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防治的误区与应对策略
张坤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坤,. 猪病防治的误区与应对策略[J]. 当代畜牧兽医,2025.2. DOI:10.12721/ccn.2025.157013.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众对猪肉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这也间接带动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受猪群流动频繁、饲养密度过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年来我国生猪疫病频发,并且防治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加之在猪病防治过程中,由于养殖户专业知识不足,所以在疫病认识、疫病治疗等方面都存在诸多误区,不仅无法起到应有的防治作用,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对猪病防治误区及应对策略展开探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猪病防治;误区;应对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57013
基金资助:

猪病是抑制猪群生长、阻碍养猪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加强猪病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猪病防治依旧存在诸多误区,而这也严重阻碍了猪病防治的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猪病防治存在的误区与应对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1猪病防治存在的误区

1.1认识误区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虽然都不想发生猪病,但是由于对猪病认识不足,理解过于片面,从而导致猪病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猪病从本质上讲,与养殖环境、防疫水平、营养供给、卫生消毒等密切相关,如果养殖场无法为猪群提供舒适的养殖环境、全面的营养供给、良好的卫生消毒等,极易给猪病暴发创设可乘之机。猪病有可传染和不可传染之分,不可传染猪病通常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可传染猪病通常是因为细菌、病毒引起的。不论是哪种猪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法不当,都会抑制猪群生长,甚至造成猪群死亡。

1.2防疫误区

养殖户由于缺乏防疫知识储备,所以在防疫过程中极易出现防疫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防疫的目的在于降低猪群的疫病发生率,所以防疫重点应在于预防。但是,在实际防疫工作中,部分养殖户过于注重疫苗免疫,而缺乏对其他防疫手段的考量,从而使防疫工作缺乏全面性、综合性,而这对于重大猪病的防控是极为不利的;其次,疫苗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可能会对猪群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体质虚弱的猪只在注射疫苗后,极易出现过敏、厌食、发烧、呕吐等症状,甚至个别猪只还会因为疫苗注射的恐惧、疼痛,而出现激烈的应激反应,而这对于生猪的健康生长是极为不利的。

1.3消毒误区

虽然养殖户普遍认识到了消毒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消毒方法,所以使消毒工作极易陷入误区:①部分养殖户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剂,从而使细菌、病菌极易对其产生抗药性,导致消毒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对猪病进行有效预防;②部分养殖户在对消毒剂配制时,浓度设定不合理,从而无法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消毒剂如果浓度过高,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会对猪群造成刺激;消毒剂如果浓度过低,则无法起到杀菌效果。

1.4治疗误区

部分养殖户在病猪治疗方面存在诸多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①部分养殖户在猪只出现不良状况时,不论疾病轻重、疾病类型,都会为其注射抗生素,甚至还会在饲料、饮用水中加入抗生素,以此来提高病猪的免疫力;②部分养殖户为了增强治疗效果,而习惯于过量用药,但是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③部分养殖户在使用药物时,不注重药物的配伍禁忌,从而不仅无法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因此而产生新的病患。

2应对猪病防治误区的策略

2.1保障兽药质量,为猪病防治奠定基础

质监部门必须对兽药市场加强监管,对于没有通过GSP认证的兽药店,要一律严格查处、强制关闭;对于无证经营、贩卖、倒卖的兽药店,要依法严厉打击,从而维护兽药市场秩序,保障兽药质量,而这也是有效开展猪病防治的重要前提。

2.2对症下药,保障猪病治疗效果

养殖户一旦发现猪只出现病症,要及时向防疫人员请示,确定猪病类型,以便对症下药。为了保障猪病治疗效果,养殖户在对兽药配置时,必须充分考虑药物的配伍禁忌,并严格参照兽药的使用用量,从而确保兽药配置的有效性,使病猪尽快摆脱病症、恢复健康。另外,养猪户在对兽药配置时,必须根据病猪的临床表现及病状轻重,制定科学可行的治疗方案,切不可为了缩短治疗周期,而盲目的加大用药量。例如,发现猪只出现腹泻症状时,首先必须对病猪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导致猪腹泻的原因,是因为食物问题,还是肠道问题,是否有害物质停留在病猪肠道。对于猪腹泻的治疗应秉持“忌涩堵、宜疏通;补盐、补水、抗感染”的原则,对于因食物问题引发的猪腹泻,应立即采取停食法,并根据食物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药物;对于因肠道问题引发的猪腹泻,应立即分析肠道问题的诱发原因,是由病毒引发,还是寄生虫引发,之后再采取相应举措加以治疗。再如,发现猪只出现流感症状时,如果病猪症状较轻,则可以根据病猪的体重,按照0.1mL/kg·bw盐酸林可霉素、0.2mL/kg·bw复方氨基比林的比例进行混合,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入病猪体内,1次/d,连用3d;如果病猪体症状较重,则可根据病猪体重,按照0.2mL/kg·bw柴胡注射液、0.2mL/kg·bw黄芪注射液、0.15板蓝根注射液的比例混合,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入病猪体内,1次/d,连用3d。

2.3合理消毒,降低猪病发生概率

消毒是猪病防控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消毒举措可以降低病菌对猪群的侵害。首先,养殖户必须定期对猪槽、猪圈进行消毒,当养殖密度较高时,必须保证每15d全面消毒一次,每7d局部消毒一次;其次,养殖户必须定期更换消毒剂,不能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消毒剂,以此来避免病菌对其产生抗药性而影响消毒效果;最后,养殖户必须对消毒剂加强试验,确保消毒剂安全无害,尽量保障消毒剂无味,从而减少对猪群的刺激,避免猪群因此出现应激反应。此外,养殖户必须对消毒剂的浓度加以合理调配,从而在保障消毒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消毒剂的使用。

2.4增加防疫举措,提高防疫的全面性

防疫工作不仅需要疫苗免疫,而且需要加强日常防护工作。首先,养殖户必须确保猪群饮水的卫生安全,如果饮水质量不达标,要立即对其进行净化消毒处理;其次,养殖户必须保障猪群饮食的均衡性、清洁性、营养性;再次,养殖户必须加强圈舍清理,时刻保持圈舍的卫生清洁,避免细菌、病菌滋生;最后,养殖户必须对疫苗加以合理筛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相关安全认证的疫苗,从而确保疫苗免疫的有效性。

3结语

综上所述,猪病防治是降低猪病发生率,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的重要举措。我国作为生猪养殖大国,必须对猪病防治加强重视,通过保障兽药质量、合理消毒、对症下药、增加防疫手段等举措,切实提高猪病防治质量,维护猪肉市场稳定,推动生猪养殖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薪.猪病防治的误区与应对策略[J].畜禽业,2019(6):71+73.

[2]陈开成,陈开云.猪病防治的若干误区与应对措施[J].乡村科技,2017(4):61-62.

[3]杨天初,陆龙开.猪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5(6):62-63.

[4]欧进.猪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初探[J].兽医导刊,2017(16):105.

[5]徐富伟.基层兽医在猪病防治误区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8(8):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