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场精细化管理技术
谭庆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谭庆洁,. 蛋鸡养殖场精细化管理技术[J]. 当代畜牧兽医,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115.
摘要: 当前,我国畜牧业飞速发展,鸡蛋养殖逐渐走向专业化,并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诸多地区涌现出众多大型鸡蛋养殖场,为中国鸡蛋养殖业提供了重要推动力。然而,现今大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由家庭式或小型养殖场发展而来,其在养殖管理技术和防疫措施等方面均有所欠缺,如养殖技能不足、防疫措施不全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鸡蛋规模养殖业的发展。为此,本文将针对规模化鸡蛋养殖技术与防疫措施展开深入探讨,以期提高养殖水平、确保食品安全,助力养殖经济效益提升。
关键词: 蛋鸡;规模化养殖;管理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115
基金资助:

1 规模化鸡蛋养殖场面临的生产问题

1.1 养殖技术滞后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许多原本的散户型养殖者和小型养殖场纷纷扩大经营规模,转型成为大型鸡蛋养殖场。然而,相比家庭型和小型养殖模式,规模化养殖更需依赖专业科学的养殖技术支撑,方能有效控制养殖成本。然而,当前国内大量的养殖场尚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够,养殖设备设施陈旧,且部分人员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养殖技术,仅凭个人经验行事,直接影响到养殖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2 养殖观念落伍

当前我国鸡蛋养殖业专业人才匮乏,养殖者普遍为散户型或小型养殖户出身,受困于传统思维限制,不愿在前期投资过多,更不愿更新养殖设备,如同盲人摸象般探索的养殖方式使得行业风险难以避免。在笼统的蛋鸡养殖概念下,环境和饲料等因素都会对最终收益产生重大影响。

1.3 养殖管理意识薄弱

现阶段,我国家禽养殖行业普遍受到传统观念影响,重视养殖而忽视管理的现象尤为突出。尽管多数大规模养殖场已具备了相应的管理团队,但实际的管理往往只停留在好设备、好饲料层面,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远远未达到应有水平,大量养殖场即便投入巨大,所收获的经济效益却难尽人意。环境恶劣、粪便堆积等一系列问题极易引发蛋鸡疾病,严重者甚至还会影响到蛋产量。

1.4 防疫措施有待加强

与家庭养殖及小型养殖场相比,规模化鸡蛋养殖对防疫措施有着更高的要求。由于养殖场内饲养蛋鸡总数较多,加之疾病传播速度快,若防疫措

2.蛋鸡规模化养殖技术及管理策略分析

2.1 育雏蛋鸡养殖技术及管理策略

育雏蛋鸡指出生至42天的蛋鸡,此阶段蛋鸡体温调节能力差,易受病菌侵袭,故需注重保温管理。

2.2 育雏鸡舍温湿度调控

雏鸡孵出后7日内,鸡舍应维持34℃恒温,之后每周降3℃,同时观察雏鸡活动情况。如雏鸡活动正常,表明温度适宜;反之,则需调整温度。若雏鸡聚堆,说明温度偏低,应提高温度。此外,育雏期间,鸡舍湿度应控制在60%~70%,避免雏鸡脱水。

2.3 开食与饲水管理

雏鸡入舍1小时内应提供饲水,可添加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饲饮2天或2周的维生素、生理盐水和葡萄糖。饲水后1~2小时可投喂饲料,不宜过早,以免引起腹泻。初期投放易消化饲料,2次后更换为全价雏鸡饲料。每周补充1次沙粒,助于雏鸡消化。

2.4 鸡舍通风与饲养密度控制

雏鸡满3日后,如鸡舍异味严重,应立即通风。雏鸡体温低,应选在午间通风,避免影响鸡舍内温度。0~15日龄雏鸡,每平米饲养40只左右,15日后逐步降低密度,保障雏鸡成长所需营养,降低发病率。

2.5 光照管理

雏鸡视力较弱时,初始光照强度为20~30lx,利于训练采食和熟悉环境。0~3日龄雏鸡每日需23小时光照,3日后渐减光强和缩短光照时间。

3 蛋鸡规模化养殖防疫措施

3.1 合理选址

在蛋鸡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选址对于防疫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选址时应当远离村庄、市区和公路,尽量在山林中建设蛋鸡养殖场,利用地理天然防疫屏障;其次,养殖场应建设在朝阳、干燥的坡地上,这样养殖场就具有较为优越的通风、日照条件;最后,养殖场周围应当无其他养殖场,特别是对于规模比较大的蛋鸡养殖场来说,理论上其方圆5万m都不应有同品种蛋鸡养殖场。若养殖场距离较近,非常容易造成养殖场之间疫病传染,影响养殖收益。

