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随着无线节点地震采集技术的不断更新,当前阶段,在我国部分地区的节点地震勘测市场中,该技术的占比达到了60%左右,由此可见,该技术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核心市场竞争力也是十分强大的。而随着勘测难度的加强,物探采集所面对施工环境愈发复杂,所以,对于无线节点地震采集技术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目前,除了INOVA公司以及Sercel公司以外,新型的节点设备公司也在随社会发展的推动不断涌现。
1无线节点设备的相关概述
在进行无线节点设备的使用时,要注意,关于无线节点设备的分类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特点,需要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勘测目标、地表条件等相关因素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选择出最符合生产项目的设备。在国际物探设备市场中,主流节点设备的划分,最少可以划分出七种类型。例如:①Geospace GSX节点设备需要进行检波器以及电源的外接,且设备本身具有较为笨重的特点,在地表进行暴露的情况下,易丢失[1]。这加大了野外劳动的强度以及施工的难度。②GTI公司的Nuseis节点设备,在众多主流节点设备中,是优势较强的一款设备,本身具备续航时间长、携带方便轻巧的优势,能够有效的降低野外施工的难度,同时,该设备的外形呈现出细长的特点,对于野外的掩埋以及与大地良好耦合关系的实现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了暴露风险的减少。③Fairfield公的Zland节点设备以及DTCC公司的SmartSolo节点设备也是主流设备中较为常见的设备这两种设备具备续航时间较长的优势,但是,这两种设备的重量偏重,仪器的动态范围也较小。
2无线节点地震采集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无线节点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本身具备轻便灵活、体积小等特点,在进行项目布设时的操作也比较方便,对于复杂地区的相关工作开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而因为无线节点设备本身是与信息通讯无关的,所以在理论上,在进行采集工作时,所采集的道数是能够任意进行扩展的,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也较强[2]。而无线节点采集设备的这种独立工作模式,将查排列排列工序的时间进行了充分的降低,促进了生产组织的简单化发展以及施工效率的提高。而上述这种现象的产生,对于采集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并且能够促进项目进程的加快以及相关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
例如,在塔里木秋里塔格复杂山地项目中,在2015年的冬秋8三维地震采集项目中,进行有线排列故障排除,所损耗的时间占据了整个采集时间的41%左右,这就使得采集的有效日平均下来一天仅211炮。而在2019年的中秋2以及东秋6三维地震采集项目中,针对于较为复杂的山地,进行了无线节点设备的应用,使生产效率提升至一天940炮以及一天685炮,明显能够看出生产效率的提升,推进了高难复杂山体采集进程的加快,十分有助于高效采集工作的完成。而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检波器自检的不合格率在0.066%之下,滚动测试的不合格率则在0.051%之下,远低于相应有线仪器的要求,由此,体现了无线采集设备的良好适用性,并且大大促进了相关企业以及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
3无线节点地震采集技术的应用流程
无线节点地震采集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有线采集设备相对比较而言,将作业模式进行了充分的改变,将野外施工的流程进行了简化,增加了室内数据处理工作的工作量,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野外采集工作,以实现施工成本的降低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而无线节点地震采集技术的应用流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之中。
3.1施工参数的提前设置
在进行无线节点地震采集技术使用前,要在室内进行施工参数的设置,其中包含了采集站工作时间、采集参数、记录时间、检波器测试参数以及设备测试参数等的设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线采集设备不需要提前在室内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因为有线采集设备本身可以通过仪器的主机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
3.2接收点以及炮点标识放样的及时进行
在开始测量工作的前期,要完成接收点以及炮点标识的放样,无线采集站会依据测量标志的放样,进行野外施工的布设[3]。而Nuseis节点则是采用定制工具进行打眼与埋置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进而促进节点设备与大地之间良好耦合的实现。接下来,在将设备激活后,要进行GPS时间的校准以及实现定位的卫星的搜索,然后就是采集站的自检,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桩号以及线号的配置,如相关参数信息显示正常,那么就可以开始布置下一接收点了。
3.3信息的回传与质量的控制
在野外的节点均完成相应的部署之后,可以进行可控震源源驱动的采用,以进行自主的激发,进而保证震源的高效激发。而震源的畸变、出力以及相位等状态,能够促使信息迅速回传至仪器,进而进行质控工作的开展,保证质量的激发。
3.4回收与掩埋
Nuseis节点所定制的埋置工具尾椎,它的尺寸与节点设备的大小相契合,可以实现节点设备与大地之间的良好耦合。而需要注意的是节点如果已经埋置就很难徒手拔出,所以对于相应工具的使用,也会有效地降低节点设备被偷的风险。同时,节点设备与传统有线采集设备相比,更加的灵活小巧,在被掩埋后不会显得突兀,也不会引起注意,对于环境生态的影响也较小,不会对土地造成大面积的破坏。
结论
综上所述,无线节点地震采集技术在复杂地区的应用状况是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的,对于复杂地区的野外施工布设来说也十分方便,同时对于项目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的研究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对于该技术的研究,以便于更好的推动采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路交通,孟祥顺,裴全理.无线节点地震采集技术在复杂地区应用研究[J].石化技术,2020,27(2):2.
[2]董金伟,张宏,黄凯,等.无线节点采集技术在东部复杂地表区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及效果[J].地球物理学进展,2021,36(5):8.
[3]杨洲,朱峰,代伟明,等.节点地震采集系统在江苏地区的应用[J].石油物探,2021,60(S01):8.