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由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同時,由于鲫鱼养殖的销量大、产量高、生长快、养殖简单、价格稳定,因此一直是淡水养殖的热门种类。
一、品种选择。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鲫鱼品种较多,难免出现良莠不齐。实践证明,异育银鲫和高背体形异育银鲫(简称高背鲫)适合主养,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分别快2倍和3倍。异育银鲫和高背鲫鱼相似,异育银鲫与普通鲫鱼的区别为:异育银鲫侧线鳞为31-32片、普通鲫为28-29片;异育银鲫与高背鲫的侧线鳞数目相同,但高背鲫头短、背高体厚、腹部呈圆形。
二、池塘条件
鲫鱼有喜集群、潜入淤泥和逆水跳跃逃逸的习性。主养鲫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2亩左右为宜,不应超过4亩;要求池塘底质较硬,一般淤泥厚度在10厘米以内,超过10厘米时必须清淤,以利于对鲫鱼的捕捞(捉);池埂坚实不漏水,进出水口要安装牢固可靠的拦鱼栅,拦鱼栅应高于池塘最高水位50厘米。
三、鱼种放养
1.放养消毒
在放样鱼种时使用20mg/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3%至5%的食盐溶液浸泡10约min,用以消除寄生虫、水霉菌、粘细菌等。药液需要使用塑料桶或者木桶进行配制,每浸润一次鱼种需要更换一次,不然就会由于浓度减小而降低消毒成效。同时需要注意,不能把使用后的药液倒入鱼池中,否则鱼种体表脱落的虫体会再次危害养鱼。
2.质量控制
在池塘养殖鲫鱼的过程中,一个高质量的鱼种是尤为重要的。满足优秀鱼种需要达到以下内容:无寄生虫、没有伤病、鳍条无损、鳞片完整、溯水力较强、尾柄短粗、体色鲜明、膘肥体壮、规格整齐。养殖人员能够通过小塘口自己育种,也能够在成鱼池套放夏花培育鱼种,放养一些出塘规格大、生长速度快、放养成活率高的鱼种。
3.放养时间
如果要符合早生长、早适应等多种内容,因此在放养鱼种时最好是要做到宜早宜迟。养殖者一定要把之前的“春放冬捕”的模式变为“冬捕冬放”,换句话说就是在冬季放养鱼种,并在下一年冬季进行捕获,随机再进行养殖。通常在12月左右投放鱼种,因为这个时候的鲫鱼鳞片紧密,鱼体结实,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容易对其造成伤害,具有较高的存活率。
4.放养规格
鳊鱼、鲫鱼的放养规格为一尾50克左右,鲢鱼的放养规格为一尾180克左右,鳙鱼的放养规格为一尾230克左右。
5.密度
从养殖经济效益看,放养数量超过2000尾/亩,虽然能获得较高产量,但养成商品鱼个体小,销售价格低,效益不理想;放养量少于1000尾/亩,尽管商品鱼个体较大,但总产量不高,销售收入少。每亩放养体重30克的鱼种1400尾或50克的鱼种1200尾,搭配适量的鲢、鳙和夏花草鱼,搭配鱼总数不超过600尾,可净产鲫鱼500公斤以上,其它鱼200公斤左右,效果理想。鳙鱼的放养密度为一亩200尾,鳊鱼的放养密度为一亩500尾,鲫鱼的放养密度为一亩1600尾。
6.放养模式
要有效使用水体与饵料的空间大小,分析水深、水质、饲料等状况,挑选高密度、多种类的放养模式。大多以鲫鱼为主、鳊鱼为辅,把鳙鱼、鲢鱼等当作配养鱼。其中鲫鱼的占比需要达到70%,鳊鱼的占比需要达到20%,鳙鱼、鲢鱼的占比需要达到10%。在养鲫鱼的池塘中,不能再养鲤鱼、草鱼、青鱼等,否则会对鲫鱼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养殖管理
1.饲料投喂
在投喂的过程中要掌握好“三看”,一看进食状况,二看水体状况,三看天气状况与“四定”,即定量、定质、定位、定时的原则。要按照鱼塘的规格明确投喂饲料的颗粒大小。比如,每尾50至75克的鲫鱼需要的饲料大小为1.5mm,每尾76至150克的鲫鱼饲料大小为2.0mm,每尾151至300克的鲫鱼需要饲料的大小为2.4mm,每尾300克的鲫鱼需要的饲料大小为3.2mm。按照鱼塘生长时期的不同明确对应的投喂蛋白质含量,例如鲫鱼在3至5月时需要的蛋白含量为28%,6至7月约为30%,8至9月约为33%,10至11月约为30%。鳊鱼和鲫鱼是一种没有胃的鱼,因此在投放饵料的过程中需要投放量少但是次数多,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饵料的投放实效性。大部分时候,投喂饵料要上下午各两次,每天就是4次,并以下午的投放为主,占每天投饲量的60%左右。在刚开始养殖的过程中日投饲率需要达1%至3%,中期为3%至5%,最后约为3%。详细的投饲量需要按照鱼的生长情况、鱼的摄食、水温、天气等变动,最佳情况为吃完没有剩余。
2.水质的掌控
需要使用生物、化学、物理等方式综合进行水质的调控,确保水质的干净、清爽。每隔约一周需要添加一次水,每次添加20cm深;每隔两周左右需要进行一次换水,首先需要除去底部1/3左右的老水,并再次排入新水,让水体的透明度能够满足30cm。除此之外,科学的利用增氧机也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增强池水中的含氧量,能够加速鲫鱼的生长。对于增氧机开关的时间段与时间长度,需要对应养殖水体溶氧量的情况而改变。在3至5月份时,如果为阴雨天,就需要半夜开机到凌晨;如果为6至9月份的晴天,就需要早上开机2h,下午1至2点开机2至3h,如果为阴雨天就需要从22时开机到第二天的中午;如果为10至11月,那么就需要勤开机。在使用增氧机时,每隔半个月需要使用一次生石灰(每亩10至15kg),加水后均匀的洒在池中,用以调节PH。
3.病害防治
养殖人员必须要按照“防病为主,治病为辅”的原则,把防病工作贯穿到所有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放养消毒,还需要进行清塘消毒,并做好以下的消毒工作。首先是水体消毒,每隔半个月消毒一次,方法为使用漂白粉(每亩鱼池1至2kg)或者生石灰(每亩鱼池10至15kg)加水融化后均匀的撒在池塘中;其二是食场消毒。每隔半个月对食场进行一次消毒,把250至300g的漂白粉添加到15kg水中,均匀的洒在食场附近,以防细菌大量繁殖。三是定期杀虫,在5月与8月中旬使用90%的晶体敌百虫杀虫一次,用量大约在每亩0.3至0.5kg,方法为加水溶解后均匀的撒向池塘。四是投喂药饵。每个月投喂一次药饵,方法为在饲料中根据1%的比例添加大蒜素搅拌均匀后进行投喂,每次喂食3至4天,预防肠炎的出现。在养殖过程中,鲫鱼如果发病,就需要立马进行诊断,合理的下药,防止鱼病蔓延。在展开治疗时,需要使用低价、低毒、高效的鱼药,但不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