3.2 封闭隔离措施

首先,在蛋鸡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分段饲养,按照蛋鸡育雏期、成熟期和产蛋期合理分段,根据每个阶段蛋鸡的生长需调整养殖方案;其次,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必须采取全进全出的模式;最后,规模比较大的蛋鸡养殖场应当设置合理的隔离距离,育成区和产蛋区之间应当间隔1万m以上,若产蛋区拥有超过10万羽蛋鸡,还应当进行分场。每个区都应建设超过2 m的围墙,并且设立消毒区,无论是车辆还是人员出入,都应当经过严格的消毒。

3.3 人员管理

若养殖人员居住在养殖场内,应当确保居住区、办公区与养殖区充分隔离,并分开管理。养殖场内明确划分净道和污道,二者不能有任何交叉。

3.3.1 卫生、消毒措施

首先,养殖场内每天都应进行卫生清扫,鸡舍内、鸡舍周围每天都要进行打扫,每月进行1次深度清洁。在鸡群淘汰后,要将鸡粪、蜘蛛网都清洁干净,按照天花板、四周墙壁、地面、粪沟的顺序进行彻底清洁;其次,养殖场内要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所有进入养殖区的物品、人、车辆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尤其是养殖场内反复使用的运送箱、蛋托等物品,必须经过甲醛熏蒸消毒。饲水要每周加热1次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每周进行2次的带鸡消毒,养殖人员应在顶层鸡笼安装雾化消毒系统。每隔半个月要进行全面消毒,一般采用1%片碱、复合酚(1:500)配置消毒液进行喷洒。

3.3.2 制定并执行防疫方案

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应设立专门的防疫部门,配置专业的防疫人员,结合本地区蛋鸡疫病流行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方案。禽流感、新城疫等都是蛋鸡流行疫病,防疫人员要及时配备有效的疫苗。活疫苗和灭活苗是蛋鸡养殖场中常用的防疫药物,对蛋鸡用活疫苗后能够使鸡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力,通常可以采用滴鼻、滴眼、饲水、刺种、气雾等方式进行用药。

3.4 实验室检测及诊断

3.4.1 血清学检测

规模化蛋鸡养殖场须设置专门的血清学检测实验室,接种疫苗后,按照抗体监测计划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时机分别是免疫前5 d、活疫苗免疫后7 d、灭活苗免疫后28 d,在鸡群中随机抽样进行采血监测。防疫人员要结合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免疫方案,从而保障蛋鸡健康成长。

3.4.2 细菌学检验

首先,蛋鸡养殖场每月都应进行1次水质检验,从水塔、鸡舍中随机取样,结合监测结果采取有效措施维持水质。若发现致病菌严重超标,应当对水塔、鸡舍内取水器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其次,蛋鸡养殖场每月应当对鸡舍空气进行1次细菌学检测,若致病菌超标,要及时消杀,并做好通风处理。

3.4.3 处理病死鸡

无论是病鸡还是死鸡都属于疫病传染源,应引起养殖人员和防疫人员的重视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好传染源,可能会导致疫病传播。所以,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必须建立完善的病鸡、死鸡处理机制。一般来说,蛋鸡养殖场应建设焚尸炉,将病鸡、死鸡通过焚烧的方式进行科学处理。每天养殖人员在鸡场内巡视后,找出病鸡、死鸡,将其集中隔离在密闭箱内,统一由专人运送至焚尸炉进行焚烧。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国蛋鸡养殖开始向着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为了提升蛋鸡规模化养殖水平,养殖人员要深入研究蛋鸡养殖技术,革新养殖理念,采用先进的蛋鸡养殖技术,合理控制好养殖环境、饲水喂食、通风、光照、饲养密度等条件。同时,要在养殖场内建立起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从而有效控制疫病,降低养殖成本,保障养殖场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笑笑.蛋鸡呼吸道疾病的有关防控举措探讨[J].中国动物保健.2023,25(7).

[2]李明遥.规模蛋鸡场的疫病预防与饲养管理[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10).

[4]王灵敏,孟小莽,唐荣芳.海南玉米种子纯度田间种植鉴定技术要点[J].中国种业.2017,(11).

[5]张爱花.浅谈玉米种子种植技术[J].农技服务.2016,(14).046 .

[6]李永恒,康同五.玉米种子种植技术的分析和探究[J].种子世界.2021,(2).0096-009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