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建筑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施工中受到人为因素、材料、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企业充分掌握建筑工程的基本特点,做好人员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规范施工工序,严格把控好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较为复杂,施工中容易受到项目所在地地形、气候、地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应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促使施工管理中有制度的约束,但部分企业不够重视质量管理,将重点放在工程进度上,没有完善施工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缺失,没有统筹现场的人员、材料、设备等内容,阻碍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企业没有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部分管理人员没有明确自身的职责,采用的管理方法不合理,管理手段欠缺科学性,降低了工程施工质量。企业在施工中没有积极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部门,部分监管人员工作态度比较散漫,监督作业不细致,监督机制不完善,无法在施工中找到问题所在,出现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设备维护保养不合理等问题,降低了工程质量,进而留下隐患问题[1] 。
(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建筑工程规模较大,企业大部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企业忽视管理人员专业素养问题,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导致施工中存在较多的质量隐患、安全隐患。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质量管理意识较为落后,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不能严格落实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现场组织调配工作,导致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下降。
(三)施工单位技术应用不合理
当前技术的不断突破发展,应用在建筑工程的新技术、新设备越来越多,但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施工人员没有把握好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例如,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没有科学合理地掌握浇筑、振捣等施工技术要点,在混凝土搅拌中产生了离析现象,降低了整体工程质量。企业没有做好技术管控工作,没有做好技术交底,施工人员技术操作不规范,影响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2] 。
二、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应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明确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施工工作职责落实到个人身上,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作业,保障施工组织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促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中,应保证制度内容的全面性,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监管机制,监督管理施工现场的各个施工细节,还应完善约束奖惩机制,促使管理人员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确定管理流程、步骤、范围等内容,全方位把控工地上的实际情况,促使施工人员严格规范施工行为,提高项目质量。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做好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工作,把握好不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因素,改变传统的监督管理方式,构建现代化的智能监控系统,严格监督每一道施工细节,进而提高施工效果[3] 。
(二)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国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项目包含着较为复杂繁琐的施工步骤,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应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科学合理选择,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最多,施工单位应做好项目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技术交底之前,派遣专业人员对施工位置的周围环境进行详细地分析,掌握现场地形、地貌等信息,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技术选择等内容,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企业应重视技术交底工作,引入新工艺时,应进行小范围的试验,保证工艺投入施工后可以达到预期的工程质量效果,企业可以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通过施工现场模拟以及三维可视化功能进行技术交底,促使施工人员把握好技术交底的每一个细节,明确施工时间范围、规模等,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施工人员能够规范施工操作行为。
(三)加强材料设备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会涉及材料、设备,而且所涉及的材料、设备种类较多,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应做好材料、设备管理工作。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质量和安全,材料设备管理过程中,应基于项目情况,完善采购制度。采购人员要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做好市场上各类供应商的调查研究工作,合理对供应商开展评价,完善供应商评价系统内容,合理评价供应商的信誉、生产状况、人员结构等内容,保证其拥有足够的信誉、实力,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定期进行跟踪,从源头上把控好材料的质量。在挑选材料质量过程中,尽可能地选择大厂商,调查供应商的资质和信用状况,健全现有的物资采购体系,采购过程中做好抽检工作,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企业应加强材料的自检、互检,可以成立监管部门严格按照材料标准抽查施工质量,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合理调度,同时保证操作人员正确操作设备,及时记录设备使用状况,为了防止设备性能受到损害,应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维修维护保养,充分发挥设备的优势,进而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4] 。
(四)提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我国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的施工主体,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积极做好培训工作,丰富培训内容,可以积极举办讲座,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可以邀请行业专家举办讲座,明确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企业应加强施工人员的考核,促使施工人员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努力学习先进的技术,掌握设备操作技能,消除潜在的质量隐患问题,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影响着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在管理人员培训过程中应丰富培训内容,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管理方式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其施工质量。相关企业应做好培训工作,做好技术交底,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加强材料设备的管理,做好技术管理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超.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07):46-48.
[2]王靖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四川建材,2023,50(02):209-210+240.
[3]刘铁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35):51-53.
[4]林惇意,林萌鑫.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与研究[J].陶瓷,2023,(11):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