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通过原材料质量管理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施工工艺管理等途径全面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纵观现状,部分建筑工程中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安全管理问题,影响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而且在新设备、新施工技术以及新绿色环保的等全新材料的投入使用下,建筑工程施工必然也面临着更高的质量要求和操作规范,其安全管理标准也会产生新的变化,同时也要求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相关方加强对安全管理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如此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人员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主体人物即为各环节的工作人员,在最初的工程设计环节以及实际施工环节,加之最后的工程具体验收过程均涉及不同人员的参与。因此,人为方面的因素会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带来诸多的干扰。在具体的施工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保障质量、保障成效,就必须让各环节人员以及具体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过程减少人为方面的负面影响。
1.2、安全防护设施问题
目前,许多建筑工程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导致施工现场事故频发,给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方面,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可能会导致高空坠物、物体打击等意外事故。例如,部分建筑工地临边、洞口、楼梯口等位置防护栏杆设置不规范,甚至存在防护栏杆损坏、缺失等问题,工人和材料在这些地方经过时容易发生意外坠落。另一方面,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设施、消防设施以及应急救援设施等也经常存在不足,使得火灾、触电等事故的风险大大增加。此外,部分建筑工地对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也做得不够到位,导致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发挥应有的防护作用。
1.3、施工巡查管理问题
施工条件复杂多变,应在加强现场检查的基础上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即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施工安全水平,针对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在源头上规避安全事故。但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巡查管理不严格,巡查范围不全面,巡查缺乏及时性,容易引起安全事故。遇到恶劣天气时未及时进行现场巡查,可能由于强降雨、冰雪等恶劣天气而危及施工安全;巡查工作流于形式,未从根源上发现安全隐患,或在巡查后缺乏及时的管理,逐步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2.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现代城镇化建设中的所有建设项目来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顺利施工的关键、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成本控制、施工安全管理的根本保障与重要前提。以往建筑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常常是依靠管理人员与监理人员自觉性和责任感,通过对不同施工阶段、施工环节相关施工人员的监督、监察来进行各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但伴随着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复杂性的不断提升,需要借助更为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及管理方法,尤其要结合现代施工任务量持续增长现状,重新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要实现常态化管理。在完成施工后,也要集中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无隐患、施工无事故等安全施工记录的填写,以便于进行当天施工工作总结[1]。
2.2、创设安全文化氛围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实践中,还应注重相关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将安全方面的相关文化内容作为建筑施工的核心,加大宣传安全方面的相关内容,加大培训力度。同时,要以通过张贴安全公告,开展安全活动等不同方式,让施工人员能够将安全放在心间。张贴条幅达到警示作用,同步及时对安全施工和安全方面的各项工作开展提出奖励,加大交流;还可以通过安全演练的形式提醒相关人员重视安全,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利用滚动大屏幕的形式将安全章程、安全标语以及安全方面的视频资料和应急预案等滚动播放,提醒相关人员的注意。借此,保障安全管理,实现各环节工作目标。
2.3、健全安全监管体系
政府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政府部门作为监督主体,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法规和标准,并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监督;建设单位作为工程的投资方和组织者,应当将安全生产作为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在项目立项、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都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施工单位作为直接实施者,则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监理单位应当发挥第三方监督的作用,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这个网络应当覆盖从项目策划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包括设计阶段的安全审查、施工阶段的现场监督以及使用阶段的安全评估等。同时,还应当建立横向联动机制,实现安全监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以及应急管理部门等多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2]。
2.4、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
在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执行,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使用。这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栏杆、安全网、警示标志、消防器材等设施的配备与维护。在施工现场,防护栏杆的设置应遵循规范,保证高度适宜,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安全网的安装也要严密合缝,以防止碎片、物体等从高空坠落,造成周围人员伤害。警示标志的设置则可以提醒工人及周围人员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提高警惕性。另外,消防器材的配备也是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器材,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等突发事件。施工现场还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除了上述设施的设置,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工人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使工人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5、加强施工巡查管理
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施工检查管理,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处理。各项巡查管理工作又含有诸多细节,例如:巡查管理材料进场时的质量检验情况,根据材料的类型及应用场景分析材料是否符合工程要求,以悬挑脚手架的材料质量管理为例,则要求钢丝绳无断股、断丝等问题,工字钢的规格合适且无锈蚀、变形等问题;巡查管理安全警示标语的设置情况,要求标语的信息全面,设置位置合理,在临边洞口及其他安全隐患较多的部位,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语;巡查管理施工环境,若遇到大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塔吊、升降机等高空作业设备需暂停工作,并检查恶劣天气带来的安全隐患,采取管控措施,以免因恶劣天气而影响施工安全,且在恶劣天气过后,应检查现场施工条件,在确认安全后才可恢复施工[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领域的相关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整策略和方法,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让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的安全问题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还要做好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以及监理人员的安全培训,从而保证建筑项目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发.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价值工程,2020,39(19):13-14.
[2]赵欢腾.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构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0.
[3]常竞.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J].散装水泥,2020,(0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