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发病率较高,危机患者健康的同时,还会降低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如果不能够及时的予以治疗措施,在病情的发展下,甚至会引发失明[1]。目前,在临床治疗当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本研究为探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对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具体治疗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设置研究时间区间为2017年11月~2019年6月,以我院在此期间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干眼症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中选取50例,对患者进行分组,根据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异将患者归入研究组(N=25)和对照组(N=25)。
在对照组25例患者中,13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平均在(48.36±5.39)岁。在研究组25例患者中,12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平均在(48.19±5.7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的诊断标准,患者均为单眼患病,无长期服药史[2]。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治疗依从性较高的患者,排除含有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的救治措施,在术后待患者各项体征稳定后,给予患者毛巾热敷法,每天定时进行热敷,保持每次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对照组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为主,选取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439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治疗,每天3次,每次2滴左右。
研究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以Allergan Inc.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090730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进行治疗,每次2滴,用后就要丢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干眼症状的指标评分以及治疗安全性。治疗安全性从实施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3]。干眼症状的指标评分从患者眼干涩、眼疲劳、视物模糊、畏光流泪、视力波动来进行分比较,实施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从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出现结膜充血、眼压升高、水肿、发痒等症状进行比较[4]。
1.4数据分析
用 SPSS23.0软件来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处理。患者治疗后干眼症状的指标评分用t检验,表示为();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用卡方检验,用(n/%)表示。P<0.05,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干眼症状的指标评分
实验组治疗后的干眼症状的指标评分相对于常规组有着明显的改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效果更佳(P<0.05)。
表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干眼症状的指标评分()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研究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药效更佳,研究组采用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更高,P<0.05。见表二。
表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比较n(%)
3讨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而言,主要是由于实施手术治疗存在的缺陷,会对患者的眼球造成一定的损伤,以干眼症最为显著。本研究为探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中的运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应用下,虽然能够缓解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但总体的治疗效果不佳,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的运用下,水溶粘合性较强,能够有效的保护眼部,降低眼部受到的刺激,稳定泪腺的同时,有助于眼表结构的修复,药物治疗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5]。
研究数据表明,在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干眼症状的指标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整体好转的概率较高,患者治疗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的总概率发生显著的降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药效显著。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药效显著,在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能够降低患者后期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药物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余静,常黎明,王仁师.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14):1545-1548.
[2]韩曙生,于晓红,朱琦,马健.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06):954-956.
[3]杨秋艳.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8,31(23):142-144.
[4]万文娟,李琦.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8,43(07):1003-1006.
[5]黄德磊,刘英豪,傅宏,段惠静,林柏松.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联合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247-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