现,在出现疫情后,一方面要按照相应的规定对上级部门进行汇报,并在上报同时便开始着手采取相应措施来对疫情进行管控。而想要实现对疫情进行有效管理,首先需要的便是个体养殖户以及大型饲养场的配合,为此防疫部门要积极展开相应的宣传与沟通工作,让养殖户以及大型饲养场能够了解到牛结核病带来的危害,使其在发现疑似病情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向监管部门汇报疫情情况。其次,监管部门需要在接受到疫情情况后,能够迅速做出反映,开展相应的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并安排专员到现场进行检疫调查,确认疫情的具体情况,实施隔离并对病牛进行无污染处理。再次,要根据相应的规范来对疫情报告表进行填写,明确疫情爆发的时间、诊断情况、具体日期、感染的情况、传播途径、以及相关部门采取的控制措施与流行病学报告,还要明确爆发疫情的个体户或是大型养殖场的具体情况和疫情上报日期。最后,在结合现场调研以及实验室的分析结果后,需要在两个小时对上级部门进行江报,并开始指挥整体疫情防控以及处理方案,降低疫情爆发的威胁。
(四)加强诊断与治疗
牛结核病需要采取综合诊断方法,症状表现方面因为结核杆菌感染部位不同,使得其缺乏特异性的症状表现。潜伏期患牛症状表现也不明显,虽然病理学诊断能够准确知晓是否为牛结核病。但是病理组织获取需要将牛宰杀。通常只在患牛死亡后才会选择病理诊断。目前实验室检查是牛结核病诊断的主要依据,通过结核菌素试验方法可作为牛结核病诊断依据,即向患牛皮内注射牛结核菌素,然后依据皮下注射部位的肿胀情况予以分析。镜检也是牛结核病诊断的重要方法,规范性采集患牛的相关分泌物,比如粪便、尿液、乳汁、痰液等,通过显微镜观察获取诊断。发现牛结核病发生后,需要及时上报及时隔离。牛结核病感染后,需要及时向当地畜牧防疫站报告疫情,畜牧防疫站需要派遣专人深入现场进行相关样品采集与辅助诊断;及时将忠牛同健康牛有效隔离,消除忠牛感染风险。视情况还可以采取不同药物联合实施抗结核治疗,如利福平联合异烟肼,联合用药期间需要预防结核杆菌的耐药性。
结束语:规范性牛结核病预防及治疗方面,需要掌握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症状表现、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通过综合干预提高患牛早期检出,并预防
牛结核病发病率。
参考文献:
[1]房文斌,陈强斌,张孝恩,等. 比较皮内变态反应与γ-干扰素检测法对牛结核病检测效果分析[J]. 现代畜牧科技,2023,(03):14-16.
[2]童洪生,谢锦贤,罗颖芳. 规模乳牛场结核病净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福建畜牧兽医,2023,45(0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