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杨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梅,. 猪口蹄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J]. 当代畜牧兽医,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117.
摘要:
我国养猪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并不断的扩大规模,这就增大了疾病发生的风险。口蹄疫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偶蹄动物中,猪口蹄疫病毒分为A型,O型,C型等7个主型,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传播迅速,感染率高而著称,一旦发生,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需要兽医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猪口蹄疫的防制工作。本文对猪口蹄疫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断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相关防控措施。
关键词: 猪;口蹄疫病;诊断;防控措施
DOI:10.12721/ccn.2024.157117
基金资助:

为了防控猪口蹄疫带来的巨大压力,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养殖技术人员了解掌握口蹄疫的相关知识,才能应对充分。

一、流行病学

口蹄疫病毒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这一病毒会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或间接接触污染的水源、饲料、器具等这些方式来进行传播。口蹄疫病毒主要感染的动物种类为一些家养牲畜比如牛、羊和猪等这些偶数蹄的动物,一旦感染就会很快发病,它的传染速度十分快,除去以上提到的几点之外,也有可能会在一些猪群密集、通风不良的环境下经过空气进行传播,可以说传播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发病面积很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口蹄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猪的年龄、品种、免疫状态,还有营养状况以及猪群的养殖环境,都可能会影响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对疾病的传播速度造成影响。在一些养殖密度高、卫生条件差、管理水平低下的猪场,猪口蹄疫病的传播风险会显著增加。严格来讲,仔猪的死亡率远远高于成年猪的死亡率,随着病毒的变异,有可能成年猪的死亡率也会因此增加。

二、临床症状

猪口蹄疫病的临床症状很多,一般常见的就是出现发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这些全身表现的症状。有时候猪的体温还可能会升高到40℃,育肥猪的发病率较高,一旦感染就很快会传播到更多的群体。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猪会在口腔黏膜、蹄部和皮肤等更多的部位出现特征性的米粒大小到蚕豆大小的水疱,水泡里面会有淡黄色的浑浊黏液。这些水疱迅速破裂后就会形成糜烂和溃疡,并伴有疼痛感和继发感染的风险。但如果没有细菌感染,这些溃疡就会逐渐在两周内结痂,从而痊愈。而一些病猪还可能会出现跛行、蹄壳脱落等现象,严重时可能导致蹄部坏死和行走困难。此外,母猪在感染猪口蹄疫病后还会出现流产或产死胎,这对猪群的养殖生产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但要注意的是,猪口蹄疫病的临床症状可能会与其他一些猪病相似,像猪水疱病、猪痘等等。所以,在诊断过程中还要仔细鉴别,避免误诊和误治。

三、病理变化

猪口蹄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口腔、蹄部和皮肤等受感染部位。对患有口蹄疫的病猪进行剖检,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受感染部位的口腔黏膜和蹄部真皮层会有水疱和糜烂的现象,并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此外,水疱液中含有大量病毒颗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除了局部组织病变外,猪口蹄疫病还可能引起全身性病理变化,比如心肌、肺脏和肝脏等器官出现轻度炎症变化,对于一些只有10天以内的仔猪,病理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而重症猪会有心肌炎的症状,观察时会发现心包膜上有一些弥漫性的点状出血点,心包积液比较浑浊,该处的猪肉弹性也有所下降。

四、鉴别诊断

前文提到,猪口蹄疫病的临床症状会与其他一些猪病相似,因此,需要对此进行鉴别诊断。猪水疱病与猪口蹄疫病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非常相似,但猪水疱病的病变范围较小,主要局限于蹄部,而猪口蹄疫病的病变范围更广,包括口腔、蹄部和皮肤,猪水疱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通常也比较低。而猪痘是一种由猪痘病毒引起的皮肤病,这一疾病的病变主要会发生在皮肤,以痘疹形成为主。与猪口蹄疫病相比,猪痘的病变部位也会相对比较局限,口腔黏膜和蹄部是没有病变出现的。为准确鉴别和诊断,可以采用病毒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等方法。通过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病毒分离培养以及血清学抗体检测等,由此来明确的区分猪口蹄疫病与其他相似疾病。【1】

