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会计核算作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有效、核算方法的合理高效,可促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保障财会工作内部监督和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缺少对会计核算的重视问题
目前,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存在着重视业务工作忽视内部管控的问题,并认为会计核算就是账目记录核对,不属于单位核心的管理工作,忽视其重要的管理职能以及对单位稳步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会计核算现代化转型发展受到阻碍,很多技术手段的应用还停留在初期阶段,存在着人工核算和自动化核算并存的问题,核算效率难以提升,核算的手段不规范,使获得的核算结果难以反映真实的资金和成本使用情况,难以成为管理决策的参考,进而影响各项财会工作的高质量落实。
1.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作为开展各项管理规定的重要基础,是事业单位运行发展的保障。目前,很多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少完整规范的核算流程标准,没有建立起贴合现实的管理体系、监督控制体系、现金管理机制,使事业单位运行中容易被忽视但却有着重要意义的制度内容难以发挥监管作用。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改进策略
2.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1)积极建立健全的各项制度体系,加大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与约束性。建立责任分配制与责任追究制,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应履行的职责、义务,明确相关人员权责范围,要求各部门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各项工作。对于忽视会计核算工作或各项工作部署落实不到位影响会计核算工作效率者,应给予责任追究和处罚,并公布处罚结果,起到公示和警醒效果,切实提高各部门人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建立风险防范制度,严格遵循“谁经办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管理流程,坚决抵制违法违规行为,保护会计核算结果的真实性。
(2)调整岗位设置,严格遵循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科学设置工作岗位,保证所有经济业务部门与各岗位之间做到权责分明,相互制约,彼此监督。
(3)建立会计预算实施情况,监督与审计监督体系,设立监察审计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种经济业务事项开展情况、会计预算实施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抽查,以便及时发现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立即改正,提升会计核算工作实效。
(4)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具体的制度分支,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变事业单位会计责任主体,保证会计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新出台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改革政策,落实各项核算工作,实现所有行为规范有序,提高会计核算工作实效性。
2.2坚持以新制度为指导,推进会计核算工作模式创新
(1)紧密结合事业单位财务状况,更新会计核算模式,规范会计报表体系,明确要求会计人员要遵循新《政府会计制度》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2)适当借鉴基础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与新《政府会计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改进会计核算工作制度,针对存货、投资、资产等业务核算引入全新核算内容与核算方法,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符合单位经济业务特点,提升会计核算制度应用价值。
(3)紧密结合事业单位业务特点与实际情况,明确划分经济业务活动,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要求会计人员根据会计科目做好应收款项与应付款项的财务清查工作。根据相关规定处理回收困难的长期投资项目,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应付账款结算清账,以保证会计核算信息能够真实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
(4)改进事业单位资产核算,要求会计人员在核算固定资产时,增加资产折旧核算、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核算的内容,建立资产台账,详细记录资产类别、使用年限与原价值等信息,为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支持。
2.3引入各项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会计核算工作信息化建设
(1)事业单位应加强与系统开发商之间的合作,要求开发商在全面掌握双核算基础、双报告体系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内容、特点与发展目标,开发专门的财务软件系统。保证财务软件系统能够与单位其他系统对接,要求系统功能完善、使用便捷、信息传播快并实现共享,借此提升会计核算数据的获取速度,满足当前会计核算工作需要。
(2)开发配套软件系统,如合同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工资系统等,保证各个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对接,为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各项数据资源,保证会计核算准确性与全面性。
(3)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引进,全面保护会计核算系统信息安全。其中,可通过积极引进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技术的应用软件,加大对会计核算系统的安全维护,降低网络病毒、黑客和非法侵害的风险,便于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进行查杀,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4)还可通过设置内外网络,对内外网络进行有效隔离,组建专门的工作队伍,负责外网对外业务,以及内网对内业务,以切实提高相关工作的安全性。
2.4加强预算管理建设与完善
(1)积极引入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树立全面预算工作理念,在预算编制时做到全员参与,业务范围全面覆盖,综合运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按照预算管理规定,进行资金核算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预算执行偏差。
(2)强化预算执行,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开展费用报销工作,严禁出现预算外支出及超预算支出行为、提高预算执行的约束性与控制力。
2.5建立专业的人员培训机制
(1)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外出学习、技能培训与技术交流等活动,不断强化会计核算人员业务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保证其能够利用先进技术开展各项工作,提升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定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加强对核算人员的思想教育,使之能够以良好的敬业精神、道德品质、综合素养开展各项工作,助推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2)积极引进专业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责任意识强及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优秀会计核算人员,使之能够应用先进的理念与方法,推动会计核算工作创新展开,为现有的会计人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实现以新促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各种因素使得事业单位财政收入不断减缓成为趋势。要想保障单位内部各项资金的合理应用,需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完成内部各项资金核算和监督。会计核算作为财会工作的基础业务,真实的核算结果可反映出事业单位收支情况和资产负债情况,对于提升单位资金管理能力,保障单位稳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质量不足,对单位内部管理造成影响,为解决会计核算出现的问题,展开具体的研究和探索,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满娟.会计核算在事业单位中的问题和改进策略分析[J].纳税,2019,13(32):142.
[2]欧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常见问题和改进措施[J].大众投资指南,2018,(24):225+227.
[3]李春江.会计核算在事业单位中的问题和改进策略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5):116-117.
[4]吴振晶.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与完善策略[J].财经界,2016,(05):234.
[5]杨忠民.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5,(20):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