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杜强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杜强,. 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J]. 当代畜牧兽医,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001.
摘要: 随着市场对鸡蛋的需求,不同规模的蛋鸡养殖场相继出现,而一些养殖场只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在养殖技术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养殖条件简陋,养殖方式落后,养殖管理不当导致蛋鸡的养殖效率大大降低。提升养殖效率,增加蛋鸡产量的前提是掌握合理的养殖技术。
关键词: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DOI:10.12721/ccn.2025.157001
基金资助:

1产蛋鸡的生理特点

母鸡刚进入产蛋期时,生产性能相对已经发育成熟,但其生长发育还在继续,体重还在继续增加,大概在40周机体才能完全发育成熟,体重增加变缓,此后,由于脂肪的囤积,体重会继续增加。产蛋期的鸡对鸡舍的温度、湿度、光照、饲料等都特别敏感,容易出现应激性。刚达到性成熟的母鸡由于体内雌激素的释放对钙的吸收能力增强,产蛋高峰期的母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达到最强,采食量加大,产蛋后期的母鸡,脂肪的沉淀增加,消化减弱。鸡蛋作为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物,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鸡蛋的需求日益增大,带动了蛋鸡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市场对鸡蛋的需求,就要对蛋鸡养殖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蛋鸡良好的生产性能取决于发育各个阶段的环境,饲料,光照等。科学的管理技术是蛋鸡成活率的保障,提升蛋鸡养殖效率的前提是加强对其饲养管理。

2育雏期管理要点

蛋鸡健康养殖模式当中各个环节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够确保养殖效益。蛋鸡健康养殖不仅需要优化饲养环境,还涉及到蛋鸡养殖的全过程,包括饲养方式、饲养技术、饲养管理、环境卫生以及疾病防等方面,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优化才能提高蛋鸡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与蛋鸡品质安全。

2.1清洁和消毒

雏鸡在进舍前一定要做好卫生清洁和消毒。首先要严格地冲洗鸡舍,对鸡舍和各种饲养用具进行全面地消毒,并拿到阳光下暴晒。对于网格和墙壁的消毒,用汽油喷灯进行喷烧;对于鸡舍地面的消毒,可以使用2%的火碱溶液;对天花板和饲养用具的消毒使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并经过72h的熏蒸环节之后再进行通风换气。

2.2育雏室的环境卫生

饲养人员要保证育雏室的环境清洁,每日彻底清洗各种饮食用具,对雏鸡产生的粪便及时清扫处理,并且工作人员在进入鸡舍前应该做好防护措施,穿戴防护服,并进行严格地消毒。

2.3接种疫苗

为了防止蛋鸡疫病的发生,对养殖场造成经济损失,就要在养殖的各个阶段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对相关的传染病及时地展开免疫工作。

2.4合理的光照

雏鸡的健康生长需要提供合理的光照,特别是育雏期的前3d。因此光照时间应在23~24h,以促使雏鸡开始摄食饮水,强度不可过大,否则会引起啄癖。之后,再逐渐减少光照时间。

2.5保证营养需求

要保证雏鸡处于良好的生长空间,需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为雏鸡的采食提供充足的食槽,及时添加饲料,保证其生长所需的营养。及时疏散鸡群,保障良好的空间条件。

3育成期的管理要点

3.1做好转群的交接

在蛋鸡育雏期到育成期的转群过程中,要对鸡群分类管理,筛选病鸡、残鸡、弱鸡与发育正常的鸡分开管理,弱雏按照原来的饲料饲养,使用地面平养鸡舍,等待其达到相应标准再进行调整。生长良好的雏鸡改用笼养,在育成期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卫生和消毒,对鸡舍的水槽、料槽进行合理的调整,转群过程中要及时清点鸡群的数量,保证鸡群的完整。

3.2限制饲料,控制体重

蛋鸡体重过重会导致脂肪囤积过多,影响产蛋性能,工作人员要在不影响蛋鸡健康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蛋鸡的体重,从饮食方面入手,改变饲料投喂方式,控制蛋鸡的进食量。

