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对于水环境污染问题来讲,其不但能够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美好城市形象的塑造,而且能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可以对整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产生限制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及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做出深入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水环境整理成效,促进城市水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1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及水环境现状概述
结合北极星环保网统计的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末,全国范围内的城市排水管道实际总长度已经达到了91.35万km,相较于2021年增长4.73%;对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已经接近2.16亿m3/d,相较于2021年增长4.04%。此外,2022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高达98.11%,相较于2021年增长0.22个百分点;对于城市生活污水来讲,其集中收集率已经达到了70.06%,相较于2021年增长1.47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国内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正处于持续提升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水环境也开始得到明显改善,结合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全国范围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水质优良(Ⅰ—Ⅲ类)实际断面比例达到了87.9%,相较于2021年增长3个百分点;对于劣Ⅴ类断面比例接近0.7%,相较于2021年下降大约0.5个百分点,目前来看,主要污染指标包括总磷以及化学需氧量还有包锰酸钾指数等[1]。
2 城市水环境主要污染源分析
对于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来讲,其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同时也并非单一某个因素造成的,而是在长时间并且在多个污染源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现阶段,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2.1 生活污水
对于生活污水来讲,其属于城市水环境的一个主要污染源。由于城市当中的人口众多,而且十分密集,所以每天均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这些生活污水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品,若是随意进行倾倒或者是废水处理单位未能对其做出科学有效的处理,则很容易对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进而能够对城市生态造成不利影响和破坏。
2.2 工业污染
一座城市当中往往会存在一系列工业生产项目,对于这些工业项目来讲,其在日常生产运营期间能够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会涉及多种污染物质,比如硫化氢以及铅、汞等,对于这些物质来讲通常能够以气体或者是颗粒的形式存在于空气当中,能够在降水的作用下落到地面,最终汇入城市水系统,这样便能够对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另外,部分工厂缺乏良好的环保意识,为了一己私利,会将工业废水在未经处理的状态下直接排放到水系统内,这样也会给城市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所以工业污染也属于城市水环境的一个主要污染源。
2.3 水体内部污染
对于水体内部污染,一般指的是水体当中一系列生物在实际生长期间,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大面积死亡的问题,比如鱼类或者是水草等,从而能够对水体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此外部分水生生物在水环境中开展的代谢活动也能够对水环境造成污染,但此类污染一般并不严重[2]。
3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及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策略研究
3.1 健全污水处理系统
打造一个合理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提高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能力,有效防治水污染的关键举措。对此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
1、目前来看,很多城市当中的城中村以及老旧城区并没有健全的雨污分流
管网,因为难以在短时间内顺利推行分流制,所以现阶段依然沿用合流制实施水污染防治活动。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对一系列污染源实施综合治理,比如可以借助工程措施有效地清除河道当中的底泥污染物,然后在河道两侧开展绿化活动,同时在河道当中种植一系列水生植物,以此达到吸收分解重金属还有各类污染物的目的,从而不断地净化水质。此外,在条件准许的前提下,应该在此类区域打造地表大型储水库,然后将超标降水有效引入到水库当中,在完成相关净化处理活动后,再将其输送到河道,以此达到优化水质的目的[3]。
2、有关部门应积极主动地结合各个城区的实际情况,尽快地建立健全城市
内部的雨污分流管网,这样既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成效,还能够利用雨水管网有效地对超量降水进行收集并导入储水系统,而针对少量降水则能够借助管网直接开展净化或者是排污活动。
3、各地各级城市还应该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工作的市场化建设,借助引入社会资本以及竞争机制的方式,来持续提高污水处理工作效率和质量,达到提高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的目的。由于排污收费机制能够对此项工作的市场化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各地各级有关部门还应该考虑好收费机制的编制工作,以此为污水处理市场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城市水环境不断向好发展。
3.2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众污染防治及监督意识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及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社会公众的支持,唯有社会全员均参与到水环境整治活动中来,方可显著提高水污染防治成效,促进城市水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应注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增强社会公众的污染防治意识以及监督意识,从而实现全员参与,不断提高水环境整治成效。对此建议有关部门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进一步提升水污染防治有关知识信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融入深度和广度,借助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持续树立和增强社会公众的水污染防治以及监督意识,这是从根本上提升每一代人水污染防治意识的关键举措,可对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4]。
