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路建设发展迅猛,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其中最多的则是对老路的升级改造。老路加宽改造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满足日益提升的交通量的需求,二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工程成本,在为社会带来新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环境资源。
在对老路进行加宽改造的过程中,对于老路面结构层通常加以利用,老路面结构层的搭接施工是不可避免的。水泥稳定碎石因其早期强度高、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用性等优点,是目前公路路面基层中最广泛采用的基层材料。但同时水稳基层又存在脆性大的特点,如新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搭接问题处理不好,则易产生纵向裂缝,并向上反射到沥青面层,影响路面使用寿命。
1.路面基层搭接宽度
新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有搭接和拼接两种,拼接(即接缝处不舍台阶)施工对粘结材料要求较高且施工工艺较复杂,目前通常采用的施工方法为搭接施工。
为了了解路面搭接台阶对结构层受力的影响,分别对新老路面基层台阶宽度为0cm、15cm、25cm、40cm、60cm时路面结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不同路面基层台阶搭接宽度的最大剪应力
不同路面基层台阶搭接宽度的最大应变
根据计算结果,不舍台阶的路面结构在大街位置产生较大的剪应力,路面再次交易破坏。路面搭接后台阶所在位置以上一层应力集中现象得到缓解。当路面基层搭接台阶尺寸增加到一定程度后(25cm),改善面层手里及路面应变的意义已经不明显,一层,推荐路面基层搭接宽度不小于30cm。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在水泥混凝土基层开工前,应根据经监理批准的试验室配合比在验收合格的工作面上修筑试验段,试铺路段宜选在直线段,长度不小于300米,采用不同方案检验所采用的施工设备能否满足备料、拌合、摊铺和压实的需要,分段落采用不同的压实工艺测定其干重、含水量施工的集料的配合比例、松铺系数、标准施工方法一级最佳机械组合、每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以及一次摊铺的合适厚度。
水泥碎石稳定混合料应采用集中厂办,摊铺机摊铺,辅以人工绑线精密整平。水泥碎石基层施工安排尽量减少纵、横向接缝。摊铺时根据试验段数据控制松铺厚度。混合料摊铺均匀,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和碾压时的水分损失。摊铺机后设专人检查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注意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摊铺后的混合料及时碾压完毕,混合料加水拌和至碾压完毕的时间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以内。碾压时间掌握在混合料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时先用轻型压路机跟在平地机后及时碾压,后用重型振动继续碾压至规定的密实度。碾压过程中,水泥碎石稳定层表面要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快,及时补洒少量水,严禁洒大水碾压。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得轻易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需设置横向接逢,机械要驶离混合料末端。
水泥碎石稳定层碾压完成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要立即覆盖养生部保湿养生,在覆盖2小时后,进行洒水养生,在7天内应保证基层处于潮湿状态,28天内洒水养生。养生期间洒水车和小型车辆通行时速度应小于40km/h,7天后,施工需要通行重型货车时,应有专人指挥,按规定车道行驶,且车速不应大于30km/h。上一层结构层施工时方可移走覆盖物,养生期间应定期洒水,养生结束后,应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3.新老基层搭接施工注意事项
进行公路加宽升级的过程中,新老水泥稳定随时基层的搭接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水泥稳定随时基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板体性能好,新老水泥稳定碎石搭接面是整个板体的薄弱环节,需重点关注。
3.1 新、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纵向接缝碾压过程中,不易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接缝处的碾压,而应采用胶轮压路机并增加压实遍数。
3.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纵向接缝处的压实与检测。
3.3要严格控制路基施工质量,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路面基层的破坏。路基不均匀沉降能够明显导致水泥稳定层的裂缝,特别在老路面帮宽的工程中更容易发生。作为路基的裁成层结构,路基一定要严格做到压实度达到规范设计要求。
3.4施工时应选择适宜的气候环境,宜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施工,日最低气温应在50C以上。
4.结语
在老路升级改造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全面了解原有道路的施工环境、地质条件以及交通量、原有工程的承载力、弯沉状况等基本情况,详细调查原有路面的病害情况与加宽路基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并采取措施减轻新老路基的沉降差异,减轻原有路面对加铺层的危害,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提高公路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关永胜 杜骋 路面拓宽工程新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拼接技术研究 《公路》2012年02期
[2] 金玉波 浅谈道路水泥稳定层裂缝防治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年4期
[3] 周永强 旧路面改造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案例分析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7.066
[4] 黄文勤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交通科技》2012(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