4产蛋期的管理要点

4.1初产期

初产期的蛋鸡产蛋率在85%以下,合理的管理能提高其产蛋率。首先要进行换料,在产蛋率为5%时,将青年料换为产蛋料,促进生产,大概喂养14d停止,此时的产蛋率大致为30%。要注意在换料时进行补光,使用抗应激药物等饮水预防蛋鸡出现应激性。同时,在蛋鸡的产蛋率达到50%的时候要及时采用药物干预避免出现输卵管炎症。还要保证这一阶段的产蛋鸡对钙的需求。

4.2高峰期

这一阶段蛋鸡的产蛋率最高,达到了85%以上,所以蛋鸡这一时期的管理尤为关键。高峰期的蛋鸡要注意避免各种应激,保证鸡舍稳定的环境,不断料,不断水,防止停电,注意光照,冬天防止过冷结冰,鸡舍要注意通风。

4.3产蛋后期

这一时期的蛋鸡产蛋率逐渐降低,而进食量不变会导致蛋鸡体重过高出现脂肪肝,此时要注意限制饲料,或者换成低档饲料。这个阶段也要注意对蛋鸡补钙,延长光照时间,同时要按正常的流程做好免疫工作,使养殖获得最大的效益。

5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蛋鸡及其产品的需求从数量向质量安全的转变,传统蛋鸡笼养模式就无法满足现代消费市场的需求了。我国农村地区蛋鸡主要以笼养为主,因为养殖技术以及养殖理念等方面有所欠缺,导致蛋鸡笼养模式的综合效益极低,无法满足消费者提出的绿色健康需求。近年来,蛋鸡及其副产品的需求由数量向质量不断地转变。因此,蛋鸡健康养殖模式成为蛋鸡养殖的主要发展趋势,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还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蛋鸡健康养殖模式不仅能提高养殖产品质量安全,还能增强蛋鸡养殖的综合效益能够降低蛋鸡传染病的发生率,给蛋鸡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规模场采用蛋鸡健康养殖模式可杜绝传染病造成的成本增加。还可加强对鸡病防控和饲养环境的优化,进而提高蛋鸡健康养殖技术水平,促进蛋鸡健康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5蛋鸡养殖场内部必须根据国家所规定的免疫程序,结合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制定养殖场内部的免疫程序,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疫苗接种。养鸡场应坚持“全进全出”的原则,这样可以切断病原的传播渠道与途径,还有助于饲养管理的有序展开,进而提高蛋鸡养殖的综合效益。需要注意在疫病防治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考虑到抗生素存在耐药性、残留危害以及过敏中毒等副作用,为保证蛋鸡养殖的生态效益,必须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可以利用酶制剂、中草药、微生态制剂等各种类型的添加剂替代抗生素,保证蛋鸡的健康,鸡蛋的绿色安全,提高蛋鸡养殖的综合效益。

2.78~20日龄鸡雏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呼吸疾病、消化道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较为常见。为保证蛋鸡鸡雏健康发育,必须增强疫病的防控力度,日常饲料与饮水中添加适量药物来预防疫病,做好鸡舍的通风保暖,确保圈舍内的通风与环境卫生。必须合理的控制鸡雏养殖密度,保证蛋鸡正常活动与健康生长。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蛋鸡健康养殖模式的推广与应用还存在一定阻力,养殖人员必须转变养殖理念,创新养殖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应用健康养殖模式,保证蛋鸡的健康生长与发育,提高蛋鸡产品的质量,提高蛋鸡养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促进蛋鸡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蛋鸡养殖的效益取决于对蛋鸡各个阶段合理的管理,21~72周这个阶段一般是鸡的产蛋期,这个时期是蛋鸡养殖场获得最高效益的重要阶段,要最大程度地做好养殖管理,注重养殖要点,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蛋鸡生产的各种不利因素。蛋鸡的不同成长阶段适用的养殖要点不尽相同,对温度、湿度、光照、饲料选择、鸡舍建造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养殖工作人员要抓好各个环节,为蛋鸡的生产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蛋鸡的产能最大化,提高养殖效率。

参考文献

[1]史元宝.家庭庭院肉鸡饲养管理技术四要素[J].农民致富之友,2018(6):267.

[2]王伟.提高蛋鸡养殖效率的几点建议[J].中国畜禽种业,2013(2):143.

[3]马金波,等.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兽医导刊,2019(14):249.

[4]王兆静.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的发展策略探讨[J].养殖技术顾问,2018(5):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