2、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相关宣传教育机制,包括成立宣传教育研究小组、成立专门的宣传推广部门、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制度体系等,以此明确水污染防治及监督宣传教育工作的具体工作目标、职责部门及负责人员、可以选用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和路径等,以此为宣传教育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3、对于宣传教育路径,应在坚持沿用以往的广播、电视、宣传手册、宣传栏、报纸等渠道的基础上,持续地对各类新媒体平台展开运用,包括微信、微博、官网、抖音、快手等等,并且需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展现与水污染防治和监督有关的知识信息,比如视频、音频、图片、纯文字、动漫画、图文结合等,这样能够扩大相关知识信息宣传覆盖面,保证不同文化水平或者是差异化信息接收喜好的社会公众全部有效地接收到有关部门的宣传教育信息,从而达到持续增强社会全员水污染防治和监督意识的目的,从而形成“节水洁水”“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4、有关部门应该畅通社会公众的监督反馈渠道,设立并持续公示监督举报热线、微信公众号反馈模块、官网留言信箱、部门办公室等,以此便于社会公众积极主动地展开监督和反馈工作,从而在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水污染防治和监督意识的同时,促进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5、各地各级有关部门还有必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以此鼓励和引导民间环保机构、相关志愿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保监督、水污染事件调查等工作中来,以此持续强化社会监督,为水污染防治以及水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提供支持和帮助[5]。
3.3 增强水环境监控预警能力
新时期,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及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关键便是持续增强对水环境的监控预警能力,通过持续有效的监督预警,可以及时发现水污染问题并及时开展相关整治工作,有助于提高水污染防治成效,促进水环境不断向好发展。对此建议有关部门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有关部门应该结合本市水污染实际情况,合理地编制监控预警计划,明确监控预警对象、监控预警目标、监控预警方式方法和流程等,以此提高水污染监控预警成效,为水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比如对河道附近的工业企业需要设定为监控重点对象,然后长期动态地对这些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监控、督促和调查工作,如明确相关企业废水排放口的具体位置,并安装相关的监控设备与设施实施长期监控等。此外还要明确和优化工业企业的水污染治理流程和技术方法,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水污染防治能力等。
2、引入各类高新水环境监测技术,比如传感器技术(包括光、声以及电化
学传感器等)、遥感技术(包括红外、激光雷达以及微波遥感技术等)、水文测量技术、GIS技术等,利用一系列高新监测技术,持续增强城市水环境监控预警能力,保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不断提高水污染防治成效。
3.4运用多样化的水污染防治技术
为了能够提高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建议有关部门切实结合本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实际情况,适当地引入多样化的水污染防治技术,以此不断增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以及水环境整治成效。目前来看,比较常见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1、物理防治技术,包括沉淀、过滤以及吸附等,以沉淀技术为例,其主要借助重力作用,完成水体内部各类污染物相关沉淀工作,从而实现水质的快速净化,这一技术一般广泛用于去除粒径相对较大的污染物,比如泥沙还有悬浮颗粒等,主要技术措施一般为设置沉淀池还有在沉淀池中加药等。
2、化学防治技术,包括氧化、还原还有中和等,以中和技术为例,主要利用各类中和剂完成水体中一系列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充分中和,常见的技术措施包括石灰中和等。
3、生物防治,包括微生物处理、生态修复以及植物处理等,以微生物处理为例,指的是利用微生物本身具备的降解能力,实现各类污染物的充分降解,使其转变为相应的无害物质,最终实现水体的有效净化,常见的技术措施包括好氧以及厌氧技术等[6]。
结语:综上所述,城市水环境的好坏能够对城市的稳定运行以及健康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有关部门应注重采取合理措施不断地增强城市水污染防治能力,提高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从而实现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改善,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助推城市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文章对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及污染控制与治理策略做出了深入探究,以此确保此项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应有效用,从而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助力。
参考文献:
[1] 裴志强.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污染控制治理探究[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106-108.
[2] 许志芳. 浅谈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策略[J]. 清洗世界,2022,38(1):64-66.
[3] 代艳伟,刘恩,吴晓姣,等. 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保护的综合整治技术[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20):130-131.
[4] 刘陈鸿,覃思,李向阳. 桂林市临桂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探索与实践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22,47(12):64-69.
[5] 熊坚,陈亭羽,赵任卓玥. 城市河流水污染整治研究——基于常德市穿紫河流域的实证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22,47(12):52-57.
[6] 唐旖旎,唐冰. 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保护综合整治技术的研究[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