五、免疫等防控措施

(一)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

猪群的日常生活环境以及他们的饮食环境,对于疾病的预防有很大的影响。要加强对猪口蹄疫疾病的预防,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可以先对猪舍环境做好消毒工作,使其干燥通风,猪群的排泄物和废弃物要及时清理掉,这样可以减少一些细菌和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扩散。任何动物都是病从口入,猪的养殖也不例外。那么,在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也要注重为猪群提供一些营养均衡、全面的饲料,从日常的饮食上为其提供足够的营养,这也能够更好地增强猪群的免疫力,即便猪舍内部有一些难以避免的细菌和病菌,它们也能够靠自身的免疫力抵抗过去。猪的饮水也很重要,平时也要注意为猪做好饮水清洁工作,保证提供的水源健康无污染,猪的饮水器具也要定时清洗和消毒处理,避免细菌残留。除此之外,也要对猪群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个别猪出现的异常情况,从而有效地把控疾病的扩散,提高对疾病的控制管理。【2】

(二)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

自繁自养意味着猪场主要依赖自身繁育的猪只来维持生产,而不是频繁地从外部引入。这能减少外部病原体进入猪场的机会,由此可显著降低猪口蹄疫病等疫病的感染风险。而全进全出则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猪场内的某一批次猪只全部出栏或转入,确保同一时间内猪只的批次一致。那么,在引入种猪时,必须确保这些猪只来自健康的、无疫病的种群。引入前对供种猪场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而引入的种猪应经过严格的检疫和隔离观察。对此,猪场应设置专门的隔离区,进行至少一个月的隔离观察。在此期间,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并定期做好病原学检测。在猪只转出或转入时,还要对猪舍、器具、运输车辆等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以消除可能残留的病原体,防止猪口蹄疫病的传播。

(三)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

疫苗接种环节要选择经过国家认证、质量可靠的口蹄疫疫苗。同时,要考虑疫苗的效价、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再根据猪只的年龄、免疫状态以及当地疫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来说,猪只在出生后的一定时间内就需要接种口蹄疫疫苗,并在后续的生长过程中进行定期补免。此外,对于新引入的种猪,也应在隔离观察期结束后及时接种疫苗。接种过程中,猪场应确保疫苗剂量准确、注射部位正确。使用无菌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交叉感染。接种后,猪场要定期监测猪只的抗体水平,了解疫苗的免疫效果以及猪只的免疫状态。如果抗体水平不足,应及时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疫苗接种是预防猪口蹄疫病的重要手段,但并不能完全杜绝疫病的发生。所以还要结合其他防控措施,共同构建猪场的综合防控体系。

(四)预防治疗

预防治疗能降低猪只感染风险几率,减少死亡和淘汰率,从而减轻猪场的经济损失。在日常饲料或饮水中,可以适当添加具有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或添加剂来增强猪只的抵抗力。这些药物或添加剂还有助于提高猪只的生产性能,促进猪只的健康生长。一旦发现猪只出现疑似猪口蹄疫病的症状,如发热、口腔和蹄部出现水疱等,应立即将其隔离并进行观察和治疗。对疑似感染猪只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和病原学检测,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对于确诊已患猪口蹄疫猪只立即采取上报、隔离、封锁、无害化处理、消毒等有效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疑似感染猪口蹄疫病猪群中隔离出的健康猪只,应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控制继发感染、补充营养和水分等措施来防治。并密切关注猪只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此外,也要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做好清洁消毒工作,从根本上控制猪口蹄疫病毒的蔓延。

五、结束语

终上所述,猪口蹄疫病是一种传播快、发病率高的接触性传染疾病。猪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控是预防控制该病有效措施,通过对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鉴别诊断等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了解,正确辨别猪口蹄疫与疑似疾病,从而采取科学治疗方案,合理防控手段,加强饲养管理,净化环境,规范疫苗接种,增强猪的抵抗力与免疫力,降低疫病感染风险,保障生猪养殖业顺利、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泽海.猪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 .【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03.095 .  

【2】朱郎生. 猪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08.183  .

【3】朱田.猪口蹄疫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 .【J】北方牧业.2023.20.3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