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孟范永 付沿东 毕云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孟范永 付沿东 毕云霞,. 优质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分析[J]. 当代畜牧兽医,2025.2. DOI:10.12721/ccn.2025.157006.
摘要: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目前,肉牛产业是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重点,在促进养殖人员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各种新型养殖技术在养殖工作中的应用,促进了养殖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当前肉牛养殖工作逐渐朝着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优化养殖管理,应用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能提高养殖质量,创造更高的养殖效益。对优质肉牛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为优质肉牛的养殖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优质肉牛;养殖管理;养殖技术
DOI:10.12721/ccn.2025.157006
基金资助:

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牛肉作为我们日常餐桌上主要的蛋白质来源,由于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蛋白质含量丰富,风味独特,营养价值全面,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市场结构的调整,以及消费者对牛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极大的促进了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

1育肥牛养殖现状与问题分析

1.1育肥牛养殖品种单一

目前,育肥牛养殖中养殖品种单一的问题较为突出,养殖期间忽视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导致本地种公牛无序杂交,使得生产性能下降,所生产出的后代品质差、生长周期长、饲料利用率高、育肥效果一般,影响养殖效益。以四川达州地区为例,育肥牛养殖品种主要以本地黄牛与安格斯或西门塔尔的杂交后代为主,优质品种研发普及应用工作落后,肉牛品种改良难度较大,优质品种覆盖率低,养殖场户忽视对本地优质种公牛的保护,导致优质种公牛数量减少,这对于育肥牛养殖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1.2疫病防控不到位

育肥牛养殖中,疫病防控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布病、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等疫病高发背景下,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当前部分养殖人员却并不具备较高的防疫意识,防疫工作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拒不配合防疫工作的开展,增加了疫病发生几率。当前育肥牛养殖呈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一旦暴发疫病,将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导致全群感染,影响牛群健康生长。部分养殖场户不重视对防疫计划的制定,或者有的执行落实不到位,极易导致疫病高发风险。在引种时操作不规范,在疫病高发期引种,从疫区引种,忽视对引种牛的健康检疫,导致引入了一些患病牛、带毒带菌牛,极易造成全群感染发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优质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2.1科学选择牛品种

市场中可以选择的牛品种比较多,具体选择时,须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养殖场实际或当地的生态环境等,选择优质肉牛品种进行养殖,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要优选体型健壮、四肢长、皮肤弹性好、皮毛柔顺的杂交牛。例如可选择利木赞、夏洛莱等优良品种进行杂交获得的优质品种进行饲养,避免长期饲养单一牛种出现生产能力差、产肉性能不佳的情况。可以进行人工受精的方式去获得杂交牛,这样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2.2育肥养殖方式的选择

肉牛育肥养殖过程中育肥方式种类多种多样,包括了半舍饲半放牧育肥方式、舍饲养殖育肥方式和持续育肥养殖方式。对于周边青草或者牧草供给较为充足的地区,一般采用半舍饲半放牧养殖方式,这样能够降低饲料成本。青草季节可以让牛肉牛在户外采食优质的牧草,寒冷季节将肉牛集中养殖,实施补饲。这种养殖方式能够大大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节省饲料成本投入。舍饲育肥养殖模式就是从育肥牛养殖开始,到出栏阶段全部在圈舍当中进行养殖,优点是占用土地相对较少,是饲养周期较短,缺点是成本投入相对较高成本较高。持续性育肥是指牛在断奶之后就会转入到育肥阶段,向其提供高营养水平的饲料,直到体重达标之后及时出栏。持续育肥能够很好的利用犊牛快速生长发育的特征,具有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出栏标准,肉质品质较好。

2.3做好疫病监测

日常养殖过程中还须做好疫病的监测工作,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最大程度降低疫病对肉牛生长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要对肉牛的精神状况、食欲、体温、排便情况等做好检查,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对疑似患病的牛进行隔离,并对其生长环境、饮食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密切关注其他牛是否存在患病的情况。对于隔离的牛,要及时对其病情进行确诊,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针对没有治疗意义的牛,要及时进行扑杀,并采取无害化的处理措施。

2.4加强品种改良,增加品种的多样性

通过改良调整肉牛品种,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加快出栏率,提升牛肉产量,进而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基于此,针对当前肉牛品种生产能力不足和生产性能退化的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畜牧部门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联合养殖场户制定可行的品种改良方案,有效提升肉牛生产性能。要积极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切实提高杂种牛养殖比例,畜牧主管部门人员应落实技术推广工作,促使更多的养殖场户充分意识到品种改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制定明确的改良目标,并结合市场需求制定改良方案,促进养殖场户经济效益的提升。

2.5科学配制饲料

肉牛养殖管理过程中,营养指标主要包括了干物质、消化能、单位粗蛋白、钙磷元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该根据肉牛的品种特征、环境特征以及当地的饲料特点,灵活地使用各项标准。有条件的养殖户在肉牛养殖期间应该积极推广全价配合饲料,根据肉牛不同生理阶段和不同生产水平对营养成分进行有效的考量,将多种饲料原料和添加剂按照一定的组分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保证养分均衡一致,营养价值全面。肉牛的全价饲料一般包括了粗饲料,精饲料。粗饲料是由秸秆、干草、青贮饲料组成,而精饲料是由能量饲料蛋白质和各种矿物质添加物和添加剂组成。精饲料是肉牛养殖的重要能量和营养来源,成本相对较高,使用量相对较少。肉牛在养殖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要保证精饲料当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能量搭配合理,在育肥阶段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预混料。不管采用哪种饲养方式和饲料配方,在喂养过程中都应该坚持种类的多样化。本着经济性原则,注重饲料的适口性。一般日粮中粗饲料的比例控制在40%~60%。除了做好饲料搭配工作之外,还应该保证有充足优质的饮用水。要确保饮用水品质过硬,控制饮水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性菌落的数量。养殖场的饮用水主要以井水、流动的自来水或者泉水。

结语

肉牛养殖工作要应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技术,提高养殖效益,保证食品安全。新时期肉牛养殖工作面临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养殖质量,需要做好养殖管理技术的研究,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促进优质肉牛的养殖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塔斯肯·再努拉.肉牛养殖管理要点[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20):95-96.

[2]和帆.肉牛养殖与管理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2):97.

[3]孟小瑞.浅谈规模化肉牛养殖的技术要点[J].农家参谋,2021(6):96-97.

[4]施从福,施小生,吴孝斌,等.育肥牛养殖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畜禽业,2018(10):27.

[5]张金华,孙隆财,杨法.育肥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畜禽业,2018(6):4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